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牧羊犬Buckaroo今年14歲。根據一個長期以來被否定但仍然流行的觀點,即狗的1年等于人的7年,它幾乎是一個接近百歲的老人。(這個“公式”可能是基于狗和人的平均壽命分別為10歲和70歲。)如今,研究人員稱他們有了一個新的公式,可以把狗的年齡換算成人類的年齡,而其背后有一些實際的科學依據。
這項工作基于衰老研究中的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脫氧核糖核酸(DNA)在人一生中的化學修飾產生的所謂表觀遺傳鐘。
科學家已經建立了這樣的一個修飾案例,即在特定的DNA序列中添加甲基團,從而跟蹤人類的生物年齡——也就是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和基因對我們身體的影響。在此基礎上,一些機構把一個人的DNA甲基化狀態轉化為一個年齡估計值,甚至是對壽命的預測。這讓倫理學家感到擔憂,他們說這些數據可能被法醫調查員和保險公司濫用。
其他物種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經歷DNA甲基化。例如,老鼠、黑猩猩、狼和狗似乎都有表觀遺傳鐘。為了找出這些生物鐘與人類生物鐘的差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遺傳學家Trey Ideker及其同事對狗進行了研究。
盡管這些人類最好的朋友在哺乳動物進化的早期就與人類分道揚鑣,但它們卻是一個很好的比較對象,因為狗與人類生活在相同的環境中,并且許多狗都接受過類似的健康和醫療護理。
所有的狗——無論其品種——都遵循著一個相似的發育軌跡,即在10個月左右進入青春期,并在20歲之前死亡。但為了增加發現與年齡有關的遺傳因素的機會,Ideker的研究小組把重點放在了一個單一品種上:拉布拉多尋回犬。
研究人員掃描了104條狗的基因組中的DNA甲基化模式,其年齡從4周到16歲不等。他們的分析顯示,狗(至少是拉布拉多尋回犬)的某些具有高突變率的基因區域中確實有和人類相似的與年齡相關的甲基化。當科學家觀察年輕的狗和青少年,或年老的狗和老人時,這些相似性最明顯。
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在兩個物種的衰老過程中,參與發育的某些基因組也會發生類似的甲基化。Ideker及其同事在bioRxiv網站發表的一篇預印本論文中認為,這意味著,至少在某些方面,衰老是一種發育的延續,而不是一個獨特的過程;而且至少這些變化中的一部分在哺乳動物的進化中是守恒的。
“我們已經知道狗會患上和人類一樣的疾病,并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功能下降,而這項研究工作提供的證據表明,類似的分子變化也發生在衰老過程中。”并未參與這項研究的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生物老化學家Matt Kaeberlein說,“它完美地展示了狗和人類共享的表觀遺傳年齡時鐘的守恒特征。”
研究小組還利用狗體內甲基化變化的速度與人類表觀遺傳鐘進行了匹配,盡管由此產生的狗的年齡轉換比“乘以7”要復雜一些。
新公式表明,一條狗的人類年齡=16ln(犬齡)+31,即狗的真實年齡的自然對數,再乘以16,再加上31。
利用這個公式,狗和人的生命階段似乎是一致的。例如,一條7周大的小狗相當于一個9個月大的人類嬰兒,而兩者都剛剛開始長牙。這個公式也很好地將拉布拉多尋回犬的平均壽命(12歲)與全球人類的預期壽命(70歲)匹配起來。總的來說,犬類的生物鐘在開始時比人類要快得多,然后會慢下來。根據甲基化的公式,兩歲的拉布拉多尋回犬可能仍然表現得像一條小狗,但它已經是中年了
伯明翰市阿拉巴馬大學進化生物學家和老齡化專家Steve Austad說:“研究人員已經證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個物種的DNA甲基化都在逐漸增加。”Austad并不覺得這特別令人驚訝,但他認為,如果把這項技術應用到不同犬種的壽命問題上,可能會發現更有趣的結果。
而這也是Kaeberlein的目標之一 ——他的團隊的狗衰老項目(對所有品種開放)將涉及狗的表觀遺傳特征。他希望找出為什么與正常情況相比,有些狗在更早的年齡就會發病或死亡,而有些狗卻能活得更久、更健康。
那么,我們的Buckaroo生活的怎么樣呢?幸運的是,表觀遺傳鐘的計算對它有利。它現在只相當于人類的73歲,并且還很活躍。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1/829192
撰文|德博拉·韋爾斯(DeborahWells)翻譯|魏書豪審校|不周絕大多數人用一只手或另一只手完成大多數事情,這其中近90%是右利手(或者說右撇子),只有大約10%到13%的人是左利手。其中男性左......
芬蘭科學家研究指出,如果狗狗在幼崽期和青春期食用由非加工肉類、人類剩菜和生骨頭組成的飲食,或能預防成年后的胃腸疾病。相比之下,食用基于深加工碳水化合物的粗磨狗糧飲食以及常吃牛皮磨牙棒則與腸胃問題風險升......
7月底,記者在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昌平實驗基地拍攝的一只比格犬。這只幼犬從一開始接觸時的驚慌失措猛烈搖尾巴逐漸安靜下來,偶爾與觀察者目光對視。馮麗妃攝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對于狗狗來說,尾巴是情感的窗......
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記者孫自法)狗搖尾巴有何運動特征?偏左還是偏右?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合作團隊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步態相類似,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家犬也有著獨特而穩定的搖尾......
近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狗較多的社區發生兇殺、搶劫以及嚴重襲擊事件的幾率較低,至少在居民相互信任程度較高的情況下是這樣的。該研究認為,遛狗的人會把更多的視線集中在街上,這可以減少犯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861.shtm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孫自法)狗的祖先在哪里?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
根據將在2022年消化疾病周?(DDW)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與狗一起長大或在大家庭中長大的幼兒可能會在以后的生活中免受常見的炎癥性腸病(即克羅恩病)的影響。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威廉斯·特平博士說:“我們的研......
讀博以前,萌新都以為搞科研是一件了不得的事無所不知、英明睿智、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這樣一種完美的生物,誰不愛呢但是很多萌新進入學術圈以后發現博士生其實和狗沒什么兩樣!什么智慧的光芒都是假的傻傻憨憨才是真實......
「當很多人矚目蝙蝠、穿山甲的時候,最新研究發現,病毒在狗,豬,雞,鴨中復制能力微弱,但在雪貂和貓中,具有有效的復制能力。這些結果有很大的意義,首先什么是中間宿主成為更復雜的問題;其次,如果更多研究能夠......
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19日表示,繼此前一只寵物松鼠狗對新冠病毒測試呈弱陽性反應后,又有一只狗在新冠病毒反復測試中呈陽性反應。此次個案涉及一只德國狼狗,由于其飼養者確診新冠肺炎,該狗于18日被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