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傷寒桿菌,甲、乙型副傷桿菌,痢疾桿菌診斷血清,載玻片,生理鹽水等。
【方法與結果】
根據初步鑒定結果,用已知診斷血清作玻片凝集試驗,如發生凝集,即可確定。如疑集陰性,應復查后再定。
(二)繼續鑒定:根據需要可進一步作生化反應,血清學分型等鑒定。
【注意事項】
1. 作分離培養時宜取膿血便接種于鑒別培養基或選擇培養基上。
2. 挑取可疑菌落時,每份標本可選取2~3個菌落,每個菌落接種一支雙糖管。
3. 玻片凝集確定后,如果需要,可保存菌種,以便進一步鑒定和研究用。
《附錄》
1、伊紅美蘭(簡稱EMB)培養基制備
1) 成份:
① pH7.6%無糖瓊脂 100毫升
② 20%乳糖溶液 2毫升
③ 2%伊紅水溶液 2毫升
④ 0.5%美蘭水溶液 1毫升
2)制法:將上述成分混合溶化,8~10磅高壓蒸氣滅菌15分鐘,制成平板備用。
3)應用原理:培養基中含有乳糖,伊紅及美蘭指示劑,伊紅系酸性染料,當大腸桿菌分解乳糖產酸時,細菌 帶正電荷,而染上伊紅,伊紅與美蘭結合形成紫黑色化合物,所以菌落呈出紫黑色,且有金屬光澤;致病菌不分解乳糖故其菌落不變色,較透明,培養基中加入的染料還可抑制其他革蘭陽性菌生長。
2、雙糖鐵培養的制備
1) 成分:
牛肉膏0.5g,蛋白胨1g,氯化鈉0.5g,硫代硫酸鈉0.05g,硫酸亞鐵0.5g,葡萄糖0.1g,乳糖1g,瓊脂1g,酚紅0.025g,蒸餾水100ml。
2) 制法:將上述成分(除瓊脂及酚紅)混合,加熱溶化,矯正PH至7.4~7.6。再加入瓊脂及酚紅,煮沸,分裝小試管內,每支約2ml,經10磅15分鐘后,置成高層斜面,冷凝后即成。
3)
使用原理:克氏雙糖鐵培養基中含有葡萄糖、乳糖、硫酸亞鐵及酚紅指示劑等成份。經菌分解葡萄糖產酸時,使培養基的下層由紅變黃,斜面培養基中雖然也含有葡萄糖但量小,且分解產生的酸為揮發性酸,所以只發酵葡萄糖的細菌斜面仍為紅色;產酸并產氣時,培養基中有氣泡或裂隙出現。培養基中乳糖含量大,被分解后產酸多,因此不僅培養基下層變黃,而且斜面出由紅變黃,基于上述現象,通常將培養基的斜面部分代表乳糖,下層部分代表葡萄糖。培養基中含有硫酸亞鐵,如有硫化氫產生,則生成黑色硫化鐵,使培養基中出現黑色。
三、肥達反應
【原理】
肥達試驗是一種試管凝集反應。用已知的傷寒桿菌O、H抗原 和甲、乙型副傷寒桿菌H抗原,與病人血清作定量凝集試驗,以測定患者血清中無相應抗體存在,作為傷寒、副傷寒診斷的參考。
【材料】
1.患者血清1:10稀釋
2.傷寒桿菌O菌液、H菌液、甲、乙型副傷寒H菌液
3.生理鹽水、試管、吸管、56℃水箱等
【方法】
1.取清潔小試管32支,分成4排,每排8支,依次編號。
2.于小試管內各注入0.5ml生理鹽水。
3.于每一排第一管內加入1:10稀釋的患者血清0.5ml,用1ml吸管吹吸三次,混勻,吸出0.5ml注入第二管作對倍稀釋,……依次稀釋至第7管,棄去0.5ml,第8管為對照。
4.從第8管開始,從后向前,第一排各管內注入傷寒桿菌H菌液0.5ml;第二排各管注入傷寒桿菌O菌液0.5ml;第三排各加入甲型副作寒桿菌H液0.5ml;第四排各管加入乙型副傷寒桿菌H菌液0.5ml;
5.加完菌液后,振蕩試管架,混勻,置于56℃水浴箱2~4小時,放冰箱過夜,或放置37℃水浴箱18小時后觀察結果
肥達氏反應操作表 單位:ml
【結果與分析】
先觀察對照管,正確結果應無凝集現象,再觀察各試驗管的凝集現象,凝集程度以“+”多少表示之。
(++++)最強,上液澄清,細菌全部凝集沉淀于管底。
(+++)強,上液輕度混濁,細菌大部分凝集沉淀于管底。
(++)弱,上液混濁,細菌少部分凝集。
(-)不凝,液體呈乳狀與對照管相同。
效價判定:以能出現“++”凝集現象的血清最高稀釋度為該血清的凝集效價。
近日,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夏寧邵教授團隊發現全新鼻咽癌篩查和早診標志物,可明顯提升鼻咽癌篩查效能,提高鼻咽癌早診早治率。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鼻咽癌是一種發生于鼻咽部的惡......
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可引起傷寒和副傷寒。傷寒桿菌和副傷寒桿菌有鞭毛抗原(H)和菌體抗原(O)及莢膜多糖抗原(Vi),均可產生抗體。肥達反應(WR)是診斷傷寒和副傷寒的血清學試驗。用已知的傷寒沙門菌的O......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9年11月12日晚,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衛生健康委和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信息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陽區相關醫療......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消除淋巴絲蟲病后監測工作方案》的通知衛辦疾控發〔2010〕146號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為鞏固我國消除絲蟲病成果,加強消除絲蟲病后的疫情監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