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戰略是一項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國家戰略,是在準確判斷世界和中國衛生改革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踐中形成的一項需求牽引型的國民健康發展戰略。 “健康中國”戰略思想的提出,是科學發展觀在國民健康領域的具體體現,是衛生系統探索中國特色衛生改革發展道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衛生戰線對中國特色衛生事業發展理論體系的豐富發展。
“健康中國2020”戰略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面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提高健康公平,實現社會經濟與人民健康協調發展為目標,以公共政策為落腳點,以重大專項、重大工程為切入點的國家戰略。實施“健康中國2020”戰略,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性工程,有利于全面改善國民健康,確保醫改成果為人民共享,也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充分體現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
關于衛生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提出,衛生事業發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健康強國”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堅持以人為本,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以全面促進人民健康,提高健康的公平性,實現社會經濟與人民健康協調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強調“預防為主”,實現醫學模式的根本轉變,以公共政策、科技進步、中西醫結合、重大行動為切入點,著力解決長期(或長遠)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和健康問題;實施綜合治理,有機協調部門職能,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應對衛生挑戰,實現“健康中國,多方共建,全民共享”。
關于衛生事業發展的基本原則,“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提出,衛生事業發展要堅持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則,一是堅持把“人人健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目標,二是堅持公平效率統一,注重政府責任與市場機制相結合,三是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增強衛生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四是堅持預防為主,適應并推動醫學模式轉變。
為實現衛生事業與國民健康的發展目標,“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構建了一個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衛生發展綜合目標體系,將總體目標分解為可操作、可測量的10個具體目標和95個分目標。這些目標涵蓋了保護和促進國民健康的服務體系及其支撐保障條件,是監測和評估國民健康狀況、有效調控衛生事業運行的重要依據。
10個具體目標是:國民主要健康指標進一步改善,到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歲,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13‰,孕產婦死亡率降低到20/10萬,減少地區間健康狀況的差距;完善衛生服務體系,提高衛生服務可及性和公平性;健全醫療保障制度,減少居民疾病經濟風險;控制危險因素,遏止、扭轉和減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危害;強化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降低感染性疾病危害;加強監測與監管,保障食品藥品安全;依靠科技進步,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實現重點前移、轉化整合戰略;繼承創新中醫藥,發揮中醫藥等我國傳統醫學在保障國民健康中的作用;發展健康產業,滿足多層次、多樣化衛生服務需求;履行政府職責,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達到6.5%~7%,保障“健康中國2020” 戰略目標實現。
“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依據危害的嚴重性、影響的廣泛性、明確的干預措施、公平性及前瞻性的原則,篩選出了針對重點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康危險因素的三類優先領域,并進一步提出了分別針對上述三類優先領域以及實現“病有所醫”可采取的21項行動計劃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包括針對重點人群的母嬰健康行動計劃、改善貧困地區人群健康行動計劃、職業健康行動計劃;針對重大疾病的重點傳染病控制行動計劃、重點慢性病防控行動計劃、傷害監測和干預行動計劃;針對健康危險因素的環境與健康行動計劃、食品安全行動計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計劃、減少煙草危害行動計劃;促進衛生發展,實現“病有所醫”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行動計劃、衛生人力資源建設行動計劃、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行動計劃、促進合理用藥行動計劃、保障醫療安全行動計劃、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效率行動計劃、公共安全和衛生應急行動計劃、推動科技創新計劃、國家健康信息系統行動計劃、中醫藥等我國傳統醫學行動計劃、發展健康產業行動計劃。
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提出了推動衛生事業發展的8項政策措施。一是建立促進國民健康的行政管理體制,形成醫療保障與服務統籌一體化的“大衛生”行政管理體制;二是健全法律支撐體系,依法行政;三是適應國民健康需要,轉變衛生事業發展模式,從注重疾病診療向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轉變,實現關口前移;四是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財政投入政策與機制,通過增加政府衛生投入和社會統籌,將個人現金衛生支出降低到30%以內;五是統籌保障制度發展,提高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和補償比例,有序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統一、管理統一;六是實施“人才強衛”戰略,提高衛生人力素質;七是充分發揮中醫藥等我國傳統醫學優勢,促進中醫藥繼承和創新;八是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0722-2024FE1153ZB3項目名稱:中醫藥實驗平臺關鍵設備更新換代項目預算金額:778.000000萬元(人民幣)采購需求:合同履行期限:詳見招標文件本項目(不接受......
6月15日,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的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以下簡稱橫琴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首屆橫琴中醫藥科技創新大會上,中醫藥橫琴大模型、中藥新藥智能自動化融合創新平臺同時啟動。這也是......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加快推動中醫藥重大工程實施,5月30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醫藥重大工程推進工作會議,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勇出席并講話。王志勇指出,各......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中醫藥(蒙醫藥)科研教學暨成果轉化創新能力提升培訓班在鄂爾多斯市舉辦。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薩仁其木格出席會議并講話。此次培訓聚焦中醫藥(蒙醫藥)科技創新,以人才培養為支撐,以......
5月24日,湖南中醫藥大學建校9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首屆湖湘藥理學前沿高峰論壇暨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湖南活動在湖南中醫藥大學召開。論壇現場。王昊昊攝來自杭州醫學院、中山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福建......
張伯禮考察中醫藥藥材。中國工程院供圖“你好我無恙,春花迎凱旋。”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榮譽校長張伯禮曾在武漢寫下這一充滿美好期待的詩句。多年來,他用深愛的中醫藥事業守護人民“無恙”。張伯禮長期......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關于發布《中藥新藥用于緊張型頭痛的臨床療效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2024年第21號)為進一步完善“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相結合的中藥注冊審評證據體系”,引導申請人......
中醫藥歷史悠久,具有顯著的民族特色,是中國醫藥行業重要分支之一。在《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等系列國家政策帶來的持續利好背景下,伴隨著中醫藥認可度......
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了《中醫藥-川芎》國際標準。該標準由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特用植物生產學系侯凱團隊聯合荷蘭萊頓大學王梅團隊領銜完成,是四川省首個中醫藥類ISO國際標準,也是四川中醫藥......
關于公示2023年度優秀中醫藥臨床案例征集遴選活動結果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按照《關于開展2023年度優秀中醫藥案例成果征集遴選活動的通知》相關安排,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中醫藥領域專家和臨床一線資深大夫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