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材料:
(一)石松亞門 Lycophytina
1. 石松屬
隸屬于石松目、石松科。分布于熱帶、亞熱帶,也有分布于溫帶及寒帶地區的,喜酸性土壤。
(1) 孢子體外形的觀察.取石松標本觀察,植物體為多年生草本,莖匍匐或直立,匍匐枝下著生不定根,直立枝二叉分枝。小型葉,螺旋著生于小枝凡用放大鏡或解剖鏡觀察葉子有無葉脈,若有葉脈,觀察是否分枝孢子葉聚生于分枝頂端形成孢子葉穗。
(2)石松孢子葉穗縱切片觀察:在穗軸兩側排列著孢子葉,每片孢子葉腋下著生一個具短柄的腎形孢子囊,囊內生有許多大小相等的孢子(同型孢子)。孢子葉穗基部的孢子囊先成熟,愈靠上部愈晚成熟,為向頂式發育(圖 2-23-1). (3) 石松莖橫切片的觀察:莖為圓枝形,中央無髓,最外一層為表皮,表皮以內較寬的部分為皮層,皮層以內為中柱,被染成紅色的細胞為木質部,呈數條帶狀,韌皮部生于木質部之間。這種中柱稱為編織中柱,為原生中柱的一種。
2. 卷柏屬 ( 圖 2-23-2)
隸屬于卷柏目、卷柏科。多生于山地、潮濕林下、草地,巖石或峭壁下。
(1)孢子體外形的觀察:取卷柏(或中華卷柏)臘葉標本用放大鏡觀察,植物體為多年生草本,莖匍匐(中華卷柏) 或直立[卷柏),小型葉排成 4 行, 2 行側葉較大, 2 行中葉較小。中華卷柏還有一種無葉的分枝叫根托,其上生許多不定根。枝尖端者生有棒狀的孢子葉穗,每一孢子葉腋內生一個孢子囊。
(2) 孢子葉穗縱切片的觀察:取卷柏孢子葉穗縱切片觀察,可見穗軸兩側排列著孢子葉,孢子異形,人、小孢子囊各生于泡子葉內側,并具囊柄(注意孢子葉和營養葉的近軸面基部都有一個較小的突起物,稱為葉舌)。大孢子囊內含有 4 個大孢子,小孢子囊內含有多數小孢子。
日前,杭州水生植物專家陳煜初和武漢大學劉星教授團隊在《Phytotaxa》(《植物類群》)期刊上刊登論文,正式發表水韭屬的兩個新物種——生長于杭州余杭區徑山鎮長樂林場的長樂水韭和生長于余杭區黃湖鎮賜壁......
蘚類植物,作為陸地植物早期演化中的重要分支,在陸地植物的演化譜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學界對該類群本身演化歷史的研究有限。此前,科學家研究對植物基因組發現,古多倍化事件廣泛存在于種子植物和蕨類植物類群中......
蘚類植物,作為陸地植物早期演化中的重要分支,在陸地植物的演化譜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學界對該類群本身演化歷史的研究有限.此前,科學家研究對植物基因組發現,古多倍化事件廣泛存在于種子植物和蕨類植物類群中......
面臨日趨嚴峻的生物多樣性危機,我們亟需基于區域生物多樣性瀕危狀況的評估,來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策略。緬甸具有豐富的物種資源,但缺乏全面深入的多樣性研究,保護策略的付諸實施尤為困難。因此,生物多樣性的評估......
近期,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地外海洋系統研究團隊副研究員屈原皋在地學期刊Geology上發表學術論文。該論文以侏羅紀蕨類植物化石為例,與現代同類蕨類植物對比,運用拉曼光譜、傅里葉紅外光譜和二次......
森林退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人類對森林的過度開發和干擾使附生植物受到嚴峻的威脅。附生蕨類植物是亞熱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而脆弱的組分。對于專性附生蕨類植物而言,其整個生活史均在宿主樹上完成,對......
森林退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人類對森林的過度開發和干擾使附生植物受到嚴峻的威脅。附生蕨類植物是亞熱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而脆弱的組分。對于專性附生蕨類植物而言,其整個生活史均在宿主樹上完成,對......
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嚴岳鴻課題組首次發現昆蟲與蕨類植物的動態偽裝過程。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美國蕨類植物雜志》。該研究是在蕨類植物中首次發現具有動態偽裝特性的昆蟲,有助于......
10月16日,應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的邀請,哈爾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劉保東教授訪問辰山,并做了題為《我的園林情和愛蕨夢——蕨類單倍體細胞微培技術在理論和實踐中的......
9月17日,記者從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園獲悉,該園劉紅梅博士及其合作者經過6年研究論證,終于研究發現蕨類植物—新“科”——“爬樹蕨科”。這一科研成果8月24日已在國際最權威的植物分類學雜志《分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