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8月28日,西北大學在太白校區召開“雙一流”建設中期評估專家論證會議。專家組對西北大學“雙一流”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考察和評估,對學校“雙一流”整體建設和地質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進展及成效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建設方案中的各項主要任務均已完成,一致同意通過中期評估。

      專家組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南古所戎嘉余研究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質所翟明國研究員,工程院院士、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趙文智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長郝芳教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所學術副所長丁林研究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原常務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柴育成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東北師范大學副校長韓東育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顧問、中國人民大學王子今教授,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萬小朋教授,長安大學副校長范文教授等11位學術領域、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管理領域頂尖學者和專家組成。

      省政府學位委員會秘書長袁寧,省教育廳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處處長張和平,學校全體在校校領導出席會議。校學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全校各學科建設單位負責人,地質學系和文化遺產學院黨政班子成員、學科帶頭人及師生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賴紹聰主持。

      校長郭立宏首先對各位專家蒞臨西北大學指導“雙一流”建設工作表示歡迎和感謝。他指出,近年來,學校聚焦“雙一流”建設,以抓改革、抓教學、抓學科、抓人才、抓科研為切入點,系統推進各項建設任務和改革任務,取得了積極成效,探索形成了具有“西大特色”的“雙一流”建設模式。他表示,學校將以本次“雙一流”建設中期評估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學校“雙一流”加快建設、特色建設和高質量建設。

      袁寧在講話中簡要介紹了陜西省“雙一流”建設基本情況,并指出作為我省省屬高校的排頭兵和唯一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的地方高校,西北大學堅持目標牽引、問題導向,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構建特色學科發展體系,打造一流學科建設特區,形成了“西大經驗”。他表示,省上將繼續重點支持西北大學發展,希望學校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內涵式發展為主線,不斷提升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早日建成國際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賴紹聰從學校概況,“雙一流”整體建設思路、目標與路徑,標志性成果與第三方評價,建設舉措與進展成效,存在不足與改進舉措,“雙一流”中期自評開展情況等方面匯報了學校整體建設有關情況。

      地質學科主要負責人對地質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情況作了專題匯報。評估期間,專家組與地質學科師生代表分別進行了座談交流,查閱了相關建設資料,實地考察了地質學科、考古學科教學科研平臺建設情況,并向學校反饋了意見。

      專家組認為,西北大學和地質學科嚴格按照建設方案統籌推進各項建設任務,在人才培養、學科團隊、科研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進展,產出了一批標志性成果,為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雙一流”建設符合度高、目標達成度好,第三方評價持續向好,首輪建設周期內各項主要任務均已完成;中期自評工作安排科學合理,達到了以評促改、以評促建的目的。

      校黨委書記王亞杰在表態發言中就專家組提出的真知灼見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學校將全面消化和吸收專家組的反饋意見,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和改進措施,加強自評結果的應用。他強調,要堅定兩項基本認識,要有高度的決心和自信,通過實施“六大戰略工程”,進一步提升“雙一流”建設的能力與水平,要保持高度清醒,班子成員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一流共識,做好“雙一流”建設的頂層設計;要充分發揮地質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示范輻射作用,帶動更多學科進入一流學科行列,形成西北大學“雙一流”建設由點到面的跨越,提升學校整體實力;要保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初心,將兩者有機統一于“雙一流”建設當中。堅持“在中國、愛中國、為中國”的理念,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堅持對標一流,敢于和世界一流高校同臺競技,在可比領域和具有顯示度的指標上,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者前列。

      按照教育部要求,西北大學自今年6月啟動“雙一流”中期自評工作,從學校整體及地質學科兩個層面,對進展、成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舉措進行了深入總結、系統研究和客觀分析,本次中期評估專家論證會議的召開,對學校下一階段“雙一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十三五”以來,西北大學新增院士、“長江學者”、“萬人計劃”等各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50余人。完全學分制改革穩步推進,各院系堅持以本為本,以生為本,主動參與完全學分制改革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新增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新增國家級科研平臺6個,獲批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62項,其中國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28項,國家研發計劃項目及課題12項,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重大重點項目22項,立項數位居地方高校前列,產出了一批以“清江生物群”重大發現,以大月氏考古發現為代表的重大理論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全國首屆“創新爭先獎”1項、中國ZL金獎1項。


    相關文章

    西北大學團隊“topdown”質譜法每天可分析1000個以上單細胞

    西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電荷檢測質譜技術的自頂向下(top-down)的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方法。該方法在本月發表于BioRxiv預印本上,科學家們用此方法可以每天檢測1000多個單細胞中的完整蛋白......

    兩次打破校史!雙一流教授:土博也能做出好成果

    “你為什么來這兒做老師,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樣去國外做博士后?”2014年的一次組會上,面對學生的提問,剛博士畢業一年的馮越回答說:“咱們學校至今還沒有在Nature發過研究論文,我希望咱們能發第一篇。”......

    西北大學地質學系青年教師發現兩種新礦物

    近日,經國際礦物學學會新礦物命名與分類專業委員會(IMA-CNMNC)審查、投票,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鵬副教授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李國武教授團隊申請的兩種新礦物,均通過認定。......

    全國人大雙少敏:擴大中西部地區“雙一流”博士生招生

    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需要有一流大學群體的有力支撐。全國兩會開幕在即,作為一名來自高校的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山西省委會副主委、山西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湖南:推動更多高校和學科沖刺“世界一流”

    2月7日在長沙召開的2023年湖南教育工作會議透露,2022年,湖南5所高校15個學科入選全國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序列,新增3個學科;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84個、一流本科課程158門。會議透露......

    鄭永安:勇擔自主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歷史重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47.shtm人才興則國家興,人才強則國家強。“雙一流”大學要全面貫徹習......

    首批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獎勵項目擬資助項目公告

    據黑龍江省教育廳網站12月3日消息,黑龍江省教育廳等近日印發的《關于公布黑龍江省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高校及學科名單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確定“十四五”期間該省重點建設的世界......

    郭立宏:加快構建一流學科生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科技、人才統籌謀劃部署,一體推進,敏銳地關注到學科建設對于科技發展與一流大學建設的重要作用,為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一所擁有120年辦學......

    西北大學隆重舉行建校120周年慶祝大會

    校園一角大會現場盛況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致辭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一德致辭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杰頒發紀念章并獻花 表彰第六屆杰出校友“玉蘭獎”獲得者(圖片均由西北大學提供)百廿求索踏歌行遠,春......

    秦嶺綜合科考:多領域、多學科進行系統性研究

    秦嶺山脈,位于我國中部,地跨甘肅、四川、陜西、重慶、河南、湖北六個省份,它既是我國南方和北方地理、氣候的分界線,也是長江黃河水系的分水嶺,有“中央水塔”之稱。一直以來,我國對于秦嶺的科學研究從未止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