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談及“牛初乳禁令”,使得牛初乳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9月1日起,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
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三類食品禁止添加牛初乳。目前,距離正式實施的日期只有不到兩周的時間。
“大限將至”,牛初乳市場將走向何方?牛初乳是否安全、可靠?
“大限將至”牛初乳轉戰保健品市場
連日來,本報記者調查市場后發現,目前實體商超內已很難找到嬰幼兒牛初乳配方食品,而在網絡商城,牛初乳配方食品則在瘋狂促銷中。另外,一些嬰幼兒牛初乳配方粉正在轉變身份,以輔食或保健食品的姿態出現在市場上。
網絡商城大打促銷牌
牛初乳禁令并非“事出突然”。事實上,早在2010年6月衛生部實施的頗受爭議的生乳新國標(GB19301-2010)里早已就埋下此禁令的伏筆。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看來,此次的禁令只是對牛初乳禁用范圍的再次明確。
根據《生乳》(GB19301-2010)的規定,生乳應該是從符合國家有關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擠出的無任何成分改變的常乳。產犢后七天的初乳、應用抗生素期間和休藥期間的乳汁、變質乳不應用作生乳。而《乳粉》(GB19644-2010)則規定,標準適用于全脂、脫脂、部分脫脂乳粉和調制乳粉,其中原料應符合《生乳》的規定。
朱毅表示,這一矛盾就意味著,牛初乳是無法作為原料添加在符合奶粉中作為嬰幼兒配方食品的。
在今年四月份衛生部回復質檢總局辦公廳的《關于牛初乳產品適用標準問題的復函》中也表示,“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這一新規將于今年9月1日起執行,而此前按照相關規定生產或進口的產品可在保質期內繼續銷售。
盡管明確的過程有些曲折,但這一禁令顯然已經影響到了牛初乳嬰幼兒配方食品的銷售。8月15日至17日,記者走訪了京城多家商場超市,發現含牛初乳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幾乎絕跡。在福連家母嬰用品連鎖店酒仙橋分店、樂天瑪特超市、京客隆超市,記者在奶粉專柜中已經尋找不到含有牛初乳的配方奶粉。福連家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此前有一些品牌的牛初乳奶粉在出售,但是“已經下架挺久了”。
不過,在網上商城,牛初乳配方食品似乎正在上演“最后的瘋狂”。8月17日,記者在淘寶網輸入“牛初乳”進行搜索,在“嬰兒牛奶粉”品類下找到正在售賣的相關寶貝有684件,其中大部分產品都在強調產品的最近生產日期,并在大做促銷活動。
記者看到,一款名為“2012年邁高金裝牛初乳奶粉”正在做買2送1的買贈活動,而另一款名為“貝智康尊貴牛初乳3段900克幼兒奶粉”則在做買大送小的買贈活動。
在一家名為親親寶貝的購物網站,以牛初乳為主要食物的紐瑞滋品牌則在做全場滿200立減80的活動。另外,在京東商城等網上商城,牛初乳奶粉也在做滿額減免的促銷活動。
嬰幼兒輔食市場仍見牛初乳
伴隨著禁令的出臺,牛初乳在嬰幼兒配方食品中的出現概率大大降低。不過由于禁令并未涉及嬰幼兒輔食,記者調查市場后發現,不少牛初乳產品仍在打著“嬰幼兒食品”的旗號銷售。不過,在專家看來,牛初乳對于0-3歲的正常嬰幼兒來說,其實都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而禁令的出臺更是讓不少家長對牛初乳產品從“追捧”變為“質疑”。
8月16日,記者在福連家看到,盡管已經沒有嬰幼兒牛初乳奶粉在銷售,但仍有一些品牌的牛初乳粉在銷售,店內銷售人員稱這些牛初乳粉適合0-3歲的寶寶,可以增強抵抗力。
生命陽光愛嬰熱線一位何(音)姓客服人員在接受記者咨詢時則表示,生命陽光(廣州)營養品有限公司旗下的針對0-12個月以及1-3歲的嬰幼兒的牛初乳配方粉并不在此次的禁令范圍之內,“屬于輔食”,而且適合寶寶食用,甚至可以添加到奶粉中一起服用。
不過,商家的說法因禁令遭到家長質疑。記者在樂天瑪特超市隨機采訪了幾位媽媽,她們表示已經聽聞牛初乳禁令,而此前一直在給孩子吃的牛初乳已經準備停掉,“既然有禁令,就說明是不安全的”。
對此,朱毅表示,牛初乳在嬰幼兒配方食品中禁止使用,的確主要與技術和健康風險有關。此前,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也稱,牛初乳是乳牛產崽后7天之內的乳汁,屬于生理異常乳,其物理性質、成分與常乳差別很大,產量低,工業化收集較困難,質量不穩定,不適合用于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
因此,盡管禁令并未將范圍擴大至嬰幼兒輔食中,但是朱毅表示,由于存在健康風險,并不建議嬰幼兒服用牛初乳產品,而且對于0-6個月的嬰兒來說,尚未到添加輔食的階段,更不應該服用含牛初乳的食物。
北京市營養學會婦幼與學生營養分會秘書長李永進也強調,牛初乳奶粉也就是普通奶粉中添加牛初乳,目的是增加奶粉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但由于牛初乳成分復雜,成分不太適合嬰幼兒營養需求特點,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的情況下,直接添加在嬰幼兒食品中可能有一定的風險。0-3歲的嬰幼兒各器官不夠成熟,最好不食用牛初乳食品。
事實上,關于牛初乳在嬰幼兒食品中的禁令,在國外也屬常例。朱毅介紹,在新西蘭即有明確規定,6個月以內的嬰兒絕對不能吃牛初乳。
生產技術水平影響牛初乳效用
從曾經的無限膨脹,到如今的明令禁止,一度是很多人眼中“免疫力金牌”的牛初乳似乎從高峰跌至谷底。不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盡管在嬰幼兒配方食品市場幾乎銷聲匿跡,但是在保健食品市場,牛初乳產品依舊風生水起,然而這樣的“火熱”背后依舊充滿了質疑。
其實,國人最早開始熟知牛初乳大概要從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算起,彼時被譽為“21世紀免疫之王”的牛初乳在很多人眼里看來簡直就是“充滿神奇”。牛初乳市場真正的“膨脹”則是在2003年“非典”之后。據業內人士估計,我國牛初乳的市場保守估計60億元,加上延伸產品大概100億元。
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查詢到,除了乳制品以外,國產牛初乳保健食品共60多個批號,其中不乏哈藥、湯臣倍健、中脈等品牌。
國內奶業專家王丁棉表示,對于僅涉足牛初乳產品的企業來說,由于該部分產品份額不大,所以影響不大。但對于將嬰幼兒牛初乳產品作為重點產品經營的企業來說,將不得不面臨轉型。
在朱毅看來,牛初乳行業如果不解決生產技術和健康風險的問題,那么依舊是充滿質疑和謊言的。
她表示,無論是對于嬰幼兒還是成人來說,目前市場上的牛初乳產品在宣傳時最熱衷的便是宣傳其中所含的IgG(免疫球蛋白)含量高,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然而,IgG又是極不穩定的,擠出后2小時內必須冷藏,在加工過程中也不能接觸到60℃以上的高溫,否則活性便會消失。這在現有的生產技術水平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朱毅表示,單就不能接觸高溫而言,目前市場上的牛初乳粉等如何避免高溫干燥便是一個難題,因此市場上的牛初乳即便是真正的牛初乳,其中的IgG到底能保留多少,是否如商業宣傳那樣真實或只是一個謊言就存在很大的爭議。
另外,牛初乳作為復雜的、不穩定的食品,其產量也并不是太高,然而目前市場上各類打著牛初乳旗號在銷售的產品并不少見。
記者看到,很多打著牛初乳片、牛初乳粉在銷售的產品,其標簽中并未標注牛初乳含量。朱毅表示,由于目前國內沒有針對牛初乳的統一標準,因此對其中蛋白質等指標也無人檢測,“如果牛初乳含量很少的產品也以部分代替整體,以牛初乳名義高價售出的話,顯然就是真真正正的商業謊言”。
增強免疫力牛初乳并非唯一法寶
“如果解決了技術難題,使得復雜的不穩定的牛初乳變得簡單穩定,那么牛初乳無疑是有利于嬰幼兒成長發育的”。朱毅表示,然而,目前的條件顯然還不成熟。
因此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專家強調都不應在尚未能去弊留利的情況下盲目追逐牛初乳。對于嬰幼兒來說,母乳才是最好的食物。
牛初乳存在諸多健康風險
所謂牛初乳,按照衛生部相關規定中解釋,為從正常飼養的、無傳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分娩后7天內產出的牛乳。牛初乳遭受的健康質疑并不少,其中較多的一項便是其中含激素風險。
朱毅介紹,一般來說,牛初乳中的激素水平很高,0-2天的牛初乳是普通牛奶中雌激素的10倍以上,即便是第7天的牛初乳其中的雌激素含量也高于普通牛奶好幾倍。
因此,如果正常嬰幼兒乃至成人長期服用牛初乳,牛初乳會作為一種外源性雌激素干擾人體正常的內分泌,從而影響人的生長發育,甚至會誘發很多疾病。
另外,朱毅還強調,很多商家在銷售牛初乳時會強調其中的IgG對于嬰幼兒來說極其需要。其實胎兒在母親腹中時,媽媽可以通過胎盤將IgG傳遞給孩子,而牛則無法通過胎盤將IgG傳遞給小牛,因此牛初乳中IgG的含量極高,這也是人們一直以來視牛初乳為增強免疫力法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由于IgG水平在采集后會迅速下降,并在牛初乳中越來越少,通常在奶牛場,為了保證小牛的存活,農場主會將前幾天的牛初乳給小牛吃,過后幾天便將小牛帶走,這一行為會使得母牛受到刺激,產生哀嚎等反應,此時分泌出的乳汁叫做“異常乳”,這一牛初乳對于孩子甚至成人的健康是極為不利的。
因此,朱毅強調,對于一些特殊人群來說,牛初乳的確可以起到增強抵抗力的作用,然而對于正常人和正常的嬰幼兒來說,牛初乳中的激素等風險還是需要人們理性認識。
人初乳更適宜嬰幼兒
很多家長認為IgG含量高的牛初乳對孩子健康更有利,然而李永進則表示,人初乳才是最合適孩子的,對于孩子來說也更利于健康。
他介紹,人初乳是嬰幼兒出生后7天內媽媽分泌的母乳。與人初乳相比,牛初乳的蛋白質含量更高,但卻以酪蛋白為主,而過高的蛋白含量可能會影響嬰幼兒的腎臟功能。就免疫球蛋白而言,牛初乳的免疫球蛋白也比人初乳高,以IgG為主,而人初乳的則以IgA為主。
對于嬰幼兒而言,人初乳相較于牛初乳更為優異還在于其中的乳鐵蛋白含量更高,是牛初乳的5倍。
牛初乳的激素含量也更高,李永進表示,牛初乳的成分與嬰幼兒需求有很大差距,激素含量高可能給嬰幼兒發育帶來風險。
對于母乳喂養不足的孩子來說,含牛初乳的配方奶粉也并不是好的選擇。李永進表示,此時應該選擇普通的配方奶粉喂養嬰幼兒,因為配方奶粉是根據嬰兒的營養需要,在普通奶粉的基礎上加以調配的奶制品。調整牛奶中不符合嬰兒營養特點的成分,減少部分酪蛋白,增加乳清蛋白;減少飽和脂肪酸,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如DHA;有的配方奶粉中還加入了乳糖,含糖量接近人乳,使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及比例更接近人乳,是適合嬰幼兒較為理想的食品。
選購吃法皆有講究
記者看到,目前市場上很多牛初乳產品的適用人群都寫著所有階段人群適用,或是沒有標明具體的適宜人群。
對此,專家指出,牛初乳并非人人皆宜。朱毅表示,由于免疫球蛋白進入腸胃能否抵抗胃酸仍存在疑問,因此在服用時需要注意一些問題。適宜人群在服用牛初乳時,可以空腹服用,這樣的話腸道負擔小,吸收也會更好。另外,不同的牛初乳產品其成分含量不同,有的可以直接服用,有的需要配合奶粉服用,因此要服多少量、如何服用最好能仔細閱讀說明。
專家強調,牛初乳中的活性成分不能遇熱,因此在服用時最好用低于50℃的溫開水沖調服用,不要和碳酸飲料一起服用,以免破壞其中的活性物質。
李永進還強調,對待諸如牛初乳等營養產品來講,很多成分的確是機體的重要成分,然而正常均衡的飲食即可以滿足機體的需要。而且,食物中各種營養成分對智力都有重要作用,如果撇開營養均衡,只看重單一某種成分對智力的作用而進行額外補充,顯然是不可取的。對于正常個體而言,在健康飲食外如果過量補充某一種或幾種營養成分,會造成新的不均衡。
當地時間8月31日,阿根廷衛生部通報,該國北部土庫曼省新增1例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據阿根廷《國民報》報道,該疾病已造成6人感染,2人死亡,死者為當地醫院LuzMédica的一名68歲的醫生和一名45......
免疫力是人體抵抗外界疾病侵襲的能力,生活中很多不當行為會降低免疫力,比如熬夜。數據顯示,成年人連續三個晚上不能保證7-8小時睡眠,免疫系統功能就可能降低一半,一天少睡三個小時就足以降低重要免疫細胞的功......
免疫學研究源于人類希望抵抗傳染病,也與人類對輸血的實際需求有關。經過迷信、迷惑、試錯等多個階段,步履艱難、甚至犯過錯誤,堅持探索的嚴肅研究者逐漸從現象到本質,到1898年確定:抵抗傳染病和輸血涉及相同......
2016年4月,中國報告了最后一例本地原發瘧疾病例,5年多之后,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中國通過消除瘧疾認證。然而,在全球范圍內,瘧疾負擔依然嚴重,尤其在非洲這片重災區,每年全球瘧疾病例的90%以上......
日前,《自然》雜志以“加速預覽”的形式上線了一篇重要文章:科學家們追蹤分析了63名曾感染新冠的個體,發現在感染的12個月之后,他們體內依舊存在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而倘若接種過疫苗,這些免疫力的數值還會......
由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冠狀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其肆虐一年后仍然難以控制。保護易感人群免受嚴重的感染以及抑制病毒的傳播顯得極為重要。全國人民接......
新冠疫苗接種已經在全球各地廣泛展開,而對于接種了新冠疫苗的人們來說,它能夠提供的免疫保護能夠持續多久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目前,疫苗接種者的隨訪時間仍然較短,不過,從曾經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康復患者中,我......
《自然》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免疫力或至少維持6個月。這項研究分析了曾感染過新冠病毒的87人,發現他們的特異性記憶B細胞水平在整個研究期間沒有變化——記憶B細胞是感染后留在體內的免疫......
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是維持我們生命的主要能量來源,其代謝失衡可能會發展導致肥胖或糖尿病等。腹內側下丘腦(VMH)在葡萄糖/脂質穩態方面起著主要作用,哺乳動物的VMH中具有感測代謝穩態的神經元,類固醇生成......
香港大學(TheUniversityofHongKong)的研發人員報告發現世界上首個確認被新冠病毒重復感染的病例。這則消息獲得紐約時報、路透社(Reuters)等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也在社交媒體上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