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9-04 11:33 原文鏈接: 中國科大等實現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和浙江大學王大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Marlan Scully、德國維爾茲堡大學Sven Hofling、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Jonathan Dowling、上海紐約大學Tim Byrnes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驗觀察到量子點單光子和太陽光之間的雙光子干涉、量子糾纏以及非定域性。該研究工作把獨立光子之間的量子干涉實驗擴展到相距1.5億公里的兩個獨立光源,首次在天文學尺度上檢驗了量子統計原理的普適性,并給出了熱光場量子化的直接實驗證據。這一研究成果近日以“編輯推薦”的形式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獨立光子之間的量子干涉是很多量子信息技術的基礎。這個現象無法用經典的電磁波理論解釋,而必須把光場量子化處理。1997年以來,潘建偉和同事們通過對單光子空間、頻率和時間等量子態的相干操縱和精確濾波,在國際上引領了多光子糾纏和干涉獨立的發展,并系統性地把它應用于量子隱形傳態、遠距離量子通信、現實條件下安全的量子密鑰分發、光學量子計算等。目前,國際上報道的研究工作已實現了多種光源間的量子干涉,包括參量下轉換、離子阱、冷原子系綜、量子點等。實現獨立性越來越高、距離越來越遠的光源間的量子干涉,可以為量子力學基礎檢驗和長距離量子通信等應用提供新的平臺。

      中國科大研究團隊首次提出用太陽這一天然的遠距離熱光源進行量子光學實驗。為了清晰地觀察到高對比度的量子干涉,實驗的主要挑戰在于發展高性能單光子源和多自由度量子擦除技術。潘建偉、陸朝陽等通過脈沖共振激發微腔耦合的單量子點,制備了單偏振、高效率、高純度和高全同的單光子源。在基礎上,團隊發展了超窄帶濾波、超快時間甄別、探測門控、單模空間濾波等一整套量子擦除技術,實驗觀測到了超過50%的經典極限的高達80%的干涉對比度,清晰地證實了熱光的量子化性質,在天文單位的尺度上檢驗了量子玻色統計原理的普適性。進一步,研究團隊制備了太陽光光子和量子點單光子之間的保真度達0.826的糾纏態,并利用這一無共同歷史來源的糾纏光子對進行了貝爾不等式檢驗,實驗得到了大于3倍標準偏差的違背,再一次驗證了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

      國際評審專家評價這一工作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實驗”,“一個里程碑式的實驗,第一次探索了來自星光的量子現象。”“一個非凡的成就,可能對未來的研究產生巨大的影響……打開了探索全新現象的道路。”英國物理學會Physics World網站、美國物理學會的Physics 雜志、美國光學學會的Optics & Photonics News 雜志等國際學術和科普媒體對該工作進行了專題亮點報道。

      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安徽省、上海市科委、教育部等的支持。

    圖片.png

    中國科大等實現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


    相關文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又一位院士接任校長!

    據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消息,2024年10月11日15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東校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召開全校教師干部大會。會議宣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央候補委員常進院士(844校友)履新接任中國科......

    包信和:科研的道路上,既要埋頭苦學,又要抬頭看路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秋意漸濃,桂子飄香。今天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6歲的生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2024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共同歡迎新同學成為中國科大人。在此......

    中國科大在拓撲驅動膠體糾纏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16年,關于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的理論研究工作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因此,將數學中拓撲的概念引入至凝聚態物理系統中產生了各種新奇的物理現象。其中,拓撲糾纏是理解固體系統中拓撲序的關鍵。而在軟物質凝聚態系......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在這里誕生

    在浩瀚星空里,有一顆衛星獨一無二,它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初步構建了“天地一體化”量子保密通信體系。它就是由中國自主研制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從2003年萌發量子衛星通信的......

    中國科大在單分子磁體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楊上峰教授團隊在單分子磁體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合成了首例含有鏑-鏑(Dy-Dy)共價鍵的雙金屬富勒烯,獲得了具有強反鐵磁耦合的高性能單分子磁體,其阻塞溫度為目前報道的所有通過4f電......

    中國科大鈣鈦礦光伏研究成果創造新世界紀錄

    7月3日,國際權威的太陽能電池世界紀錄榜《Solarcellefficiencytables》(Version64)發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集賢教授團隊鈣鈦礦電池性能世界紀錄,認證穩態效率性能達26.7......

    中國科大團隊研發“原子算籌”軟件,助力新材料研發

    中新社合肥7月3日電(記者張俊)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雙聘教授何力新領銜的研究團隊近日發布最新一代“原子算籌”(ABACUS)材料計算軟件3.7版。......

    中國科大全固態電池新突破硫化物電解質成本降92%

    記者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馬騁教授開發了一種用于全固態電池的新型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其原材料成本僅14.42美元每公斤,不到其它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原材料成本的8%。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

    中國科大揭牌1個新學院和1個新研究院

    6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工智能與人形機器人前沿論壇在學校高新園區舉行。省委書記韓俊出席。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清憲,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丁赤飚,中國科大校長包信和分別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

    葉國安院士受聘中國科大核科學與工程系主任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科學技術學院官網消息,6月1日上午,核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聘任儀式暨“王淦昌大講堂”報告會在東區水上報告廳隆重舉行。中核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葉國安院士受聘核科學與工程系......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