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0-28 16:02 原文鏈接: 青藏高原湖泊溶解性有機碳的影響因素研究中取得進展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是北半球氣候變化的調節器。青藏高原對全球的氣候變化具有明顯的敏感性、超前性和調節性,在全球碳循環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青藏高原湖泊水體中溶解性有機碳(DOC)儲量約占全國湖泊水體DOC儲量的76%。研究青藏高原地區湖泊中DOC分布對明確青藏高原湖泊在全球碳循環過程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有色溶解性有機物(CDOM)作為天然水體溶解性有機物儲庫中的主要光吸收組分,其含量和來源能顯著地改變湖泊水色及水下光強和光譜分布。開展青藏高原湖泊水體中DOC和CDOM的分布及影響因素研究,對水體生態系統碳循環以及水質遙感精度估算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水環境遙感學科組的科研人員歷經5年時間,對分布在青藏高原的80個湖泊進行了野外調查采樣,分析了淡咸水湖泊DOC濃度分布、CDOM組分及其主要影響因素。結果表明:青藏高原咸水湖水體中DOC濃度均值和CDOM吸收系數都要顯著高于淡水湖,湖泊中DOC濃度與流域內景觀均勻度指數(SHEI)和坡度密切相關。受流域景觀格局、坡度、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湖泊水力停留時間影響,青海湖湖中心水體DOC濃度要高于湖岸水體,且湖內DOC濃度均值顯著高于其入湖河流。在鹽度大于10‰的咸水湖泊中,DOC濃度與CDOM熒光特性具有較高的負相關性(-0.51**<r<-0.86**,p<0.01),且該相關性受青藏高原日照時數、水體鹽度、土地利用情況的顯著影響。該研究結果不僅有助于加強理解青藏高原湖泊生態系統在全球碳循環過程中的作用,而且為高原水資源及水質遙感反演、監測提供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持。

      相關成果由東北地理所研究員宋開山為通訊作者,副研究員溫志丹為第一作者,與東北師范大學博士李思佳等共同完成。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基金項目(41730104)和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2016YFB0501502)共同資助。相關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

    青藏高原湖泊DOC分布圖:a. 淡水湖與咸水湖DOC對比分析, b. 淡水湖與咸水湖CDOM組分標準化參數φi對比分析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亞熱帶河口紅樹林土壤有機碳來源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海岸帶生態系統過程與環境健康研究組通過對廣東珠海淇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開展的野外實驗研究,揭示了亞熱帶河口紅樹林土壤有機碳來源。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地學期刊Catena。論......

    新研究揭示酸化森林土壤有機碳累積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科研人員依托廣東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長期模擬酸添加控制實驗平臺,研究揭示了酸化森林土壤有機碳累積機制。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植物與土壤》。酸添加下土壤有機碳......

    溶解有機質空間格局和有機碳溫度響應研究獲進展

    溶解有機質是碳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有機碳分解等多種生態系統功能密切相關。氣候變暖背景下,湖泊沉積物有機碳分解特征的空間格局及驅動機制尚不清楚,阻礙了對變暖背景下湖泊碳匯功能的評估以......

    我國稻田和旱地土壤總有機碳的微生物代謝特征研究獲進展

    稻田是我國常見的農田類型,通常比相鄰旱地具有更高的土壤有機碳和微生物殘體碳含量。然而,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機碳的微生物代謝特征尚不清楚。因此,解析土壤微生物碳代謝對土地利用方式的響應,對設計適當的農田管理......

    研究揭示人為水調節活動對全球可溶性有機碳輸送的影響

    河流是連接陸地與海洋生態系統兩大碳庫的通道,是全球碳循環的關鍵樞紐之一。河流溶解有機碳(DOC)屬于活性較高的有機碳,易被氧化分解,是河流水體微生物的直接碳源,也是河流水體溫室氣體排放源之一。近些年來......

    黃土高原深層土壤有機碳的空間分布研究中獲進展

    在全球氣候和土地利用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深層土壤有機碳在碳管理和碳循環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區域尺度上,深層土壤樣品獲取困難,導致深層土壤有機碳的空間變異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缺乏。中國科學......

    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機碳穩定性機制方面獲進展

    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流域凍土濕地土壤有機碳儲量豐富,并對氣候變化頗為敏感。在全球氣候變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區永久性凍土層消融面積不斷擴大,加劇了凍土濕地土壤有機碳不穩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進了......

    氮添加對生物固氮的負效應隨土壤有機碳的增加而減弱

    傳統觀點認為,由于生物固氮是一個消耗能量的化學反應,當土壤可利用氮濃度增加時,兼性固氮者下調固氮速率(轉而利用土壤氮),而專性固氮者被淘汰或取代。基于這樣的認識形成的“氮富集抑制生物固氮”理論觀點已被......

    鐵氧化物促進的有機碳埋藏能增加大氣氧含量

    除了光合作用,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大氣中的氧氣含量?23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發現,鐵氧化物促進的有機碳埋藏是影響大氣氧含量的一個獨立因素,可以引起大氣氧含量發生數量......

    揭示土壤有機碳不同分子組分的周轉差異及溫度敏感性

    土壤是陸地生態系統中儲量最大的活躍碳庫。探究土壤有機碳周轉及其對氣候變暖的響應對準確預測未來氣候變化至關重要。然而,土壤有機碳組成復雜,不同分子組分的化學結構和環境行為(如與土壤礦物的交互作用)存在差......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