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1-18 15:23 原文鏈接: 研究揭示急速升溫事件背后碳釋放的完整記錄

       距今約560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了新生代以來最強烈的一次快速升溫,導致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一歷史性事件被稱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該事件與碳釋放有關。近三十年來,該事件已成為古氣候、古環境研究的熱點之一。

      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陸碰撞與高原隆升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張清海、研究員丁林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人員證實“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PETM)時期完整的碳同位素負漂應該具有一個階梯狀的結構,在大氣和淺海中碳同位素負漂具有較大的幅度。相關成果發表于《地球與行星變化》。

      “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大約持續了20萬年,其中碳釋放持續的時間大約為1000-50000年。在千年到萬年的時間尺度上,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為研究氣候變化和碳循環之間的耦合規律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尤其在當前,人類社會正面臨著由于大量碳排放所導致的全球溫度上升,研究“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未來的氣候、環境和生物變化。

      碳同位素負漂的結構和幅度被認為是“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研究的核心問題。張清海介紹,“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時期,大量輕碳(13C同位素含量較少的碳)從巖石圈釋放到大氣海洋系統中,造成了地球表層碳庫中的碳同位素組分發生了顯著的負漂。也正是由于碳釋放,觸發或是加劇了這次全球升溫。

      長期以來,關于碳同位素負漂的結構和幅度研究存在兩種主流觀點,即碳同位素負漂是碳同位素一步快速漂移到最負值并逐漸回返的過程;碳同位素負漂的幅度(用來估算PETM期間碳釋放的總量)最大為4‰。

      2017年,丁林和張清海團隊便對上述兩個主流觀點提出了質疑。此后,該團隊歷時2年對藏南定日地區的淺海碳酸鹽巖剖面中的大有孔蟲殼體開展了微量元素和碳同位素的研究。應用激光剝蝕-等離子體質譜(LA-ICPMS) 和二次離子質譜(SIMS) 原位地球化學分析技術,該團隊分析了大有孔蟲殼體上的原位微量元素含量和原位碳同位素組成。

      研究表明,“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期間,完整的碳同位素負漂具有一個階梯狀的結構。研究還證實:在淺海和大氣中,碳同位素負漂的幅度大致為7‰,并首次給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時期碳釋放總量的上限為28000 Pg(目前人類每年排放的碳約為10 Pg)。

      階梯狀碳同位素負漂結構的存在暗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期間存在多次碳釋放,很可能存在“碳釋放-溫度上升-再次碳釋放”的正反饋過程。大氣和淺海中碳同位素負漂的幅度明顯大于深海,這暗示碳釋放對大氣和淺海造成的影響可能遠大于深海。

      “這警示我們,大量碳釋放到大氣-海洋系統中可能造成一系列多米諾骨牌式氣候、環境和生物響應。在自然狀態下,地球可能需要數十萬年才能恢復到之前的正常氣候狀態。”張清海表示。

      此外,研究還表明,過去關于“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的研究工作大多來自于不完整的沉積記錄,而這不可能準確完整地恢復出該事件的來龍去脈,未來,還需發掘更多具有階梯狀碳同位素結構的剖面來對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研究人員介紹,目前,對于“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的觸發機制、碳釋放的具體源區和過程尚不清楚。下一步,丁林團隊擬基于藏南的高分辨率碳酸鹽巖剖面和其他剖面,通過有機地球化學和其他手段作進一步研究,確認碳釋放的具體源區和過程,查明碳釋放和氣候變化之間的耦合關系,進而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未來的氣候環境變化。

    相關文章

    厄爾尼諾與氣變交織“烤”驗2023今年成為史上最熱年的可能性高達八成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稱,初步數據顯示,今年6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海面溫度達到新高,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6月已經悄然離去,但熱浪炙烤全球的腳步并未停歇,溫度計的水銀柱在繼續攀升,歐洲很多地區的溫度......

    升溫突破1.5℃后,地球會怎樣?

    在大堡礁,海洋溫度上升導致大規模珊瑚礁白化事件。圖片來源:《新科學家》網站【今日視點】◎記者張佳欣明年今日,我們可能仍住在與此時此刻同樣的房子里,開著同樣的車,做著同樣的工作。英國《新科學家》網站6月......

    江南華南強降雨持續中東部周末開啟升溫模式

    今明兩天(3月24日至25日),在冷空氣和暖濕氣流的對峙下,江南、華南強降雨持續,其中,江南南部、華南中東部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氣溫方面,今天,中......

    江南華南強降雨持續中東部周末開啟升溫模式

    中國天氣網訊今明兩天(3月24日至25日),在冷空氣和暖濕氣流的對峙下,江南、華南強降雨持續,其中,江南南部、華南中東部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氣溫方......

    江南等地春雨綿綿北方大部將開啟升溫模式

    未來三天(3月17日至19日),南方多地降雨持續,局地雨勢猛烈,并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在冷空氣和陰雨天氣共同影響下,江南等地氣溫下降明顯,濕涼感加劇。而在北方,明天大部地區氣溫將陸續步入回......

    多米諾效應:亞馬孫雨林被毀致青藏高原升溫

    當巴西亞馬孫雨林的一棵樹木被砍倒,萬里之外青藏高原的一片積雪可能就會因此消融。地球的生態系統是一張精致的生命之網,每個部分都互相影響著并將之反映到整體層面,共同創造出一曲相互依存的“交響樂”。世界因相......

    全國掀起升溫潮江南暖如春西藏西南部較強降雪持續

    今明天(1月30日至31日),全國大部地區將掀起一波升溫潮,氣溫將轉為較常年同期偏高。長江以南大片區域最高氣溫將超過20℃,江南一帶溫暖程度堪比3月甚至4月上旬。升溫的同時,大部地區雨雪也將“休假”,......

    我國大部升溫迅猛長江中下游地區將暖如4月初

    未來幾天,我國大部升溫勢頭不減,本周末(1月7日至8日)前后,不少地方氣溫會升至近期高點,長江中下游一帶暖得如同4月初,甚至可能打破歷史同期氣溫紀錄。降水方面,今明天,新疆北部仍有較強降雪,東北等地降......

    知冷知熱!武漢紡織大學研發可自動升溫智慧服裝

    天冷了,隨身穿戴會給你自動加溫,如此“知冷知熱”的智慧服裝已經變成現實。《中國科學報》記者從武漢紡織大學獲悉,該校姜明華教授團隊近日在智慧服裝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物聯網期刊......

    全國大部升溫為主華北黃淮局地有重度霾

    今天(1月3日)至5日,我國大部地區升溫為主,最高氣溫20℃線可達長江沿線。由于冷空氣缺席,華北、黃淮等地霧和霾天氣發展,局地有重度霾,能見度較低,公眾外出需做好防護,注意交通安全。江南多地暖如4月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