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0月23日,兩年一度的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19)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相關鏈接:活動繽紛 展商云集 BCEIA 2019北京開幕)。本屆BCEIA首次舉辦了“分析檢測與體外診斷國際高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質譜分會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協辦。論壇聚焦分析檢測技術在體外診斷領域的應用及發展趨勢進行專業及深入的探討。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教授;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教授;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魯立先生;美國沃特世公司首席科學家(健康科學) Emmanuelle Claude女士;蘇州博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虞留明先生等五位特邀報告嘉賓為與會代表們做了精彩分呈的主旨報告。論壇現場座無虛席,學術氛圍濃厚。
會議現場
簽到臺
論壇邀請了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學敏;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敬華、陳建魁、朱美財、于勇、郭建巍、楊曉莉、王會中、張云林、劉向祎、張巖、陳興明、高艷紅作為參會嘉賓出席。同時,邀請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張金蘭研究員等500余位來自科研院所、高校、醫院、企業的老師、專家、學者們參加此次論壇。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學敏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
嘉賓寄語分析檢測與體外診斷國際高峰論壇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劉虎威教授主持上半場論壇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教授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教授做題為“科技創新與醫學發展”的報告。詹啟敏院士首先講到,醫學發展的歷程有兩個特點:科技創新和學科交叉。目前,醫療裝備、藥物研發和臨床應用、健康管理、人體生物學研究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已經極大促進了醫學進步。隨后,他從手術、放療、中醫藥、生物治療等方面闡述了臨床疾病治療的現狀、局限性和創新的需求,并系統性介紹了生命組學技術、疫苗和抗體、生物治療及個體化診療技術、醫療器械以及大數據與智能醫學等臨床相關的前沿學科。
詹院士表示,醫院的發展不僅需要從整合資源、協同創新,重視前沿技術的醫學轉化以及引領性診療標準出臺等新舉措著手進行謀劃,還需要重視培養具有專業優、基礎厚、通識寬、后勁足、科研強、國際化、素質高等特點的一流臨床醫學人才,以“勝任力”為導向,解決醫療需求。此外,現代醫學發展與醫學人文也密不可分,他認為“醫生——病人”這種模式是有溫度的,醫患關系應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系。
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教授
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教授做題為“單細胞組學:解碼人類功能基因組”的報告。謝曉亮教授首先和與會代表們分享了基因組學與單細胞組學的緊密聯系。2003年人類基因組草案首次發布時,遺傳學家Eric Lander曾經說過:“基因組。你購買了這本天書。卻難于讀懂它。”現在,人類可以用不到1000美元的成本獲得特定個體的人類基因組,甚至是來自個體的單個細胞。每個個體的每個細胞基本上都有相同的基因組,但它們在每個組織中執行完全不同的功能。單細胞基因組學的出現使得對轉錄組的測定成為可能,單個人類細胞的甲基組和開放的染色體位點,使我們能夠對細胞類型進行分類。
隨后,謝曉亮教授闡述了目前對于單細胞功能理解等方面存在的挑戰,并介紹了其研究團隊近期在三個相關研究領域取得了進展:(1)單倍體人細胞高分辨率三維基因組結構的測定;(2)通過發現相關基因模塊,發現基因調控網絡存在;(3)轉錄觸角共域化(TFC)的全基因組定位。
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魯立先生
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魯立先生做題為“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及臨床應用 ”的報告。魯立先生在報告中重點闡述了普門基于三聯吡啶釕和三丙氨的電化學發光原理,并結合免疫分析的技術,開發了中國第一套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eCL8000。該系統突破了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的四個關鍵技術要點,抗體標記技術,抗生素-鏈霉親和素結合技術、磁珠表面異相富集技術、三聯吡啶釕-三丙氨反應體系。普門通過數年的努力,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發了系列配套診斷試劑項目,尤其是在急診快速診斷領域,普門科技公司研發了9分鐘快速診斷心血管疾病診斷試劑,與傳統18分鐘檢測試劑經驗性能一致,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醫學檢驗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顏光濤主持下半場報告
美國沃特世公司首席科學家(健康科學) Emmanuelle Claude女士
美國沃特世公司首席科學家(健康科學) Emmanuelle Claude女士做題為“質譜成像技術在生物醫學研究上的進展的報告”。Emmanuelle Claude女士首先向與會嘉賓們介紹了質譜和質譜成像技術的發展歷程、技術特點與優勢。隨后她介紹了Waters公司MALDI SYNAPT XS、DESI SYNAPT XS、DESI Xevo XS質譜成像技術在檢測脂質和內源性代謝產物、藥物及其代謝物等方面具有無損、信號穩定、高分辨率的優勢特點。最后她分享了使用MSI以及MALDI&DESI技術在化工-涂料、油漆、自組織表面、食品工業-化妝品、司法、臨床-臨床研究和組織病理學、藥學-藥物分配、臨床前毒理學、植物分析、藥物及其代謝物、生物醫學研究、疾病研究等方面的實際案例。
蘇州博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虞留明先生
蘇州博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虞留明先生做題為“均相酶免疫(HEIA)技術在小分子檢驗中的應用”的報告。小分子定義為分子量小于 2000 Daltons (道爾頓) 【< 2KD】,在臨床檢驗種類共 5000 項左右,小分子檢驗大約占1/3 (1500-2000 項)。涵蓋了氨基酸及氨基酸代謝物、膽固醇及膽固醇代謝物、糖類及糖類代謝物、核苷酸、輔酶及其他類物質等內源性小分子和藥品 (化學藥)、毒品、食品及食品代謝物、食品、藥品添加劑等外源性小分子。虞留明先生表示,當前臨床小分子檢驗采用光譜法 (Spectroscopy )、化學法 (Chemistry)、層析法 (Chromatography)、免疫法等檢測方法,但在定量、靈敏度、精密度、特異性、速度、自動化程度方面具有或多或少的劣勢,而均相酶免疫法都具有優異的性能。隨后他介紹了蘇州博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原研新一代均相酶免疫技術平臺的發展歷史、技術原理以及高靈敏度、高特異性等技術特點和rHEIA試劑性能優勢。最后他分享了均相酶免疫在臨床小分子檢驗中的應用,如治療藥物監測(TDM)(血液)、激素相關檢測套餐、幼兒自閉癥檢測、毒品定量檢測試劑,并總結到均相酶免疫技術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準確性好、操作簡單等諸多優點,可實現自動化檢測。 隨著基因工程、酶工程、化學合成、特異性抗體制備等技術的發展,均相酶免疫技術在臨床檢驗方面將得到進一步推廣,具有廣闊前景。
劉虎威教授、顏光濤主任分別為五位主旨報告嘉賓頒發證書
——測試裝備分會走訪調研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食品化妝品質檢所2023年3月23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高級顧問劉長寬、秘書長邢志、副秘書長吳軼一行走訪調研了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2023年3月22日,由上海獅威展覽有限公司和重慶菲爾德展覽有限公司主辦、上海傳志會展策劃有限公司協辦的2023成都國際分析測試與實驗室技術設備博覽會(Cials)隆重開幕。該系列展會規模在西南地區分......
盡管針對病毒感染的高度敏感診斷測試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其仍需要復雜的技術來準備樣本或解釋結果,這使得它們在醫療資源稀缺地區的推廣變得不切實際。發表在15日《ACS中心科學》雜志上的一種靈敏的方法,可在短......
2023年3月18日,2023EBC第八屆易貿生物生產大會暨易貿生物產業展覽在春日的金雞湖畔隆重開幕。2023EBC第八屆易貿生物生產大會暨易貿生物產業展覽2023EBC設有技術服務、卓越品牌、原料/......
2023年3月,由衡昇質譜,屹堯科技,以及廈門迪分德聯合舉辦的針對各地疾控實驗室老師的“元素分析技術交流會“在美麗的廈門成功舉辦。來自各地疾控中心實驗室的超過120位老師參與了此次會議。來自衡昇質譜、......
據陜西師范大學官網消息,著名分析科學家,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屆“西部紅燭兩代師表獎”獲得者章竹君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3月9日20時30分在西安與世長辭,享年86歲。章竹君先生19......
隨著人們健康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養生保健成為社會熱門話題。中藥制劑具有治療和調理的雙重功效且不良反應小,因而在中醫藥材產品市場中呈現出異常火爆銷量。由于中藥療法起效慢,不少違法人員在利益的驅動下擅自在......
3月8日,明媚的日光夾雜著海風灑向山東青島國際會展中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和北京中儀雄鷹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攻擊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邁普醫學(301033);迪瑞醫療(300396);昊海生科(688366);翔宇醫療(688626);科美診斷(688468)等本文核心數據:業務結構優化動態;產業信息......
日前,寧夏化學分析測試協會批準發布7項團體標準,分別為《枸杞葉及枸杞茶中總黃酮含量的測定》《瓶口分液器評價測試規范》《微量進樣器評價測試規范》《土壤和沉積物吡啶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土壤和沉積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