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如登革熱病毒、黃熱病病毒、寨卡病毒、西尼羅河病毒和日本腦炎病毒之類的黃病毒對全球健康構成沉重負擔。黃病毒可通過蚊子等昆蟲傳播,可引起人類出血熱,并導致全世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科學家們正在尋求開發新的疫苗,以便解決與當前的減毒活疫苗相關的安全和生產問題。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新的昆蟲特異性黃病毒:Binjari病毒(Binjari virus),并且發現Binjari病毒在它的結構蛋白基因(prME)與前面提及的感染脊椎動物的致病性黃病毒的結構蛋白基因(VIF)的交換上具有顯著的耐受性。為此,他們構建出一種嵌合病毒:BinJ/VIF-prME病毒。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recombinant platform for flaviviru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s using chimeras of a new insect-specific virus”。
嵌合病毒顆粒的三維重建圖,圖片來自Daniel Watterson博士。
BinJ/VIF-prME病毒不能在脊椎動物細胞中復制,但可在蚊子細胞中可以高效復制。低溫電子顯微鏡和單克隆抗體結合研究表明BinJ/VIF-prME病毒顆粒在結構和免疫學上與它們的親本VIF相似。在C6/36細胞中進行的試生產表明病毒產量高達109.5細胞感染量/ml,即大約等于7mg/liter。
BinJ/VIF-prME病毒在診斷(對人類和馬血清進行的微球免疫測定和ELISA)和疫苗應用(在IFNAR敲除小鼠模型中免受寨卡病毒攻擊)方面顯示出實用性。 它們可用于高效地產生疫苗或用于診斷的抗原,克服其他方法面臨的安全性問題和制造障礙。因此,它們可能促進并加快急需的黃病毒診斷方法和干預措施的開發。
由此可見,BinJ/VIF-prME病毒代表了一種通用的、非傳染性的(對于脊椎動物細胞而言)、高產量的技術,可用于構建具有較低生物污染的嵌合黃病毒顆粒。
2012年4月,以沙特阿拉伯為中心的中東地區首次爆發了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該病毒感染后致死率高達37%。2015年,MERS在韓國爆發,致死率高達20%,實際上,MERS至今仍......
諸如登革熱病毒、黃熱病病毒、寨卡病毒、西尼羅河病毒和日本腦炎病毒之類的黃病毒對全球健康構成沉重負擔。黃病毒可通過蚊子等昆蟲傳播,可引起人類出血熱,并導致全世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科學家們正在尋求開發新的......
諸如登革熱病毒、黃熱病病毒、寨卡病毒、西尼羅河病毒和日本腦炎病毒之類的黃病毒對全球健康構成沉重負擔。黃病毒可通過蚊子等昆蟲傳播,可引起人類出血熱,并導致全世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科學家們正在尋求開發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