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2-10 16:32 原文鏈接: 盤點2019年那些值得一讀的趣味研究

      科學研究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不過總有一些科學家不走尋常路,會腦洞大開地進行一些非常有“趣味”的研究,而當人們看到這些科研成果時或許會眼前一亮;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又有哪些腦洞大開的趣味研究發現呢?時至歲末,小編對這些趣味研究成果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1】EJPC:刷牙有助于保護心臟?

      doi:10.1177/2047487319886018

      根據發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經常刷牙與降低房顫和心力衰竭的風險有關。先前的研究表明,不良的口腔衛生會導致血液中的細菌,導致人體發炎。炎癥會增加房顫(心律不規則)和心力衰竭(心臟抽血或放松和充血的能力受損)的風險。這項研究檢查了口腔衛生與這兩種情況的發生之間的聯系。

      回顧性隊列研究招募了161,286名40-79歲的韓國國民健康保險系統的參與者,沒有房顫或心力衰竭的病史。參與者在2003年至2004年之間接受了常規醫學檢查。收集了有關身高,體重,實驗室檢查,疾病,生活方式,口腔健康和口腔衛生行為的信息。

      【2】PLoS Biol:貧窮還會影響腸道微生物?

      doi:10.1371/journal.pbio.3000536

      貧窮會限制人們獲得健康食品,健康環境和“無壓力”生活的可能,從而增加了他們患多種疾病的風險。發表在PLOS Biology雜志上的一篇新文章中指出,貧困還會通過降低有益微生物的穩態平衡而損害健康。

      生活在低收入社區的人們缺乏許多有助于促進健康微生物群落的因素,例如獲得新鮮食物,清潔空氣和水,適當的產前和產后護理以及健康的室內環境。科學家將微生物多樣性低與健康狀況不良相關聯,包括肥胖癥和相關的代謝問題以及多種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這些問題可能會對貧困人口造成不成比例的影響,并加劇現有的健康差距。

      【3】J Parkinson Dis:糞便移植能夠治療帕金森嗎?

      doi:10.3233/JPD-191802

      便秘是帕金森氏病(PD)患者的常見病。糞便微生物組移植(FMT)以及益生菌和益生菌是治療便秘和恢復帕金森氏病(PD)患者微生物組的潛在選擇,但科學家認為,由于目前臨床數據稀缺,因此在臨床使用之前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研究人員在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雜志上的評論文章中介紹了他們的發現。

      在這篇綜述中,研究人員評估了有關使用糞便移植和益生菌恢復PD患者腸道正常微生物平衡的研究進展,并強調了目前仍需回答的問題。糞便移植包括通過鼻胃管或鼻十二指腸管,灌腸或結腸鏡將液體濾液糞便從健康篩查的個體轉移到患者。首席研究員,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病學系主任Teus van Laar博士解釋說:“ 糞便移植是恢復PD患者微生物組穩態的一個有意思的選擇。這是一種有吸引力的技術,因為給藥相對簡單,并且通常只有輕微的不良反應。但是,目前針對這一療法尚未進行嚴格的臨床試驗,人們對糞便移植的最佳含量,給藥途徑和長期影響都缺乏系統認識。”

      【4】PLoS Pathog:啊?有“性生活”的母蚊子更容易傳播瘧疾!

      doi:10.1371/journal.ppat.1008063

      近日,來自倫敦帝國學院的Farah Dahalan博士, 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Mara Lawniczak博士和同事發表在PLOS Pathogens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已交配的女性蚊子比“處女”母蚊子更容易傳播瘧原蟲。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針對雄性蚊子的殺傷不僅會抑制蚊子種群的繁殖,而且還會降低殘存雌性蚊子的瘧疾傳播媒介能力。

      瘧疾是由惡性瘧原蟲引起的一種蚊媒疾病,全世界每年殺死超過40萬人,并感染超過2億人。現有的媒介控制措施依賴于蚊子對各種殺蟲劑的持續敏感性,但是,蚊子對目前使用的所有四種殺蟲劑的抵抗力已經開始提升,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媒介控制策略,包括針對繁殖的策略。

      【5】Sleep Med:睡眠還會受到性別,地域與年齡的影響?

      doi:10.1016/j.sleep.2019.07.024

      根據最近一項關于睡眠的全球性廣泛研究,作者發現人們的睡眠時間會隨著年齡,地理區域和性別的不同產生差異。“有趣的是,即使在20歲以上的人中,晝夜節律也會改變。以前已經知道青春期的睡眠時間會延遲。這項研究明則表明,這種推遲的現象實際上會持續到成年,按地域來看,歐洲和北美的人睡眠時間最長,而亞洲國家的睡眠時間最短,中東地區人們睡覺時間最晚,而最早開始休息的則是在大洋洲居住的人們。

      研究者表示,地理差異引發的睡眠差異幅度相對較小,但與先前研究中看到的相似。不同文化之間對睡眠的需求并沒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在入睡時間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在這項發表在Sleep Medicine雜志上的研究中,作者監測了超過17,000名青少年和年輕人的睡眠習慣,持續了兩周。監測是在研究對象佩戴的Polar Electro設備的幫助下進行的,其中使用加速度計以及其他技術測量睡眠。受試者同意將其個人數據用于研究目的,并以匿名形式處理數據。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6】Envir Pollut:生活在綠色環境中可以降低患代謝疾病的風險

      doi:10.1016/j.envpol.2019.113231

      與居住綠化程度較低的環境中的中老年人相比,居住在綠色社區中的中老年人患代謝綜合征的風險較低。這是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一項新研究的主要結論,該研究為綠色空間的健康益處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代謝綜合癥是一類同時發生的疾病,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和異常脂肪。它是心臟病,糖尿病或中風等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迄今為止,許多研究已經分析了環境綠化程度與代謝綜合征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從整體上考察了與代謝綜合征的聯系,并提供了總體心臟代謝健康狀況以及長期指標。

      這項研究發表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雜志上,該研究使用了來自英國的6,000多名成年人的數據(研究開始時年齡在45至69歲之間)。參與者在14年(1997-2013年)內進行了四次檢查,并進行了一系列測試,包括血液分析,血壓和腰圍測量。住宅的綠化程度是由衛星圖像確定的。

      【7】Ann Intern Med:震驚!人類糞便中檢測到微塑料!所以你扔出去的垃圾可能都被你吃回來了!

      doi:10.7326/M19-0618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指出,健康志愿者的糞便樣本中檢測到了微塑料。文章中,研究人員讓8名年齡在33歲至65歲之間的健康志愿者填寫一份飲食日記,并按照說明書收集糞便樣本。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分析了化學消化后糞便樣品中10種常見微塑料的存在形態。

      研究人員發現,所有糞便樣本都檢測出微塑料呈陽性。每10克人類糞便中,平均有20個微塑料顆粒。總共檢測出9種塑料;其中聚丙烯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含量最高。"這個小的前瞻性病例系列顯示,人類糞便中存在各種微塑料,沒有任何樣本不含微塑料。當然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來驗證這些發現,"作者寫道。"我們迫切需要研究人類攝入的微塑料的來源、潛在的腸道吸收以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8】BMJ:為什么老婆總是叫你做家務?因為她想你健康長壽!

      doi:10.1136/bmj.l4570

      在一項研究發表在BMJ雜志上最新研究中,包括來自英國萊斯特生物醫學研究中心(BRC)的作者在內的一個多國研究小組已經提出了明確的證據,表明無論強度如何,長時間的身體活動都能降低中年人和老年人過早死亡的風險。

      該研究結果還表明,久坐(例如每天坐9.5小時或更長時間,不包括睡眠時間)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方針建議,18歲至64歲的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劇烈運動。然而,這些主要是基于自我報告的活動,往往是不精確的。因此,研究人員還不清楚究竟需要多少運動量(以及多大強度)才能保持人體健康。

      為了進一步探索這個問題,奧斯陸挪威運動科學大學的Ulf Ekelund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評估體育活動和久坐時間與死亡("全因死亡率")的觀察性研究,其中包括使用加速計(一種可穿戴設備,在醒著的時候跟蹤活動的體積和強度)客觀地測量日常活動水平的研究。低強度活動包括慢走或輕任務,如做飯或洗碗。中度的活動包括任何使你呼吸困難的活動,比如快走。

      【9】女人會比男人衰老得更快么?

      新聞閱讀:The Victorians believed that women aged faster than men  -a myth that persists today

      全球抗衰老市場價值至少2500億美元,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而且還在增長。抗衰老療法被認為是用來糾正"過早衰老"的。但這到底意味著什么呢?當然,衰老就是衰老。它是一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過程--在它應該發生的時間。

      這種加速衰老的陳述的目標消費者和受眾絕大多數是女性--這并不令人意外。男性和女性衰老的速度大致相同,但圍繞抗衰老治療的語言和圖片表明,女性無疑是最需要擔心衰老的。任何在線搜索都會顯示一張標準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輕女子仔細觀察自己的倒影,然后匆忙地在臉上涂上護膚霜。信息很清楚: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許多公司建議女性從20多歲開始使用這些療法。男性也擔心衰老,但對他們皮膚的建議被包裝成保養而不是緊急情況。

      【10】為什么植物不會死于癌癥?

      新聞閱讀:Why plants don't die from cancer

      切爾諾貝利已經成為災難的代名詞。這個1986年發生的核災難導致成千上萬的癌癥,使得這個人口稠密區域變成一個幽靈城市,并設立了2600 km?大小隔離區。但是切爾諾貝利的禁區并不是沒有生命。狼、野豬和熊已經回到了老核電站周圍茂密的森林里。說到植被,除了最脆弱和暴露在外的植物以外,所有的植物都沒有死亡,即使在該地區輻射最嚴重的地區,植被也在三年內恢復了。

      人類、其他哺乳動物和鳥類將會被污染最嚴重地區的植物所受到的輻射殺死很多次。那么,為什么植物對輻射和核災難的抵抗力如此之強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核反應堆的輻射如何影響活細胞。切爾諾貝利的放射性物質是"不穩定的",因為它不斷地釋放高能粒子和波,這些高能粒子和波會破壞細胞結構,或者產生攻擊細胞機器的化學反應。如果受損,細胞的大部分是可替換的,但DNA是個重要的例外。在較高的輻射劑量下,DNA變得混亂,細胞迅速死亡。較低的劑量會以改變細胞功能方式的突變的形式造成更微妙的損害--例如,導致細胞癌變,無法控制地繁殖,并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圖片來源:http://cn.bing.com

      【11】為什么蜘蛛有很多眼睛,而人類只有一雙?

      新聞閱讀:Why do spiders need so many eyes but we only need two?

      人類有兩只面向前方的眼睛。我們的眼睛非常善于看到顏色和形狀。我們的腦袋前面有兩只大眼睛,這意味著它們可以一起猜測一個東西有多遠(我們稱之為"判斷距離")。這使我們更容易抓住另一種動物,所以我們可以吃到它。

      蜘蛛也是獵手,它們需要眼睛來幫助它們尋找和捕捉食物。事實上,大多數蜘蛛的視力不是很好,它們用觸覺和味覺來探索世界。但是它們的眼睛告訴我們它們吃的食物和它們的生活。跳蛛是活躍的獵手,就像小獅子追逐獵物(蟲子)一樣。它們通常有八只眼睛:兩只非常大的前眼用來獲得清晰的彩色圖像和判斷距離,另外兩只額外的側眼用來探測什么東西在移動。

      有些蜘蛛織網捕捉獵物。這些撒網蜘蛛還需要看得清楚并判斷距離。有些蜘蛛長出了巨大的、嚇人的黑色眼睛,眼睛直視前方,因此它們被稱為食人蜘蛛!這些巨大的眼睛幫助蜘蛛看到一個廣闊的區域,并準確地扔下它的蜘蛛網網捕捉它的獵物。

      【12】人類的壽命極限是多少?

      新聞閱讀:How Long Can Humans Live?

      人類在世界各地的壽命越來越長。盡管經歷了明顯的起起落落,但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多年來一直在穩步增長。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里,這個數字翻了一番還多。這一增長以前是由嬰兒死亡率下降推動的。但自上世紀50年代左右以來,主要推動力是老年死亡率的下降。例如,在瑞典,從16世紀中葉開始收集國家人口數據,數據質量很高,最高壽命已經持續增長了近150年。在許多其他國家,包括西歐、北美和日本,壽命都有所延長。

      這導致了高齡人口的快速增長--那些活到100歲、110歲甚至更多的人。第一個被證實的超級百歲老人(110歲及以上)是Geert Adrians-Boomgaard,他于1899年去世,享年110歲零4個月。從那以后,他的紀錄就不斷被別人打破。第一個被證實的女性超級百歲老人Margaret Ann Neve于1903年去世,享年110歲零10個月,并保持了近23年的記錄。Delina Filkins于1928年去世,享年113歲零7個月。她保持這項紀錄才52年多一點。目前的紀錄保持者是法國婦女Jeanne Calment,她于1997年8月4日去世,享年122歲零5個月。盡管自上世紀70年代初以來,超級百歲老人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但她的記錄仍然保持得很好--但她不太可能保持太久。

      【13】壽命越長,生孩子的數量反而越少?

      doi:10.1086/704155

      長壽和生兒育女--直到不久前,這還是一個相當普遍的愿望。但一項發表在《The American Naturalist》上的關于動物的最新研究表明,高生育率和長壽往往是相互排斥的:特別是壽命較短的動物往往非常多產,而壽命較長的動物往往產生較少的后代。看起來,資源有限的生物要么可以活得很長,要么可以生育能力很強,但它們不可能同時具備這兩種能力。普朗克進化生物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發現了生存和生育之間的平衡是如何運作的。他們發現,隨著預期壽命的增長,生育的平均年齡是衡量生育率下降的一個指標。

      非洲象和沙漠象可以活到80歲。他們一生都暴露在許多危險之中,無法得到任何醫療幫助。因此,這些動物實際上是研究長壽秘訣的理想對象。但是研究壽命較長的動物是如何衰老的幾乎是不現實的。一位科學家的一生不足以研究兩代大象之間的差異。如此漫長的研究項目也將非常昂貴。

      【14】J Sleep Res anal:睡懶覺的又一個借口:降低心臟代謝疾病風險

      doi:10.1111/jsr.12865

      根據一項對所有已發表的關于睡眠不足的研究的分析,增加睡眠時間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臟代謝代謝風險或心臟病和代謝紊亂的風險。

      這項發表在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analysis雜志上的研究由南非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Cape Town)的研究人員牽頭,包括七項旨在通過任何延長睡眠時間的干預措施來延長成年人睡眠時間的研究。這些研究共有138名參與者,他們要么是健康的,要么是健康的短睡眠者,要么是超重的短睡眠者,要么是高血壓前期或短睡眠者。延長睡眠干預的持續時間從3天到6周不等,所有人都成功地將總睡眠時間增加了21到177分鐘。

      【15】BMC Med:躺著也中槍?別人飲酒你受傷!

      doi:10.1186/s12916-019-1290-0

      一項最近發表在《BMC Medicine》上的研究探索了德國2014年間飲酒的人對別人帶來的危害。大多數和酒精危害相關的研究主要關注的是酒精對飲酒的人的危害,而沒有關注對周圍其他不飲酒的人的危害。

      來自德國治療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評估了有酒精引起的由于懷孕、道路交通事故以及人際暴力而對別人產生的危害。作者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應該意識到飲酒對其他人的危害是一個公共健康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避免這種傷害。這項研究評估了飲酒可能對其他人造成的最嚴重的傷害,比如胎兒酒精綜合征(FAS)、胎兒酒精譜系障礙(FASD)、飲酒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以及飲酒引發的暴力沖突造成的死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