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定量PCR儀在國內市場推廣從98年開始已經經歷了6年,從開拓者PE(ABI)到ROCHE,再到后來魚龍混雜,各種熒光定量PCR儀紛紛登陸我國市場,使得中國市場成為世界上最為繁榮的熒光定量PCR技術應用市場,筆者由于從一開始就從事該項技術再中國的推廣,就親身經歷的幾種儀器來談談他們的優缺點,拋磚引玉使大家在應用這項技術的過程中提供一定的幫助。
熒光定量PCR儀的鼻祖是PE7700(ABI公司推出)。而后從其進入我國市場的時間順序上分別產生了PE5700、ROCHE的lightcycler、biorad的icycler、澳洲的ROTOR GENE3000等,還有就是在01、02年之后任何一臺熒光PCR儀都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之后許多熒光pcr儀紛紛進入中國,楓嶺、MJ等等許許多多,不一而足。
每種儀器在市場推廣過程中都會“制造”許多與其他產品不同得優勢以獲得相對得比較優勢,但從筆者多年得使用經歷和比較中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無論廠商如何宣傳,判斷一臺熒光PCR儀的好壞的依據不是PCR反應時間(它不是百米賽跑),不是PCR體系大小(它不是蔬菜)。
不是PCR儀器大小(它不是彩電),而是PCR擴增水平(非僅僅升降溫速度)、熒光檢測水平和熒光數據分析水平(軟件)這三方面。這里筆者先談談PCR擴增水平。
PCR擴增水平是熒光pcr儀的基礎,擴增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整個儀器PCR過程的定量水平。熒光PCR儀與一般PCR儀對PCR擴增水平的要求并不一致。熒光PCR儀除了一般PCR儀對擴增的要求之外,更對不同管的PCR均一性有非常高的要求,管間差是衡量熒光定量PCR儀在擴增方面最主要的技術指標。
就以管間差而言,國內目前這些熒光定量PCR儀中,以PE(ABI)和ROCHE的儀器管間差最小。PE公司的儀器無一不是以PE9600為基礎,而所有使用過9600的人都不會否認其在擴增方面卓越的品質,特別是在擴增的均一性方面使得PE出品的擴增儀的管間差都非常小,PE7700所達到的水平是其他儀器都很難達到的。
也正因為此,PE公司才能夠在推出7700標準型之后,在中國推出5700的7700型簡化版儀器(全球僅在中國市場銷售)。即使5700與7700比較在軟件、光路檢測系統等等諸多方面十分簡陋,5700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能得到較好的結果。
可以說,如果沒有PE公司在擴增水平上的超強優勢,PE公司根本不會生產5700這種簡化版垃圾儀器,即便如5700這樣簡陋的儀器,在當時國內市場中仍沒有多少競爭對手。在大家無法承受7700高昂價格的無奈情況下,5700也不韙是一個較為折中的選擇,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ROCHE的Lightcycler的出現才被打破。
ROCHE的Lightcycler為大家除了忍受PE公司的蠻橫高價之外提供了第二種選擇的機會。筆者認為ROCHE的Lightcycler是除7700之外唯一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產品。ROCHE的Lightcycler原為德國寶靈曼公司自主研制開發的,后因寶靈曼整體被ROCHE兼并才成為ROCHE的品牌產品。
所以我們看到ROCHE擁有的PCR和TaqmanZL而Lightcycler卻與Taqman有很大的差別這樣非常奇怪的現象。這只是因為PE最早向ROCHE購買了Taqman和PCR的專有使用權逼得寶靈曼只能另辟蹊徑的想出空氣加熱和毛細管反應系統。
也正因為此,讓我們通過ROCHE的Lightcycler真正領略了德國人在機械制造方面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以及高超的機械制造水平。均勻的空氣加熱解決了半導體加熱不一致的問題,毛細管體系用加大接觸面積解決了空氣作為熱源其熱效不高的問題。
一環扣一環,其技術涵養可見一斑。然而畢竟與我們常規PCR有著巨大的不同,使得我們在使用時無法與常規系統(離心管)進行比較。在常規PCR摸好的條件在ROCHE的Lightcycler上可能得重頭來過。
并且最突出的問題是毛細管使用不方便和價格昂貴。
至于其他儀器,我們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其在某些方面對PE7700和ROCHE的Lightcycler的模仿。至于模仿水平的高低,我們以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