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2-06 18:05 原文鏈接: 首部中青年高血壓共識發布

      近年來,高血壓在中青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漸上升,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然而,目前世界范圍內對中青年人群高血壓的評價和治療仍未達成共識。今年10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CSC)第10屆委員會高血壓專家組制定的《中國中青年高血壓管理共識》在Int J Clin Pract正式發布。這是世界范圍內第一部針對中青年血壓管理的共識性文件,旨在為中國中青年人群高血壓的管理提供指導建議,加強中青年人群血壓的控制和管理,從而有效減輕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負擔。現摘錄核心要點,以饗讀者。

      新的信息

      ?對于中青年人群,共識建議使用包括動態血壓監測(ABPM)、家庭血壓監測(HBPM)在內的血壓測量方法準確診斷高血壓;在起始治療前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長期風險;血壓靶標<140/90 mm Hg(如果可以耐受,或者有相關合并癥的患者,靶標應為<130/80 mmHg)。

      ?生活方式干預是關鍵,應及早開始。

      ?藥物降壓策略應個體化,并應考慮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的管理,如吸煙、超重/肥胖、血脂異常、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

      ?醫生應鼓勵患者自行監測血壓,并與醫生分享數據,以便進行藥物調整,提高用藥依從性。

      流行病學

      研究表明,高血壓前期(血壓120-139/80-89mmHg)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尤其是中青年人群。我國的隊列研究發現,65%的血壓為130-139/80-89mmHg的35-59歲的受試者,在之后的15年隨訪中血壓會>140/90mmHg,且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3.01倍。為期31年的芝加哥心臟協會工業研究檢測計劃,在年輕受試者中同樣觀察到類似的心血管風險。

      另外,我國中青年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均亟待改善。2009-2010年中國健康和營養調查數據顯示,>60歲、45-59歲及18-44歲男性(女性)的高血壓知曉率分別為52.1%(62.0%)、37.9%(51.3%)和20.8%(38.0%)。其中,44.2%(54.5%)、29.8%(43.2%)和12.0%(27.3%)的患者進行了降壓治療;11.7%(14.8%)、8.0%(9.9%)和4.3%(9.1%)的患者得到了控制。中青年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明顯低于≥60歲的老年人群。

      病理生理特點

      與老年高血壓患者動脈粥樣硬化、容量超負荷及大動脈硬化的特點不同,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外周阻力增高,但多數患者動脈彈性未見明顯異常。

      交感神經系統(SNS)的活性增加是中青年高血壓的重要機制。早期血壓升高常伴有心率升高(SNS活化的生物標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的激活對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在肥胖和代謝綜合征患者中。

      根據中青年高血壓的這些病理生理學特征,β受體阻滯劑對SNS的抑制作用,以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ARB)對RAS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助于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

      高血壓的臨床特征

      ?無典型癥狀:除少數患者有惡心、頭疼等輕微癥狀外,多數無明顯癥狀;

      ?多數為輕度高血壓;

      ?舒張壓升高較為常見;

      ?超重/肥胖及合并代謝異常的患者比例高;

      ?家庭血壓監測比例低;

      ?治療依從性差,血壓控制率低。

      高血壓的臨床評估與診斷

      大多數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被歸類為原發性高血壓;據報道,繼發性高血壓的患病率為5%-15%。在診斷原發性高血壓之前,必須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的常見原因(腎臟疾病、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特別是在2級及以上高血壓的年輕患者(<40歲)中。此外,準確的血壓測量和起始治療前的心血管病風險評估對年輕、中年和老年患者同樣重要。

      1. 血壓監測

      準確的血壓測量是診斷高血壓的基礎。除常規的診室血壓測量外,近年來診室外血壓測量(如ABPM和HBPM)受到指南的積極推薦。在我國 ABPM尚未被廣泛應用,城市地區HBPM的使用率有所增加,但是仍處于較低的水平。

      目前,診室血壓測量仍是我國高血壓診斷的“金標準”。然而,其不能準確診斷白大衣高血壓和隱匿性高血壓,兩種高血壓在中青年高血壓患者中較常見。因此,對于新診斷的診室血壓值較高的患者,建議使用ABPM或HBPM進行確診。此外,積極使用HBPM,并進行自我檢測了解血壓的動態變化,從而有助于消除惰性,改善血壓控制。

      2. 整體心血管風險評估

      與老年人群相比,大多數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高血壓持續時間短,早期高血壓介導的器官損害(HMOD)和并發癥較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多為低-中度。然而,盡管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短期(5-10年)心血管風險不高,但長期(> 10年)和終生心血管風險較高。

      對美國>55歲無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的調查(61585例)顯示,高血壓患者的終生心血管疾病風險為42%-69%,而血壓維持或降低到正常范圍內的患者僅為22%-41%。

      瑞典大型隊列研究(男性,平均18.4歲)中位隨訪24年顯示,血壓(尤其是舒張壓)與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近20%的死亡可歸因于舒張壓增加。

      基于China-PAR項目而開發的ASCVD風險評估模型可用于中青年人群高血壓和心血管風險的管理。

      3. 其他檢查

      患者應常規進行尿分析、血糖、血脂、電解質、肝腎功能和心電圖檢查。基于指南,應考慮評估患者的HMOD風險,如左室肥厚和微量白蛋白尿。

      抗高血壓治療

    image.png

    圖1 中青年高血壓的治療流程圖

      1. 降壓目標

      目前,關于最佳的降壓目標值仍存在爭議。美國指南將降壓目標值從<140/90 mmHg下調為<130/80 mmHg。2018年歐洲高血壓指南建議所有患者的降壓目標為140/90 mmHg,如能耐受則可降至<130/80 mmHg。

      因此,對于無并發癥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為<140/90 mmHg;如能耐受,大多數患者可進一步降至<130/80mmHg。對于合并糖尿病或心衰的患者,降壓目標為<130/80 mmHg,或按照相關指南進行個體化管理。

      2. 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主要是指生活方式干預,其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尤為重要。生活方式干預是降壓治療的基礎,無論是否進行藥物治療,都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盡早開始生活方式干預有助于減緩高血壓進展,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生活方式干預包括:

      ?限鹽(<6 g/d),增加富含鉀的食物(新鮮水果、蔬菜和豆類)的攝入,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

      ?控制體重:體質指數(BMI)<24 kg/m2,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戒煙并避免二手煙;

      ?限制每日飲酒量:男性<25 g/d,女性<15 g/d;

      ?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或游泳等,每日運動30min以上,每周5-7次;

      ?減輕精神/心理壓力,必要時可咨詢專業心理醫生。

      3. 藥物治療

      對于患有輕度高血壓(<160/100 mmHg,1級高血壓)的中青年患者,若進行數周的生活方式干預后仍未充分降低血壓,則應起始藥物降壓治療。

      對于血壓>160/100 mmHg(2級或3級)或合并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應立即進行藥物治療。每日一次的長效降壓藥物應作為首選。

      在進行藥物治療時,常用的五類降壓藥物[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CCB)、ACEI、ARB]可作為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初始用藥。β受體阻滯劑和ACEI/ARB可作為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首選;若心率>80次/分,可優選β受體阻滯劑;若心率≤80次/分可優選ACEI/ARB。

      在進行聯合用藥時, 2-3級高血壓患者可首先進行兩藥聯合,優選ACEI/ARB或β受體阻滯劑+CCB/噻嗪類利尿劑,或ACEI/ARB+β受體阻滯劑(優選復方制劑)。如果兩藥聯合治療后血壓仍未達標,則可進行三藥聯合,如ACEI/ARB+CCB+噻嗪類利尿劑、ACEI/ARB+β受體阻滯劑+CCB,或ACEI/ARB+β受體阻滯劑+噻嗪類利尿劑。

      值得注意的是,RAS抑制劑(ACEI或ARB)具有致畸風險,計劃懷孕或有生育潛力的青年女性應避免使用,此時可優選β受體阻滯劑,拉貝洛爾可作為首選。

      此外,對于合并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冠心病或心衰的高血壓患者,應根據相關指南選擇適當的抗高血壓藥物。

      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素的管理

      對于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綜合評估和管理是一項重要的一級預防策略,其包括戒煙、控制體重、應用他汀類藥物治療高膽固醇血癥(表1),以及糖尿病或代謝綜合征控制。

    image.png

    表1 高血壓患者的LDL-C水平和治療目標

      在心血管二級預防中,小劑量阿司匹林的獲益明顯大于出血風險,此時阿司匹林被一致推薦。然而,阿司匹林是否適用于心血管一級預防,以及適用于哪些患者尚存爭議,直至ARRIGHT、ARRIGHT及ASCEND試驗的發表。根據最新證據,美國一級預防指南對阿司匹林用于一級預防提出了謹慎的建議。一般來說,阿司匹林(75-100mg/d)僅適用于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患者的二級預防,或40-70歲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但在一級預防中出血風險不增加的患者。

      7大推薦要點

      1. 鼓勵使用HBPM來確診高血壓。

      2. 進行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篩選及整體心血管風險評估。

      3. 所有患者的降壓目標應<140/90mmHg,如能耐受大多數患者的降壓目標應<130/80mmHg。對于合并糖尿病或心衰的患者,應根據相關指南進行個體化的血壓管理。

      4. 提倡進行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作為高血壓管理的有效手段。

      5. 對于無并發癥的患者,初始用藥可選擇五種常用降壓藥物的任何一種。由于SNS或RAS激活在中青年人群中較為常見,因此β受體阻滯劑和RAS抑制劑(ACEI或ARB)可作為首選用藥,以有效降低此類患者的血壓,尤其是舒張壓。其中,β受體阻滯劑更適用于合并心率增快、冠心病或心衰的患者,ACEI或ARB則更適用于合并代謝紊亂或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此外,ACEI或ARB也被推薦用于冠心病或心衰患者,優先級與β受體阻滯劑相同。

      6. 對高危患者,包括合并多種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2級或3級高血壓患者,或單藥治療無效者,可進行聯合治療。建議優先使用ACEI或ARB聯合二氫吡啶CCB或噻嗪類利尿劑,也可聯合使用β受體阻滯劑與CCB或利尿劑(代謝紊亂者應謹慎使用)。對于舒張壓和心率均升高的患者,也可聯合使用ACEI/ARB與β受體阻滯劑。不建議聯合使用ACEI與ARB。

      7. 對于合并危險因素的高血壓患者,應采取積極的綜合預防和治療策略。


    相關文章

    《衛健委關于印發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通知解讀

    醫療應急司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2024年版)的通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2024年版)的通知》解讀為貫徹黨中央、國......

    我國科學家發現高血壓患者交感神經興奮病因

    8月8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醫學院史鵬研究員團隊發現大腦中的下丘腦室旁核(PVN)腦區存在一條古老的應激機制,揭示了高血壓患者常常伴隨交感神經的興奮,使血壓居高不下的原因。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

    解讀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2024年版)的通知》解讀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有關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慢性病防控關......

    我國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隊列研究助力國際專家共識發布

    近日,權威期刊《柳葉刀-血液學》在線發布“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診斷治療與隨訪管理國際專家共識”。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兒童血液與腫瘤診療中心萬揚副主任醫師參與了......

    靠喝“體考神器”提成績?有損健康

    考試季來臨,有些家長把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功能型飲料奉為“體考神器”,認為臨考前喝上一瓶,就能幫助孩子提升考試測試成績。不過,還是奉勸家長們別盲目跟風,這些含有大量牛磺酸和咖啡因的飲料并不適合青少年服用。......

    腦梗發作時,高血壓如何控制?說說腦部疾病與高血壓

    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高血壓導致的腦動脈硬化,臨床常見的表現形式有腦梗死、腦出血。據統計,70%~80%的腦卒中患者都有高血壓病史。高血壓與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是正相關關系。高血壓導致腦血......

    2024年中國高血壓流行病學現狀分析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華海藥業(600521);福元醫藥(601089);國藥現代(600420);信立泰(002294);華潤雙鶴(600062);昂利康(002940);立方制藥(003020);花園......

    中國科學家揭示攝入黑巧克力與機體原發性高血壓風險降低有關

    此前干預性研究揭示了黑巧克力對于機體心血管系統有一些好處,但并沒有確定是否攝入黑巧克力與機體患心血管疾病(CVDs)的風險有關。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tificReports上題為“Dar......

    WHO首部全球高血壓報告發布:5大危險因素控制策略

    2023年9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發布了有史以來第一份關于高血壓對全球的破壞性影響的報告,并就如何戰勝這一“無聲殺手”提出了建議。該報告顯示,......

    第二屆島津公衛論壇暨公共衛生中青年學者論壇圓滿召開

    2023年8月26日,第二屆島津公衛論壇暨公共衛生中青年學者論壇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報告廳圓滿召開。本會議由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島津”)主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