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2-16 09:49 原文鏈接: DNA指紋圖譜分析(圖)

    一. 實驗目的

    1. 掌握DNA指紋圖譜技術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操作過程

    2. 學習DNA的限制性酶切的基本技術

    3. 掌握瓊脂糖凝膠電泳的基本操作技術,學習利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測定DNA片段的長度,并能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二. 實驗原理

    1984年英國萊斯特大學的遺傳學家Jefferys及其合作者首次將分離的人源小衛星DNA用作基因探針,同人體核DNA的酶切片段雜交,獲得了由多個位點上的等位基因組成的長度不等的雜交帶圖紋,這種圖紋極少有兩個人完全相同,故稱為"DNA指紋",意思是它同人的指紋一樣是每個人所特有的。DNA指紋的圖像在X光膠片中呈一系列條紋,很像商品上的條形碼。DNA指紋圖譜,開創了檢測DNA多態性(生物的不同個體或不同種群在DNA結構上存在著差異)的多種多樣的手段,如RFLP(限制性內切酶酶切片段長度多態性)分析、串聯重復序列分析、RAPD(隨機擴增多態性DNA)分析等等。各種分析方法均以DNA的多態性為基礎,產生具有高度個體特異性的DNA指紋圖譜,由于DNA指紋圖譜具有高度的變異性和穩定的遺傳性,且仍按簡單的孟德爾方式遺傳,成為目前最具吸引力的遺傳標記。

    DNA指紋具有下述特點:

    1.高度的特異性:研究表明,兩個隨機個體具有相同DNA圖形的概率僅3×10-11;如果同時用兩種探針進行比較,兩個個體完全相同的概率小于5×10-19。全世界人口約50億,即5×109。因此,除非是同卵雙生子女,否則幾乎不可能有兩個人的DNA指紋的圖形完全相同。

    2.穩定的遺傳性:DNA是人的遺傳物質,其特征是由父母遺傳的。分析發現,DNA指紋圖譜中幾乎每一條帶紋都能在其雙親之一的圖譜中找到,這種帶紋符合經典的孟德爾遺傳規律,即雙方的特征平均傳遞50%給子代。

    3.體細胞穩定性:即同一個人的不同組織如血液、肌肉、毛發、精液等產生的DNA指紋圖形完全一致。

    1985年Jefferys博士首先將DNA指紋技術應用于法醫鑒定。1989年該技術獲美國國會批準作為正式法庭物證手段。我國警方利用DNA指紋技術已偵破了數千例疑難案件。DNA指紋技術具有許多傳統法醫檢查方法不具備的優點,如它從四年前的精斑、血跡樣品中,仍能提取出DNA來作分析;如果用線粒體DNA檢查,時間還將延長。此外千年古尸的鑒定,在俄國革命時期被處決沙皇尼古拉的遺骸,以及最近在前南地區的一次意外事故中機毀人亡的已故美國商務部長布朗及其隨行人員的遺骸鑒定,都采用了DNA指紋技術。

    此外,它在人類醫學中被用于個體鑒別、確定親緣關系、醫學診斷及尋找與疾病連鎖的遺傳標記;在動物進化學中可用于探明動物種群的起源及進化過程;在物種分類中,可用于區分不同物種,也有區分同一物種不同品系的潛力。在作物的基因定位及育種上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相關文章

    說清“有多少魚”,科學家讓生態監測更“聰明”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李晨虹團隊為為環境DNA(eDNA)定量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提升eDNA在物種監測、生態評估及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應用精度,未來可進一步拓展至更廣泛的生境和目標物種,并優化其在實......

    首次!中國研究團隊成功模擬解析了減數分裂DNA雙鏈斷裂形成機制

    記者20日獲悉,中國的醫學專家和分子細胞學專家攜手攻克了生殖生物學領域長達數十年的科學難題。他們首次在實驗室環境中成功模擬并解析了減數分裂過程中DNA雙鏈斷裂(DSB)形成的分子機制,為揭示有性生殖的......

    我國團隊在體外成功重構DNA雙鏈斷裂的形成

    北京時間2月19日24點,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原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童明漢課題組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黃旲團隊的研究成果,題為“I......

    基于DNA折紙結構酶級聯反應器的腫瘤化動力治療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團隊在基于DNA折紙結構酶級聯反應器的腫瘤化動力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DNAorigami–basedenzymaticcascadenanore......

    DNA與RNA能協同互補調控基因表達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主導的一項研究揭示,DNA和RNA的表觀遺傳學協同調控比過去想象的更加緊密。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細胞》雜志上的研究,結合了DNA和RNA研究結果,指出這兩種調控方式共同作用,形成......

    DNA納米機器人可改造人造細胞為合成生物學發展提供全新工具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第二物理研究所領導的團隊開發出可改造人造細胞的DNA納米機器人。這一創新技術能控制合成細胞中脂質膜的形狀和通透性,為合成生物學發展提供了全新工具。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雜......

    北京市聚合酶鏈反應(PCR)檢驗實驗室檢查指南(2024版)

    京藥監發〔2024〕261號各區市場監管局,房山區燕山市場監管分局,市市場監管局機場分局,經開區商務金融局,市藥監局各分局,各相關事業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醫療器械生產監管相關法規要求,進一步規范北京市......

    無創DNA的第三種結果

    孕期會進行一系列檢查和篩查,以監測胎兒的健康狀況和母體并發癥,如妊娠糖尿病。12月4日,一項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研究發現,在極少數情況下,對發育中的嬰兒開展染色體異常的常規產前檢測,還會發現多......

    5具尸體DNA顛覆龐貝遇難者身份舊認知

    研究人員從意大利龐貝古城出土的人類骨骼碎片中提取了維蘇威火山噴發期間死者的DNA,這些遺傳數據挑戰了關于受害者身份和關系的舊假設。研究人員從火山噴發時遇難者的石膏模型中獲得了這些骨頭碎片。公元79年,......

    照亮英烈歸鄉之路:DNA鑒定比對技術讓“無名烈士”不再無名

    2024年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迎回儀式在遼寧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舉行。這次共迎回了43位志愿軍烈士遺骸和495件遺物,由空軍運-20專機從韓國仁川接回,并由殲-20戰機護航。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