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安縣近日緊急防控蟲災保糧食生產,圖為該縣一農民在田地里噴藥。新華社發
入夏以來,今年氣候極端異常,病蟲害特別是粘蟲在河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遼寧、天津等地爆發危害。據農業部信息,截至8月14日,粘蟲發生面積近5000萬畝,嚴重發生面積650萬畝,發生面積之大、危害程度之重是近十年最重的。
當前正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蟲害爆發對玉米等糧食作物的生產形成威脅。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分析師馬文峰預計,粘蟲災害將導致中國今年玉米減產約400萬噸。但中國的玉米供求平衡只會受到極小影響,原因是上半年政府庫存充足且玉米進口量較大。
局部地區出現絕收
與此同時,南方中晚稻和東北一季稻區稻飛虱、稻瘟病等病蟲害發生程度也重于常年,已累計發生3億畝次。農業部表示,當前部分地區農作物病蟲害呈加重態勢,對秋糧生產構成嚴重威脅。目前,東北春玉米正處于抽雄至灌漿期,華北地區玉米正處于抽穗揚花期,南方中晚稻正處于分蘗拔節至抽穗期,正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病蟲防控的重要時期。
受蟲害影響,局部地區已經出現絕收。民政部網站公開信息稱,據遼寧省民政廳報告,截至8月15日9時統計,8月以來發生的玉米粘蟲災害造成沈陽、阜新、錦州3市7個縣(市)78.8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211.4千公頃,其中絕收24.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億元。
據吉林省民政廳報告,截至8月15日9時統計,8月以來發生的玉米粘蟲災害造成長春、白城、松原、四平等4市20個縣(區、市)147.1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427.4千公頃,其中絕收13.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7億元。
據黑龍江省民政廳報告,8月以來,受連陰雨天氣影響,局部地區發生玉米粘蟲災害等病蟲害。截至8月15日9時統計,哈爾濱、大慶、綏化3市5個縣(市)18.8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56.9千公頃,其中絕收2.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億元。
針對當前病蟲害異常嚴峻的形勢,農業部高度重視,8月初即對有關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提出要“奮戰60天,蟲口奪糧確保秋糧豐收”。目前,各地按照農業部的部署,迅速行動,加大力度,掀起了“蟲口奪糧”保秋糧豐收的高潮。通過開展地面機械和空中航化作業等統防統治措施,已完成應急防治任務2200多萬畝,初步遏制了粘蟲暴發危害的勢頭。
玉米等糧食產量預期下調
受病蟲害暴發的影響,今年玉米等糧食產量的預期隨之發生變化,不過目前各方對于蟲災對玉米產量造成的影響仍難有一致的評估。
中金在8月10日的報告中曾預測,中國2012/2013年度玉米產量將小幅上漲1%,其單產模型顯示,不考慮病蟲害的影響,今年以來良好的天氣狀況將使單產達到5.32噸/公頃,小幅低于去年的5.38噸/公頃,而種植面積增加2.6%。
此前,美國農業部公布的8月份最新全球玉米供需平衡表中,大幅上調中國玉米產量,由7月份預估的1.95億噸上調至2億噸,中國玉米總需求量維持在2.01億噸的規模。與此同時,大幅下調美國玉米產量,由3.29億噸下調至2.74億噸,調整幅度高達16.7%。
然而,病蟲害等災害的暴發導致產量預期下調。中金分析師認為,除了粘蟲災害造成的玉米產量下降,因洪澇減產約為40萬噸,總共將造成約200萬噸的產量影響。鑒于較高的國內庫存水平,維持對2012/2013年度玉米進口400萬噸的預期不變。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分析師馬文峰預計,粘蟲災害將導致中國今年玉米減產約400萬噸。但中國的玉米供求平衡只會受到極小影響,原因是上半年政府庫存充足且玉米進口量較大。
同時也有樂觀的聲音。“預計減少50萬噸,今年玉米產量為1.97億噸,但依然較上年增加2.19%。”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認為,根據蟲害發生、發展特點,玉米粘蟲災害多為以點集中爆發,對局部地塊影響較深,而病害多呈現大面積發生,但影響相對較輕。
“沒受災的地方玉米長勢很好,農民也提前做了防治,此消彼長,后期如果有效控制蟲災,天氣不出啥問題,總體產量將增加。”中國玉米網總裁、首席咨詢師馮利臣表示。
業內人士稱,盡管蟲害目前的影響范圍及程度來看,對國內玉米供求影響有限,但蟲害無疑對農戶的售糧心態產生影響,低價惜售心理將會凸顯,國內優質玉米供應緊張的局勢仍難以緩解,未來一段時間內尤其是9月華北玉米上市之前,玉米價格仍將居高不下。
從農業農村部獲悉,為確保“蟲口奪糧”保豐收和小麥“一噴三防”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農業農村部近期派出工作組深入小麥主產區指導病蟲害防控工作,為夏糧豐收保駕護航。隨著黃淮海等冬小麥主產區陸續進入穗期生長階段......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以下簡稱“目錄”)。記者從農業農村部18日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目錄緊緊圍繞當前農業生產的用種需求,突出推介、引領、科普“三大定位”,重點推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883.shtm摘要作物學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生態安全、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占據重要......
為落實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精神及農業農村部2023年一號文件重點工作部署,切實做好2023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指導工作,為推進農業減災防災和穩糧擴油提供技術支撐,我中心組織制定了2023年小麥......
松材線蟲病又被稱為“松樹癌癥”。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給松樹注射免疫制劑預防松材線蟲病的最佳時間。連日來,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林業局搶抓有利天氣,組織工作人員對核心景區、重點松林區的松樹開展松材線蟲病免......
從農業農村部獲悉,日前,根據種子法及《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有關規定,農業農村部公告發布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1384個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新品種。此次通過審定的水稻品種品質達國......
北京8月30日,植物經常受到細菌、病毒和其他病原體的攻擊。當植物感知到微生物入侵時,其細胞內的蛋白質化學湯,也就是生命的主力分子中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發表于《細胞》雜志的一項新研究中,美國杜克大學研......
清明一過,73歲的山西翼城老農劉懷智從墻上取下一袋珍珠玉米“老種子”,又要開始播種了。產量不高,格外“嬌氣”,這把不起眼的小粒玉米,整個翼城只有他家還在種,卻讓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的科研人員如......
保護植物物種的生物多樣性對于抵御病蟲害至關重要。在一些小鄉村環境中,維護一些古老農業傳統,也有利于保護植物物種的多樣性。近日,意大利那不勒斯費德里克二世大學一個科研團隊收集了當地次山區地區的15個古老......
華中農業大學謝卡斌課題組開發出一套名為“FLASH”的基因編輯“流水線”,不僅優化了整個基因編輯流程,還可用來快速鑒別基因編輯材料的“身份”,幫助找出農作物中與抗病、抗逆、產量等重要農藝性狀相關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