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工作的總體部署,在各地培育推薦基礎上,經專家評審、統籌考慮,教育部決定認定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共64個(見附件),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由省、部共同支持建設、運行。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落實經費投入承諾,加強目標管理、政策支持和績效評價,支持中心在服務地方需求、推動創新發展方面作出示范。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強對中心的政策支持和業務指導。
二、依托高校是中心建設主體,要制定中心建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落實重點任務,研究中心需求,在科研配套改革方面優先支持,加強能力建設,增強協同效能,注重科教融合,用創新質量和服務貢獻有力支撐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三、各中心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著力提升自身創新條件和能力,進一步聚焦區域、行業戰略需求,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協同各方承擔國家、區域、行業重大任務,解決實際問題。弘揚求真務實、潛心研究、創新報國的學術精神。
中心建設期為2020—2023年,有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督促中心每年12月15日前向教育部報送年度報告,4年期滿后接受第三方評估。
附件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名單
序號 | 中心名稱 | 依托高校 |
1 | 首都教育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首都師范大學 |
2 | 醫學表觀遺傳學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天津醫科大學 |
3 | 現代旅游業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南開大學 |
4 | 大型基礎設施性能與安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5 | 鋼鐵行業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華北理工大學 |
6 | 重型機械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太原科技大學 |
7 | 煤及煤層氣綠色清潔開發利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太原理工大學 |
8 | 分子影像精準診療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山西醫科大學 |
9 | 草原生態安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內蒙古大學 |
10 | 乳酸菌與發酵乳制品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內蒙古農業大學 |
11 | 遼寧先進通用飛機設計與制造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12 | 環渤海灣地區設施蔬菜優質高效生產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沈陽農業大學 |
13 | 金屬材料變革性制造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東北大學 |
14 | 頁巖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吉林大學 |
15 | 經濟菌物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吉林農業大學 |
16 | 寒區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17 | 長三角城市群智能規劃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同濟大學 |
18 | 上海市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東華大學 |
19 | 礦山智能采掘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中國礦業大學 |
20 | 立德樹人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南京師范大學 |
21 | 語言能力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江蘇師范大學 |
22 | 高端激光制造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浙江工業大學 |
23 | 工業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浙江大學 |
24 | 城市公共安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5 | 皖江流域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安徽師范大學 |
26 | 海西綠色生物制造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福建師范大學 |
27 | 醫用生物制品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廈門大學 |
28 | 創新藥物與高效節能降耗制藥設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29 | 稀有稀土資源開發與利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江西理工大學 |
30 | 交通基礎設施環境與安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華東交通大學 |
31 | 輕工生物基產品綠色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齊魯工業大學 |
32 | 化學成像功能探針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山東師范大學 |
33 | 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山東大學 |
34 | 煤炭安全生產與清潔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河南理工大學 |
35 | 呼吸疾病中醫藥防治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36 | 有色金屬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河南科技大學 |
37 | 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應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武漢科技大學 |
38 | 生豬健康養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華中農業大學 |
39 | 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華中師范大學 |
40 | 木竹資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41 | 植物功能成分利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湖南農業大學 |
42 | 廣東3C電子產品制造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廣東工業大學 |
43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44 | 中國—東盟區域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廣西大學 |
45 | 廣西民族藥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廣西師范大學 |
46 | 綠色智慧島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海南大學 |
47 | 新一代信息網絡與終端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重慶郵電大學 |
48 | 微無創醫學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重慶醫科大學 |
49 | 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重慶科技學院 |
50 | 川豬產業升級與豬肉安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農業大學 |
51 | 西南道地藥材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52 | 多彩貴州文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貴州民族大學 |
53 | 中國周邊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云南大學 |
54 | 西藏信息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西藏大學 |
55 | 藏醫藥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西藏藏醫藥大學 |
56 | 煤的新型高效氣化與規模利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學 |
57 | 陜西中藥資源產業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陜西中醫藥大學 |
58 | 聚光太陽熱能產業關鍵技術與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蘭州交通大學 |
59 | 藏區歷史與多民族繁榮發展研究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青海師范大學 |
60 | 寧夏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寧夏大學 |
61 | 新疆重大疾病防治與轉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新疆醫科大學 |
62 | 絲綢之路經濟帶棉花優質高效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新疆農業大學 |
63 | 國家安全研究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新疆大學 |
64 | 氯堿化工清潔生產與產品高值化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石河子大學 |
教育部關于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名單的公告教財函〔2024〕56號根據《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退役軍人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關于印發〈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12月13日,“上海區域科創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長三角國創中心-上海寶山合作項目簽約活動”在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長三角國創中心”)張江總部舉行。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上海區域科技創新與產......
12月12日,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雄安中心建設工作會議在雄安新區舉辦,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雄安中心正式啟動運行,雄安中心衛星導航公共技術平臺同步啟用。活動中,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雄安中心正式啟動......
各市(州)、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各科技創新中心依托單位:根據《吉林省科技創新平臺管理辦法》,省科技廳對2025年度參加考核評估的37家吉林省創新中心開展了專家評審和現場考察,經廳黨組審議,吉林省......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11月6日發布《關于對部分國外院校學歷學位認證加強認證審查的公告》,公告稱,近期,有13所國外院校碩士、博士學位認證數據出現顯著異常,相關舉報頻繁,根據《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辦法》......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10月11日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熊四皓為教育部副部長。熊四皓熊四皓,男,漢族,1969年3月生,江西高安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93年8月參加工作,1992......
據人社部網站10月11日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任命熊四皓為教育部副部長。熊四皓,男,漢族,1969年3月生,江西高安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93年8月參加工作,1992年3月加入中國共......
據教育部網站9月28日消息,27日,卓越工程師產教融合培養工作推進會在京召開,會上授牌第三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27日以來,已有多所高校宣布進入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行列。例如,來自東北大學新聞網......
9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針對近期一些高校調整本科專業的情況,教育部副部長吳巖表示,“人才培養為本,本科教育是根”“本科不牢,地動山搖”,這就說明本科教育在......
教育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