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類無細胞壁、大小介于病毒與細菌之間、可在無生命培養基中生長繁殖的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Mp僅寄生于人類,人群對其普遍易感。Mp感染不但引起呼吸道癥狀,如支氣管炎、肺炎(我國社區獲得性肺炎的首要病原學)等,而且25%感染患者易伴發神經、心血管、血液、免疫和皮膚等多系統損害。近些年來,Mp感染的病例日漸增多,特別是因Mp感染造成的死亡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1.1 流行病學特點
1.1.1 傳染源與傳播途徑
MP僅寄生于人類,傳染源是患者和攜帶者。MP 由感染者的鼻、咽、喉、氣管等分泌物排出,借飛沫和氣溶膠而傳播。
1.1.2 易感人群
人類對MP普遍易感,但高發人群是年長兒童。MP 感染可發生于嬰幼兒甚至新生兒,但其發病率明顯低于年長兒,5 歲以上兒童肺炎中MP感染者可高達50%以上。盡管年幼兒MP 感染率低于年長兒,但常更為嚴重。一般成人感染者癥狀輕微或無癥狀。免疫功能低下者MP 常引起嚴重感染,且帶菌狀態可持續很長時間。
1.1.3 流行特征
MP感染呈常年流行趨勢,與以往每隔4~5年1次的流行規律似乎已有所不同,根據我們的檢測資料,因肺炎住院的兒童患者中有20%左右的MPIgM抗體呈陽性。
1.2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多樣性、不典型性是小兒MP感染又一特點。部分患兒病情較重,常累及全身多個系統,主要癥狀5 ~10 天消失,但肺部X 射線改變可持續4~ 6 周才消失。
1.2.1 呼吸道感染癥狀與體征
支原體肺炎一般起病緩慢,臨床癥狀較輕,以咳嗽、發熱、頭痛、咽喉痛和肌肉痛為主。體檢可見咽部充血,少數有鼓膜充血、水腫,胸部體征多不明顯,肺炎患者可聞及水泡音或細濕啰音,有的始終聽不到啰音,無肺實變體征。胸部X 線表現可見近半數患者兩側被侵犯。
1.2.2 肺外并發癥
MP 除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導致感染性肺炎外,還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導致化膿性扁桃體炎,以及肺外多系統癥狀,值得重視的是以肺外癥狀為首發癥狀時易誤診、誤治。出現肺外并發癥可能與患兒機體免疫狀態有關。此外,MP 也能導致嚴重的雙側肺炎和肺外并發癥如腦膜炎、腦干炎、脊髓炎、心肌炎、心包炎、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和腎炎等。
1.3 檢驗現狀
(一)病原學檢測方法:
(1)分離培養法: 是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金標準,但肺炎支原體難以培養,且生長緩慢,因此不能在臨床常規開展。
(2)聚合酶鏈方法(PCR):如果標本中含有殘存的肺炎支原體 DNA 片段則均可被檢出,造成較高的假陽性。此外,PCR實驗室條件要求較高,不利于在各中小醫院開展。
(二)血清學方法:方法簡便,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是診斷 MP 最好的辦法。
(1)冷凝集試驗:診斷MP感染的傳統實驗方法,但敏感性和特異性均不理想。
(2)明膠顆粒凝集試驗(PA):屬于定性檢測肺支總抗體。其原理與間接血凝試驗基本相同,只是用人工合成的明膠顆粒取代了紅細胞作為凝集試驗的載體。PA試驗只檢測總抗體滴度而無法區分Ig G 與 Ig M,值得注意其所測得的抗體80% ~90%為 MP IgM,10%~20%左右的 MP IgG。抗體滴度受IgG 的影響較大,升高時間偏晚,高滴度抗體持續的時間較長,客觀上容易導致過度治療。此外,肝病、溶血性貧血等疾病也可引起凝集法滴度升高,限制了其在診斷中的特異性。
(3)酶聯免疫法/膠體金法:可以形象地測定MPIgG 與 Ig M 的滴度升降變化,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的指導。該類方法特異性強,靈敏度較高。膠體金法較酶聯免疫法更簡便快捷,適于各級醫院快速診斷。為使各級醫院臨床醫生在診斷MP感染與MP肺炎時有所參考,根據MP感染后檢測其IgG、IgM結果可分為以下類型,具體見表1。
表1肺炎支原體IgM/G抗體檢測結果分析
雖然MP是呼吸道細胞外病原,但也存在于呼吸道細胞內,生存于細胞內的病原體使抗生素很難完全將其清除消滅,因此抗生素應用時間過短,治療不徹底則容易復發。目前經驗療程一般為7~10d,重癥患兒可至3周。總之,應結合MPIgM/IgG檢測結果、患者病程及其臨床癥狀方可用藥。
1.4 檢測的臨床意義及應用
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癥狀具備多樣性并且與其它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腺病毒感染等)很難區別。肺炎支原體可使氣管、支氣管以及細支氣管上皮細胞增生。感染后10-20天之后才出現一些非特異癥狀,如頭疼、發燒、無痰干咳等。在感染期限間還可能會發展成間質性肺炎。大齡兒童和小齡成年人門診肺炎的15-20%來自肺炎支原體。在兒童中觀察到病毒性感染(如麻疹)或細菌性感染(鏈球菌肺炎)后的肺炎支原體的重復感染。
小齡兒童(〈5歲)中肺炎支原體感染經常無癥狀而消失或只導致輕度呼吸道感染。由于感染后沒有足夠的免疫力存在,會出現需要長時間康復期并不斷加重的再感染(多次)。正因為這些不同癥狀的存在,診斷不能僅靠臨床現象進行,而需要進一步地確診(如病原體證明,血清學等),以便進行相應的治療。
肺炎支原體IgG/IgM用于定性檢測人血清或血漿內肺炎支原體。抗肺炎支原體病毒IgG和IgM聯合使用會有助于對肺炎支原體感染做出確切的診斷。人體感染肺炎支原體后,能產生特異性IgM和IgG類抗體。IgM類抗體出現早,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現,3~4周達高峰,以后逐漸降低。由于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潛伏期為2~3周,當患者出現癥狀而就診時,IgM抗體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因此,IgM抗體陽性可作為急性期感染的診斷指標。如IgM抗體陰性,則不能否定肺炎支原體感染, 需檢測IgG抗體。IgG較IgM出現晚,需動態觀察,如顯著升高提示近期感染,顯著降低說明處于感染后期。由此提示IgG與IgM同時測定,可提高診斷率,達到指導用藥、提高療效之目的。
關于開展全國肺炎支原體核酸及其耐藥基因檢測室間質量評價預研活動的報名通知各有關單位實驗室:肺炎支原體是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之一,以冬季兒童和老年人發病為主。去年冬季,全國爆發了大規模人群的肺炎支......
急性呼吸道疾病(acuterespiratorydisease,ARD)在發達國家急性病中發生率占75%,其中約80%是病毒引起。呼吸道病原體IgM檢測為急性呼吸道疾病病原體篩查提供及時、有效的實驗室......
博暉創新12月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無單獨的肺炎支原體檢測試紙,但包含有肺炎支原體的檢測產品有2款:1、呼吸道病原體六重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目前處于注冊階段。2、呼吸道病原體......
目前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原因有哪些?支原體流行態勢是否發生變化?今冬流行趨勢有何特點?肺炎支原體已流行近三月,兒科門診仍處于高壓態勢。隨著氣溫降低,北京進入呼吸道疾病高發期,流感、新冠、合胞病毒等開始活......
國家衛健委13日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舉行新聞發布會,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荃在會上表示,兒童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發人群,尤其是5歲及以上的兒童人群,但是,包括嬰幼兒在內的5歲以下的兒童同樣也可以發病。......
國家衛生健康委11月1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專家介紹我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近期有部分患兒家長聽從網絡建議,自行給孩子服用阿奇霉素等藥物。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荃表示,家長自行給孩子服用......
近日,有媒體報道,北京、上海、河南、河北等地發生多起兒童感染肺炎支原體事件,7月以來僅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收治的支原體肺炎患兒就有近400名,與往年相比幾乎翻了一番,其他地區情況也類似,今年或是肺炎支原體......
近日全國多地醫院出現較多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以兒童為主。北京地區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發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達到高峰。疾控部門提醒:青霉素和頭孢對肺炎支原體完全無效,市民如果出現發熱......
從首都兒科研究所獲悉,該所細菌研究室最新研究發現,我國肺炎支原體耐藥基因檢出率超過90%,遠高于美國的13.2%,這并非醫生濫用抗生素所致,而是基因型的地域差異起重要作用。這也是國際上首次提出基因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