2019年8月13日,NKMax America,一家開發NK(自然殺傷)細胞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啟動SNK01-US01的I期臨床試驗,SNK是一種離體擴增的自體的NK細胞療法,用于難治性癌癥治療。
該公司的首席運營官Paul Song表示:“我們很高興在美國啟動SNK的首次臨床研究,并期待建立相應臨床數據,以支持SNK作為難治性癌癥患者安全有效治療方案。”
NKMax America首席技術官、工商管理碩士Stephen Chen評論道:“我們制造和提供多劑量NK細胞免疫療法推動我們實現為患者提供變革性癌癥治療的目標。”
NK細胞抗癌途徑
NK細胞是一種在先天免疫系統中起作用的細胞毒性白細胞,是抵御危險感染或異常細胞的第一道防線,NK細胞在身體不斷運動以尋找受感染或異常細胞破壞的“第一反應者”,當目標細胞出現時,NK細胞立即識別并開始攻擊,可快速有效地發現和破壞靶細胞。
NK細胞以兩種不同的方式攻擊靶細胞:NK細胞直接附著于靶細胞,引起破壞細胞的細胞毒性鏈反應,NK細胞釋放穿孔素和蛋白酶的小細胞質顆粒,其導致靶細胞凋亡;NK細胞還使用另一種方法,通過釋放血液中的細胞因子,從其他類型的免疫細胞中尋求幫助,這些細胞因子將信號發送到B細胞和T細胞,引發針對靶細胞的更廣泛的免疫應答,NK細胞與其他免疫細胞一起攻擊并破壞靶細胞。
NKMax公司的SNK是一種通過收獲少量患者的免疫細胞而制造的自體療法,收獲后,將NK細胞與血液分離、進而純化、活化、并在cGMP設施中擴增,然后這種活化的NK細胞被重新注入患者體內以對抗癌癥。
在單臂、劑量遞增試驗中,SNK以三個不同劑量每周一次靜脈內施用、持續五周,以評估SNK在患有難治性成人癌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SNK研究針對難治性癌癥的目前正在招募參與者。
NK細胞療法在癌癥上的應用雙特異性的NK細胞療法今年6月24日,NantKwest公司宣布PD-L1 t-haNK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FDA批準,這是該項目在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中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此外,首次使用CD19 t-haNK的雙特異性工程NK細胞治療淋巴瘤患者的臨床試驗早先獲FDA批準,NantKwest是一家致力于通過NK細胞療法來治療癌癥和病毒誘發的傳染病的免疫治療公司。PD-L1 t-haNK是現成的雙特異性NK細胞療法,現進行靶向PD-L1和CD16實體瘤患者的臨床試驗,目前該公司計劃將各種免疫治療分子與其專有的、多靶向的、現成的NK細胞療法相結合,PD-L1 t-haNK可以探索整合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獨特治療潛力,以實現持久的完全緩解。該公司在臨床開發階段建立了一個領先的現成NK細胞組合,其中有三種工程化設計的NK92細胞正在實驗中:靶向CD16的haNK,靶向CD19 / CD16的t-haNK和現在的靶向PD-L1 / CD16的t-haNK。靶向CD19的CAR-NK細胞療法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CAR-NK細胞療法,使用臍帶血來源NK細胞,并經過基因改造插入了識別CD19的CAR,2017年就開始的臨床試驗(NCT03056339),受試者患有復發性疾病,并且該機構正在關注B淋巴惡性腫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急性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靶向GPC3的CAR-NK細胞療法
2017年底,科濟生物聯合上海市腫瘤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在權威醫學期刊Molecular Therapy發表了第一篇靶向GPC3的CAR-NK治療肝細胞癌的研究論文。其結果顯示,GPC3-CAR-NK細胞株(NK-92/9.28.z)在體內外均能夠特異性地靶向并殺傷表達GPC3的肝細胞肝癌,并且不受血清水平可溶性GPC3、實體瘤低氧環境和TGF-β的影響,與目前的CAR-T細胞治療相比,CAR-GPC3-NK治療方案節約大量成本。
ipsC來源的CAR-NK細胞療法
2018年6月,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UCSD)和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ipsC來源的CAR-NK細胞表現出與CAR-T細胞相似的活性,但毒性較低。數據顯示卵巢癌是一個很好的第一目標,乳腺癌、腦腫瘤和結腸癌等在內的實體瘤,以及白血病等血液腫瘤也可能是潛在的治療對象。基于煙酰胺(NAM)技術的NK細胞療法
Gamida Cell公司開發一種基于煙酰胺(NAM)的細胞擴增技術,應用于產生高功能性NK細胞,先前研究表明,與正常NK細胞相比,NAM-NK細胞增殖更快,壽命更長,尤其擅長產生炎癥分子,并將其他免疫細胞招募到腫瘤中此外,當與靶向抗體組合時,NAM-NK顯示出增強的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
在今年美國移植和細胞治療(TCT)會議上,該公司報告了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半相合(haploidentical)或HLA-不匹配(mismatched)相關供體NAM-NK細胞療法,針對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的首次人體試驗的初步臨床數據,1期研究數據顯示,前14名患者中,3名NHL患者觀察到完全反應,1名MM患者觀察到完全反應,并且NAM-NK通常耐受良好。初步數據支持持續的臨床開發。
基于納米技術的NK細胞療法CytoSen公司獨有的納米顆粒處理技術,能夠將刺激NK細胞增殖和激活的配體附著在納米顆粒上,用它們處理NK細胞,可以改善NK細胞的離體擴增和活化,支持多種高劑量輸注,具有強大的抗腫瘤細胞毒性,該公司的主要NK細胞候選產品CSDT002-NKCSTD002-NK在MDACC進行了25名患者的概念驗證研究,其研究的初步結果顯示,復發率為8%,無進展生存期(PFS)為66%。
結語
隨著科學家們對NK細胞抗癌潛力的不斷挖掘,在未來NK細胞也會成為像T細胞那樣廣泛用于癌癥治療的方法,也會越來越多的企業與癌癥患者看好其前景。
《自然·生物技術》雜志日前發表的論文,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的新改進,使設計用于治療的大量細胞變得更加容易。美國格萊斯頓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開發的新方法,能以非常高的效率將特別長的D......
“120萬元一針治療腫瘤”讓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治療受到關注。12月7日,重慶首例CAR-T細胞聯合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患者朱先生從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出院。臨床評估顯示,朱先生體內腫瘤......
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嬰兒最常見的腫瘤。該病是由身體多個部位的未成熟神經細胞發展而來的一種癌癥,通常起源于腹部或胸部的交感神經,最常起源于腎上腺。目前,CAR-T細胞療法在......
近日,一款腫瘤免疫療法——CAR-T細胞療法“火”了起來。據報道,2019年7月陳女士被確診為淋巴瘤。今年6-8月期間,她在接受上海瑞金醫院副院長、血液科教授趙維蒞團隊的CAR-T細胞治療后,癥狀完全......
近日,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復星凱特靶向CD19CAR-T阿基倫塞注射液在國內的上市申請已處于在“在審批”階段,有望于近期獲NMPA批準上市。此款藥物將成為國內首個上市的CAR-T細胞療法。阿基侖賽注射......
2021年6月8日,拜耳公司(Bayer)宣布,旗下BlueRockTherapeutics(BlueRock)公司在1期臨床試驗中,成功地將多能干細胞生成的多巴胺能神經元療法DA01首次移植給一名帕......
近年來,隨著全球精準靶向藥物、腫瘤免疫藥物的快速興起,針對各類癌癥的臨床診療進步明顯,新藥獲批層出不窮;而另一方面,全球每年癌癥發病率還在不斷攀升,加上腫瘤治療本身極為復雜,臨床上仍有較大的治療需求亟......
CAR-T細胞療法是近年來癌癥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之一。迄今為止,美國FDA已經批準了5款CAR-T療法,用于治療多種類型的血液癌癥。然而,在治療實體瘤方面,目前仍然沒有任何獲批的CAR-T療法。那么,......
CAR-T療法在血液腫瘤中已經取得巨大的成效,CAR-T療法的開發推進十分迅速,已經成為廣為業界所熟知的腫瘤免疫療法。除了制備難度、費用高昂、不良反應等的可及性問題外,最令業界一籌莫展就是實體瘤了。就......
2月1日,強生(Johnson&Johnson)旗下楊森公司(JanssenPharmaceutical)宣布,其與傳奇生物共同開發的CAR-T細胞療法ciltacabtageneaut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