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2-26 11:29 原文鏈接: 3年投入2.45萬億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12月2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于財政生態環保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的報告》。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部長劉昆在作報告時表示,當前財政生態環保資金投入使用呈現出總量持續增長、機制逐步健全、效益日益提升、成效不斷顯現的良好態勢。

    image.png

    圖片來源于網絡

      報告指出,2016—2018年,全國財政生態環保相關支出規模累計安排24510億元,年均增長14.8%,增幅高于同期財政支出增幅6.4個百分點,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由3.7%提高到4.2%。其中,中央財政生態環保相關支出累計安排10764億元,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形勢下,各級財政繼續加大對生態環保的支持力度。在支出總量增加的同時,著力優化支出結構,資金投入聚焦標志性重大戰役,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

      報告顯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級財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形勢下,著力優化支出結構,在壓縮一般性支出的同時,堅持把生態環保投入放在重要位置優先保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支持打贏藍天保衛戰。2016—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大氣污染防治資金474億元,擴大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范圍,支持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開展工業污染深度治理、移動源污染防治等重點任務,減少大氣污染排放,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安排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579億元,推動重點行業結構調整,支持鋼鐵、煤炭去產能,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安排節能減排專項資金1024億元,用于重點支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構建包括購置補貼、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獎勵、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等在內的支持政策體系。

      二是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6—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水污染防治資金396億元,支持全國開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良好水體生態環境保護、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地下水環境保護及污染修復等水污染防治工作,資金向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區、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等重點地區、流域傾斜;安排海島及海域保護專項資金67億元,推動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和渤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對改善近岸海水水質、促進渤海生態保護修復發揮了積極作用。2018年,安排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補助資金50億元,支持中西部地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同時啟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工作,擬分3批支持60個左右治理任務較重的城市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帶動實現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以上的目標。

      三是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6—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95億元,支持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土壤污染先行示范區建設、污染土壤修復治理技術應用試點等工作;安排農膜治理及旱作農業技術推廣資金30億元,支持內蒙古、甘肅、新疆選擇部分地區開展整縣推進廢舊地膜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完善廢舊地膜回收加工體系,防控“白色污染”。

      四是支持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2016—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資金180億元,支持補齊農村生態環境短板,開展飲用水源環境保護、村莊分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工作,支持建成了一批垃圾、污水處理等環保設施,有效解決了垃圾隨意傾倒、污水直排河道等農村突出環境問題,持續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通過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安排48億元,支持在重點地區推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撬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支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探索可推廣、可持續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模式;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安排40億元,選擇部分生豬、奶牛、肉牛養殖重點縣,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治理。

      五是支持開展重點生態保護修復。2016—2018年,中央財政通過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資金安排260億元,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先后將祁連山、黃土高原、京津冀水源涵養區、吉林長白山等25個重點生態屏障地區納入支持試點范圍,基本實現了對我國具有代表性重要生態系統的全覆蓋;安排林業轉移支付資金2636億元,用于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大力支持造林綠化、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荒漠化治理、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此外,還落實好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加快推進草牧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草原生態環境穩步恢復。


    相關文章

    國務院發文:如何才能準確檢測農貿市場的新冠病毒?

    關于印發農貿(集貿)市場新型冠狀病毒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2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為科學規范指導開展......

    國務院副總理將主持第八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

    人民網北京7月27日電(栗翹楚)據商務部網站消息,經雙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于7月28日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以視頻方式共同主持第八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圍繞“開啟......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介入!是“權力的游戲”還是“宮斗”?

    國家砸了最多錢的科研機構,竟然鬧出了最多博士集體出走的特大事故。輿論一夜引爆,全民熱議,中央迅速介入,副總理劉鶴親自聽取匯報。原來科研博士集體離職,傳言是因為一場宮變。新院長和老所長權力斗爭——新院長......

    超2100萬氣體環境分析儀器和污染防治設備中標結果出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泉州市泉港區石化應急救援中心泉港石化工業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平臺采購及服務項目貨物類采購項目中標結果出爐,采購的儀器設備包括色譜、質譜、光學式分析儀器、物理光學儀器、其他......

    國務院發文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增加研發投入

    6月11日,國務院公布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意見中明確,要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促進產學研融通創新。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任正非或將無眠!5月9日國務院政策吹風會說了什么?

    一于無聲處聽驚雷!一條很多人估計不太注意的信息,里面卻包含深意!5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19年國務院部門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情況。其中科技部按照代表委員的......

    國務院:這79類商品不再加征關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剛剛,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了第二批對美加征關稅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單。文中指出,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試行開展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19〕2號),經......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新冠檢測工作

    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新冠病毒檢測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從5個方面對各地提升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能力提出要求。一是加......

    土壤污染防治花錢不多也能解決問題

    在浙江省臺州市的峰江街道亭嶼村和山后許村之間,近兩公里道路兩側,密布著大大小小的苗木基地,種植各類花卉苗木,一眼望去郁郁蔥蔥。但誰能想到,這里曾是全國最大的廢舊金屬再生產業基地,土壤受到過嚴重污染。土......

    北京市:2020攻堅戰推動首都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2020年2月13日,《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計劃》(京政辦發〔2020〕8號)(簡稱“行動計劃”)正式發布。行動計劃具體包含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工程減排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