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疾病的診斷及病情評估,不僅依靠患友癥狀,還有賴于血液或尿液的化驗指標。
而當疾病確診,并且擬定好初步治療方案后,醫生往往提出隨訪時仍需化驗,不少患友對此充滿疑惑:我為什么一直要化驗?我的疾病不都已經確診了,這些化驗還有什么意義?
此化驗非彼化驗也!
患友們初次就診時,根據疑診疾病的不同,醫生會分門別類地開出全面的檢驗項目,從而明確疾病的性質,可能其中包含抗核抗體、免疫球蛋白、補體、類風濕抗體檢測、HLA-B27等……而隨訪時,則以血常規、肝功能、血沉、C反應蛋白、尿常規等化驗為主,一般可在2小時內獲取報告。根據這些指標,可以監測患友病情,也可避免因等待報告而耽擱數日造成的不便,更可以及時了解藥物對患友是否存在副作用,盡早做出相應調整!
那么,這些隨訪化驗單有什么意義?化驗單上有箭頭,是不是說明一定有問題?
白細胞
白細胞——人體抵抗外來微生物的重要“衛兵”,嗜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則是不同“兵種”。
如果白細胞計數升高,可能存在感染——需要更多的白細胞來防御細菌、病毒、真菌等的攻擊。但激素也會影響白細胞功能,所以患友在服用激素時,嗜中性粒細胞往往會升高;而白細胞減少,可能由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活動導致,也可能因藥物副作用所致,因此,需結合患友病史,才能判斷白細胞變化的意義。
紅細胞
紅細胞——人體氧氣的“搬運工”,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亦稱“血色素”,眾所周知,血紅蛋白降低就意味著貧血,患友可能面色蒼白、乏力頭暈。慢性疾病或是女性生理周期都有可能是罪魁禍首!而血細胞比容、平均紅細胞容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體積分布這些項目,可以輔助醫生判斷貧血的性質,從而考慮是否需要補充鐵劑、維生素B12或葉酸等。
血小板
血小板——人體凝血功能的“管家”,體內存在炎癥時,血小板計數會有相應的上升,并不意味著一定存在血液系統疾病;而化驗單上血小板減少,一定是由于疾病造成嘛?研究顯示,血小板與采血常用的抗凝劑EDTA產生凝聚,使得化驗單上血小板計數降低,但臨床上卻無出血不止、皮膚頻現出血點的癥狀,這就是“假性血小板減少”,需要更換另一種以枸櫞酸為抗凝劑的試管采集血樣。因此,化驗單的數值還需與臨床癥狀相結合分析。
肝功能
肝功能全套項目繁多,因此,在隨訪時多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為主要指標。病毒、寄生蟲、膽結石、自身免疫性肝炎、一些藥物、飲酒都可能因損害肝臟而引起ALT升高。及早發現肝功能變化,服用保肝藥物,避免造成不可能的損害。
尿常規
“尿液中出現蛋白,是不是我的腎就不好了?"
風濕疾病,如系統性紅斑性狼瘡、一些藥物都有可能損害腎臟,也可能由于劇烈運動、精神緊張導致。因為尿常規的尿蛋白只是粗測,所以為明確累及程度,會以24小時尿蛋白定量評估患友病情。
腎臟無法吸收血液中過多葡萄糖時,便會出現尿糖,因激素容易引起糖代謝紊亂,因此這項指標可以粗略提示患友對激素副作用的反應。
亞硝酸鹽、尿白細胞、尿沉渣顯微鏡白細胞計數結果的綜合比對,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尿路感染。
尿潛血陽性并不意味著有血尿,還需結合尿沉渣顯微鏡紅細胞計數分析。
對于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來說,自體反應性的T細胞激活會引發嚴重的炎癥反應,進而引起滑液關節的惡性損傷。盡管目前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關的遺傳因素已經被鑒定得到,然而環境因素同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響。最......
6月16日于湖南長沙召開的第十六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上,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協作組(CSTAR)發布了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流行病學階段性注冊研究結果。該協作組負責人、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候任主委、北......
醫療計量器具豈能帶病上崗醫療計量器具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醫生的正確診斷和治療。為防止醫療計量器具“帶病上崗”,近日,山東省煙臺市質監局對煙臺肺科醫院、成友中醫頸腰椎風濕病醫院及開發區大季家醫院的醫療計......
更多內容參見:MassWorks技術專題 目標是開發一個快速、靈敏和可靠的分析方法用于定量分析風濕病藥物。選擇MALDI-TOF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