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基本上普及了方便安全的真空采血管,取代了以前的注射器采血,但卻并非每個人都清楚正確的采血順序。
關于采血順序包括采血管廠商提供的采血順序也未必正確。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根據衛生行業標準WS/T225-2002《臨床化學檢驗血液標本的收集與處理》中規定:
如果一次采血要采取幾個標本時,應推薦以下順序采血:
a、血培養管;
b、無添加劑管;
c、凝血試驗管;
d、有添加劑的管(不同添加劑管按以下順序采血:1、枸櫞酸鹽管;2、肝素管;3、EDTA管;4、草酸鹽/氟化物管)。
日本標準:
1.培養血液用采血2.采集血清用采血3.檸檬酸采血4.肝素采血5.EDTA采血6.放入糖酵解抑制劑的采血
2003美國(CLSI)標準
第一:血培養管第二:血凝管第三:血清管第四:肝素管第五:EDTA第六:糖酵解抑制劑
這里有幾個原則要注意:
1應該是無菌要求優先考慮,所以血培養采血應該最先采。因為血培養標本的采集要求嚴格無菌,并且注意避免外界因素的污染,而各種真空采血管并不是嚴格無菌的,如果先將血液采集到真空采血管中,針頭存在被污染的風險,再采集血培養的標本時就可能將標本污染,從而影響血培養結果……
2有添加劑的不能污染無添加劑的,所以無添加劑的紅頭管排在其他含添加劑的管子前面。
3含添加劑的也要區分,添加劑成分對其他試驗影響大的排在后面,其順序為不能影響后面的實驗,凝血功能檢測要求較高,故藍頭管排在前面。另外有文獻報道,如果第一管用于凝血功能檢測會對實驗造成影響,有報告影響不大,CLSI標準對此要求也是改來改去,一會說要棄去第一管用第二管做凝血功能實驗,一會又說可以用第一管做。所以最好是用第二管做凝血實驗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兒科研究》最新發表一篇醫學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由100名嬰兒參與的隨機雙盲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播放莫扎特搖籃曲或有助于減少新生兒接受足跟采血檢測時的疼痛。論文第......
一、《規程》修訂背景為規范單采血漿采集供應全過程技術操作,加強單采血漿站管理,原衛生部于2011年制定發布了《單采血漿站技術操作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為不斷適應單采血漿站技術發展要求,提高原料血......
無論是體驗還是獻血,扎針總是令人心驚膽戰的一步,如果遇到手生的醫護人員,找不到血管,被多扎幾次也是常有的事。但若因此......
沒有人愿意看到流血,但是在醫療救助和科學實驗中必須采集血樣才能告訴我們相關的信息。近日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和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正在研發類似創可貼的皮膚檢測系統,在不扎破皮膚的前提下通過對汗液提取收集分析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