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8月21日電 尋找高效、低毒的抗腫瘤藥物一直是世界范圍研究的熱點之一。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歷經10年研究,終于從新疆盛產的鷹嘴豆中提取出可抗腫瘤的生物活性肽。它不僅對人體腫瘤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而且無任何毒副作用。而提取此活性肽方法,也在今年獲得了國家發明ZL授權。
鷹嘴豆,是新疆維吾爾醫常用的藥材,有2500多年的生長歷史,已被錄入《衛生部藥品標準維吾爾分冊》及《維吾爾藥志》中。
近日,《美國化學會·納米》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陳春英課題組在抗腫瘤納米藥物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該團隊首次在乏氧腫瘤細胞表面形成納米纖維狀水凝膠結構,抑制腫瘤外泌體擴散,同時攜......
“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藥,讓中國原創新藥早日走向世界。”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內,有一處被譽為“張江藥谷”的地方。這里匯集了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藥物所)在內的一批藥物研發中心,......
近日,由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分子治療與新藥創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章雄文團隊與復旦大學科研團隊共同研發的在抗腫瘤惡病質與增肌領域的臨床前小分子原創新藥,與國際生物制藥公司達成了總額為1億美元全球權益合作。......
抗腫瘤藥物千千萬,實際能走到臨床、甚至上市的卻寥寥無幾。是什么阻礙了抗癌藥物的開發進展?帶著這一疑問,我們走進了長春應化所,拜訪了湯朝暉教授團隊的助理研究員徐亞軍老師。湯朝暉教授團隊專注于聚氨基酸為介......
鷹嘴豆是世界第三大豆類作物,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其固氮能力能改善土壤肥力,具有獨特的生態價值。但鷹嘴豆的遺傳背景相對狹窄、抵抗生物或非生物脅迫的能力不足,限制了它的育種改良。5月29日,華大......
印度一家小型生物技術公司正在生產一種最先進的癌癥治療方法——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免疫療法(簡稱CAR-T療法)的本土版本NexCAR19。CAR-T療法由美國首創,主要用于治療血癌,并在過去幾......
3月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研究員張曉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授高強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樊嘉、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員楊力,在《細胞》(Cell)上發表了題為Neutrophilprof......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熱帶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陳江華研究組首次以鷹嘴豆為研究對象,解析了豆科植物中羽狀復葉的小葉原基時空起始模式調控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發表于《自然-通訊》。葉片是......
近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擬新組建的4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公示期為2023年12月19日至2023年12月25日。這四家實驗室分別是:河南省環境友好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為河南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11月2日,《細胞報告》(CellReport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錢友存研究組完成的題為TriggeringendogenousZ-RNAsensingforanti-t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