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2-17 10:14 原文鏈接: 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結果公布!一等獎成果10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公示了《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其中, 一等獎成果10項青藏高原東緣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與減災關鍵技術研究、地熱資源勘查評價理論技術創新與應用、國家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臺關鍵技術及應用、資源一號02C業務衛星工程及國土資源應用、數字中國自然資源衛星立體遙感測繪技術及工程應用、黃土高原溝道土地綜合整治技術研究與應用、“海馬”號深海遙控潛水器研制與應用、中-高煤階煤層氣儲層地質與開發一體化理論與關鍵技術、我國富鐵礦成礦理論創新與實踐二等獎49項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關鍵技術及應急保障應用、地質大數據支撐平臺關鍵技術研發、西藏念青唐古拉成礦帶東段鉛鋅礦成礦規律與找礦突破、安徽省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與勘查選區研究、礦產品市場監測評價技術與業務支撐體系建設、淮河流域平原地區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成果、長江三峽庫區典型地質災害減災理論與創新技術等。

      原文如下:

      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經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終審,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已經產生。現對評審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期10個工作日,公示時間為:2019年12月16日-12月27日。在公示期內,對成果名稱、候選單位、候選人有異議的,可向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提出。提出異議者,必須采取書面形式,寫明提出異議的事實依據、個人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和聯系方式等。凡匿名異議或超出期限異議的不予受理。

      聯系人及電話:王芳,010-63882112

      附件: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公示.xls

      2019年12月16日

    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
    序號成果名稱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推薦單位
    一等獎成果
    1青藏高原東緣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與減災關鍵技術研究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張永雙、姚  鑫、郭長寶、何思明、王立朝、楊為民、王  濤、楊志華、蘭恒星、鄭萬模、張春山、李凌婧、吳瑞安、杜國梁、任三紹中國地質調查局
    2地熱資源勘查評價理論技術創新與應用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吉林大學、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東華理工大學、浙江陸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貴玲、張延軍、趙豐年、藺文靜、張  薇、孫占學、馬  峰、劉志明、梁繼運、夏驚濤、邢林嘯、王婉麗、朱  喜、劉彥廣、何雨江中國地質調查局
    3國家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臺關鍵技術及應用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浪潮軟件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劉聚海、賈文玨、張敬波、吳明輝、張瑩光、于志剛、黃  磊、謝明輝、況海濤、李  彥、張菲菲、吳洪橋、余前佳、李澤慧、鄧碧華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
    4資源一號02C業務衛星工程及國土資源應用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浙江省土地勘測規劃院、甘肅省自然資源規劃研究院劉順喜、甘甫平、尤淑撐、郭大海、張慶君、李慶鵬、張振華、王忠武、王嘯虎、徐素寧、肖晨超、王榮彬、何宇華、鐘  昶、史良樹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
    5數字中國自然資源衛星立體遙感測繪技術及工程應用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北京國測星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唐新明、雷  兵、甘宇航、王華斌、岳慶興、王  玉、劉  克、周  平、王光輝、徐雪蕾、胡軼之、王  霞、劉  宇、張  濤、鄭嬌琦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
    6國土空間優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李滿春、周成虎、陳振杰、黃秋昊、蘇奮振、李飛雪、楊  康、陳焱明、姜朋輝、周  琛、程  亮、陳  剛、馬  磊、占文鳳、李  巖中國土地學會
    7黃土高原溝道土地綜合整治技術研究與應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省土地整治中心劉彥隨、成生權、李裕瑞、龍花樓、陳玉福、魏宏安、王介勇、侯憲東、張富剛、楊  忍、李玉恒、周  揚、劉正佳、楊園園、王永生中國土地學會
    8“海馬”號深海遙控潛水器研制與應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宇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友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陶  軍、連  璉、陳宗恒、馬廈飛、劉純虎、顧臨怡、任  平、溫  寧、楊勝雄、張漢泉、田烈余、陳  先、胡  波、陳春亮、馮  東中國地質學會
    9中-高煤階煤層氣儲層地質與開發一體化理論與關鍵技術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太原理工大學、中聯煤層氣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劉大錳、姚艷斌、蔡益棟、常鎖亮、王  勃、聶志宏、陳  強、毛得雷專家推薦
    10我國富鐵礦成礦理論創新與實踐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礦產資源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張招崇、李厚民、李建威、張作衡、宋謝炎、牛向龍、許德如、侯  通、李延河、謝桂青、于宋月、黃旭釗、李立興、段士剛、張青杉專家推薦
    二等獎成果
    11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環境監測與污染防控北京市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北京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林  健、楊  慶、趙  微、江  岳、楊巧鳳、劉久榮、張  潔、趙  杰、肖  寒、徐慶勇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
    12北京地區地熱資源動態特征及可持續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楊亞軍、徐  巍、李海京、王小玲、丁桂伶、魯  鶴、張俊華、王雨石、李海英、王  欣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
    13中蒙跨境成礦帶成礦規律與找礦突破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山東正元地質勘查院李俊建、唐文龍、付  超、黨智財、陳  正、陳安蜀、石傳軍、張  鋒、任軍平、趙澤霖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14基于主體功能區戰略的遼寧省多層級國土空間優化配置技術與示范遼寧省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沈陽農業大學、東北大學、大連鴻圖地理信息技術咨詢有限公司李洪興、石水蓮、王思琢、王  利、邊振興、包妮沙、閆雪松、王國申、彭兵根、甄  石遼寧省自然資源廳
    15超大城市國土空間復合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方國安、代  兵、范  華、王寒梅、史玉金、張  群、徐小峰、郭興杰、王  瑤、聶  琛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16蘇南地區地裂縫發育擴展機制與預測預警研究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南京大學朱錦旗、吳吉春、龔緒龍、葉淑君、于  軍、張  云、張  巖、王光亞、高  立、劉  洪江蘇省自然資源廳
    17山東省萊州市紗嶺超大型金礦詳查及深部找礦關鍵技術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六地質大隊宋國政、林少一、周明嶺、魏緒峰、劉樂軍、霍  光、林永成、劉國棟、閆春明、畢明光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
    18深覆蓋區找煤理論創新與應用實踐——魯西大型優質焦煤基地的發現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于學峰、張尚坤、張增奇、張義江、馬祥縣、羅文強、張洪波、梁吉坡、楊  斌、唐璐璐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
    19深層鹵水高效鉆采輸提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綜合利用山東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山東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山東大學、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山東省地勘局第二地質大隊)譚現鋒、馮守濤、譚秀民、崔兆杰、洪靜蘭、張秀峰、秦耀軍、陳洪年、鄭宇軒、張利珍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
    20河南省通柘煤田的發現與地質特征河南省煤炭地質勘察研究總院、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四地質礦產調查院、河南省國土資源科學研究院、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河南省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牛志剛、馮  斌、尹世才、張興遼、宋  鋒、李文前、王海泉、劉  衛、曹清章、徐東明河南省自然資源廳
    21欒川礦集區深部資源勘查技術集成與找礦突破河南省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河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欒川鑫曙偉博礦業有限公司燕長海、張壽庭、韓江偉、王功文、馬振波、宋要武、葉會壽、譚和勇、郭  波、王紀中河南省自然資源廳
    22華南二疊紀生物-地層-沉積大地構造綜合研究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東華理工大學何衛紅、張克信、徐亞東、駱滿生、宋博文、寇曉虎、馮艷芳、張宗言、楊廷祿、王成剛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23地質環境遙感數據智能處理技術及應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王力哲、張  志、陳偉濤、陳  剛、董玉森、李海濤、王  旭、王少軍、楊  濤、李顯巨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24長江三峽庫區典型地質災害減災理論與創新技術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重慶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棗莊學院、西南大學、重慶大學陳洪凱、徐  洪、唐紅梅、陳立川、汪時機、秦代倫、陳柏林、王桂林、王全才、魏世玉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25盆緣山區頁巖氣綠色開發技術研究與示范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重慶大學、中石化重慶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杰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陸朝暉、王里奧、盧培利、朱黨輝、楊德敏、孫啟剛、賀  培、江建飛、梁仁剛、蒙  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26西南地區五峰組-龍馬溪組地層典型特征及關鍵識別技術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石化重慶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華東分公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成都理工大學張  燁、劉堯文、王紅巖、夏海幫、姚光華、方光建、蔣  恕、劉德勛、王錦喜、張志平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27西南地區重大地質事件與鈾成礦作用成都理工大學、核工業二八0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三〇五核地質大隊徐爭啟、張成江、倪師軍、陳友良、宋  昊、孫澤軒、程發貴、姚  建、唐純勇、王  勇四川省自然資源廳
    28強震區特大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評價與推廣應用四川省華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趙松江、李德華、李勝偉、郝紅兵、莫裕科、謝  宇、趙  崢、王  勇、曹  楠、劉鵬慧四川省自然資源廳
    29貴州省松桃縣高地亞洲最大富錳礦找礦科技創新與重大突破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一〇三地質大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武漢地大坤迪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貴州地礦集團有限公司袁良軍、杜遠生、謝小峰、呂志成、余文超、潘  文、楊炳南、姚希財、張夏林、陳甲才貴州省自然資源廳
    30貴州省貞豐縣水銀洞金礦外圍詳查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一0五地質大隊、貴州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劉建中、陳景河、陳發恩、楊成富、王澤鵬、夏  勇、付芝康、趙  平、劉  艷、靳曉野貴州省自然資源廳
    31流體包裹體與流體成巖成藏作用研究長安大學李榮西、劉淑文、覃小麗、梁積偉、于  強、吳小力、趙幫勝、劉福田、黃何鑫、趙  迪陜西省自然資源廳
    32青海省格爾木市夏日哈木銅鎳礦HS26號異常區勘查青海省第五地質勘查院、青海黃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楊啟安、黨興彥、劉長征、許  光、蔡  楠、吳樹寬、王  彬、王治安、張勤山、王貴仁青海省自然資源廳
    33逆斷向斜控藏模式與黔北油氣頁巖氣調查重大突破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貴州黔能頁巖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地質調查院翟剛毅、包書景、張  福、龐  飛、任收麥、陳  科、王玉芳、周  志、陳厚國、李桂林中國地質調查局
    341:100萬大連幅海洋區域地質調查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李日輝、藍先洪、陳曉輝、侯方輝、楊慧良、張志珣、田振興、陸  凱、王中波、秦亞超中國地質調查局
    35鄂爾多斯盆地及周邊煤油勘查鉆孔鈾礦大數據開發與找礦突破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核工業地質勘查院、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調查院、內蒙古自治區煤田地質局、中陜核工業集團地質調查院有限公司、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特種技術勘探中心金若時、苗培森、司馬獻章、俞礽安、李建國、李秀花、彭勝龍、孫立新、湯  超、馮曉曦中國地質調查局
    36淮河流域平原地區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成果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安徽省地質調查院、河南省地質調查院、山東省地質調查院葉念軍、龔建師、葛偉亞、王獻坤、徐建國、周鍇鍔、楊  磊、焦團理、朱春芳、邢懷學中國地質調查局
    37河北曹妃甸濱海地區海岸帶環境地質調查評價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河北省地礦局水文工程地質勘查院、河北省地礦局第五地質大隊、河北省地礦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質大隊、河北省地礦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質大隊、河北省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河北省區域地質調查院柳富田、肖桂珍、魏風華、孫曉明、方  成、杜  東、胥勤勉、王小丹、謝海瀾、費書民中國地質調查局
    38中國多目標國土空間規劃支撐技術研究與應用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河南省國土資源科學研究院張麗君、喻  鋒、鄭新奇、賀燦飛、趙作權、徐衛華、黃志基、康鴛鴦、馬永歡、符  蓉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
    39高技術礦產資源利用評價理論及應用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中南大學陳從喜、王  昶、崔榮國、朱學紅、李  政、張迎新、左綠水、姚海琳、徐桂芬、吳初國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
    40耕地等級變化野外監測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王洪波、張中帆、張蕾娜、孔祥斌、趙  燁、吳克寧、張  超、楊建宇、朱德海、程  鋒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
    41礦產品市場監測評價技術與業務支撐體系建設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河北地質大學陳甲斌、袁國華、余  韻、馮丹丹、王世虎、王  嬙、朱勇原、周吉光、席  皛、賀冰清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
    42礦產資源開發空間布局與功能區劃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侯華麗、吳尚昆、張玉韓、周  璞、董  煜、王傳君、孟旭光、李憲海、那春光、陳麗新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
    43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理論、方法與應用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中國地質調查局、江蘇省土地勘測規劃院、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賈克敬、祁  帆、林良俊、徐小黎、白曉飛、張  輝、田志強、朱鳳武、馬  震、張  嘉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
    44黃河泥沙充填復墾采煤沉陷地關鍵技術及應用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濟寧市土地綜合整治中心、山東省邱集煤礦有限公司、山東農業大學胡振琪、趙艷玲、武善元、紀仁卿、蔡德水、李  晶、李新舉、楊  蕙、吳  侃、郭建偉中國土地學會
    45鉆探機具關鍵部件表面工程技術及其工程化應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南京工程學院、浙江工業大學、北京恒泰萬博石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康嘉杰、佘丁順、朱麗娜、岳  文、馬國政、張保森、樸鐘宇、翁  煒、梁  健、遠  方中國地質學會
    46安徽省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與勘查選區研究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安徽省地質科學研究所)、安徽省公益性地質調查管理中心、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安徽省煤田地質局勘查研究院、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杜建國、余良范、許  衛、吳禮彬、錢存超、胡海風、蘭學毅、朱文偉、趙華榮、唐敏惠中國地質學會
    47中國埃迪卡拉系古生物群系統演化及其國際對比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劉鵬舉、唐  烽、陳壽銘、李  猛、尚曉冬、尹崇玉中國地質學會
    48渤海海域復雜碎屑巖儲層油氣藏地質建模技術創新與實踐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霍春亮、葉小明、王鵬飛、高振南、徐  靜、李俊飛、劉衛林、黨勝國、宋建芳、呂坐彬中國地質學會
    49典型整裝勘查區礦產預測與找礦突破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甘肅省地質調查院、甘肅大冶地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于曉飛、李永勝、李通國、郭少豐、袁慧香、王春女、公凡影、杜澤忠、牛鵬飛、李鎖成中國地質學會
    50城市地下空間資源識別評價與協同開發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中國地質科學院、南京大學、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南京吉坦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李曉昭、劉  凱、卞  夏、馬  巖、黃  俊、田  鋼、陳衛忠、石戰結、閆金凱、許振浩中國地質學會
    51化探資料應用研究促進新疆鉛鋅找礦重大突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調查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地球物理化學探礦大隊楊萬志、周  軍、李  惠、莊道澤、鄭啟平、任  燕、夏建勛、舍建忠、徐仕琪、趙同陽中國地質學會
    52中亞造山帶南緣構造巖漿演化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石玉若、劉敦一、孫會一、康月藍、張  維、李琳琳、王  振、吳顯燦、張玉海、包澤民中國地質學會
    53西藏念青唐古拉成礦帶東段鉛鋅礦成礦規律與找礦突破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大隊、成都理工大學、河南省地質調查院、西藏華夏礦業有限公司、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唐菊興、王立強、次  瓊、鐘康惠、張華平、杜  欣、澤仁扎西、嚴軍、馬國桃、宋  揚中國地質學會
    54新疆和碩縣可可乃克礦區1490米標高以淺特大型鍶礦詳查山東省第七地質礦產勘查院、新疆林源礦業有限公司劉傳朋、李兆營、肖丙建、余西順、馮愛平、梁  成、徐希強、劉  同、葛躍進、馬文清中國地質學會
    55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區塊設置理論技術創新與實踐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王聯軍、史登峰、朱  清、曾凌云、楊再興、朱振芳、張  博、羅小利、呂建偉、史瑾瑾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
    56礦業綠色發展理論構建、方法創新與應用實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雷涯鄰、葛建平、吳三忙、李  莉、江  勇、許  群、王熙博、陳文會、陳煒明、何春艷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
    57地質大數據支撐平臺關鍵技術研發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繆謹勵、屈紅剛、肖世偉、譚永杰、王  亮、梅麗斯、白  明、李景朝、施  艷、郭  磊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
    58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低滲致密油藏表征與規模開發關鍵技術突破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郝世彥、倪  軍、王成俊、展轉盈、趙曉亮、黨海龍、王仙仙、孫兵華、孟選剛、萬  鑫專家推薦
    59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關鍵技術及應急保障應用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西南交通大學、四川視慧智圖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周興霞、胡  翰、廖  露、朱  慶、黃青倫、沈富強、廖小露、程多祥、丁雨淋、趙婷婷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


    相關文章

    2020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結果出爐!

    馮小明院士獲杰出貢獻獎四川省政府批準——?授予四川大學馮小明教授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授予“微納結構化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可控構建與性能強化機制”等36項成果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授予“鋰硫......

    最新公示:2020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行業評審結果

    根據《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現對通過行業評審的2020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候選者及其提名者予以公示,其中一等獎候選成果56項、二等獎候選成果105項、三等獎候選成果178項。公示時間:2......

    93項(人)獲獎!2020年度寧波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揭曉

    日前,2020年度寧波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揭曉,93項(人)獲獎。其中,寧波路寶科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徐斌等3人獲科技創新特別獎,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孫敏等10人獲科技創新推動獎,“高端陶瓷材......

    2020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公布賁德、鄭有炓獲突出貢獻獎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2020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調動和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根據《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組織評......

    2020年環境保護科技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

    2020年度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告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有關專家、單位提名和專家評審,并通過廣泛公示,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批準44個項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其中......

    9項一等獎!重要科技獎項獲獎名單公布!

     12月5日,中國通信學會公布了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名單。授予《衛星動態按需覆蓋通信技術》等9項成果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授予《面向通信行業的九天人工智能平臺及應......

    新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科技獎勵制度是黨和國家為激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采取的重要舉措,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重要制度,對于促進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

    中科院:202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的通知

    中國科學院發展規劃局關于組織開展202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的通知院屬各單位、院機關有關部門: 根據院國家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的安排,現啟動202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院內推薦工作,請做......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下月施行“提名制”評獎仍需發力

    修訂后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日前公布,并于12月1日起施行。新版條例最引人關注的亮點之一是報獎方式由“推薦制”改為“提名制”,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專家學者作用,突出獎勵的學術性。2017......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正式啟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布了“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正式啟動。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將繼續強化政策引導,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