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P)是原發性肝癌和生殖系腫瘤生物標志物。正常參考值為 0~15 ng/mL。
AFP 診斷肝癌的臨床性能
AFP 是早期診斷原發性肝癌最敏感、最特異的指標,適用于大規模普查。如果成人血 AFP 值升高,則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70%~95% 原發性肝癌患者的 AFP 升高,越是晚期,AFP 含量越高。見過幾個原發性肝癌的患者,AFP 檢查都已經達到極值了。在轉移性肝癌中,AFP 值一般低于 350~400 ng/mL。
AFP 陰性并不能排除原發性肝癌。
AF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應腫瘤的大小,其動態變化與病情有一定的關系,是顯示治療效果和預后判斷的一項敏感指標。
AFP 值異常高者一般提示預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則提示病情惡化。通常手術切除肝癌后二個月,AFP 值應降至 20 ng/mL 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復升,提示切除不徹底或有復發、轉移的可能。
肝癌的血清標志物
AFP:無肝病活動、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400 ng/mL 持續 1 月或 ≥ 200 ng/mL 持續 2 月者,結合影像檢查可診斷肝癌。
GP37:預測早期肝癌最有前景。
CK19:AFP 陰性肝癌早期診斷 敏感度 50%、特異度 90.9%。
CEA+AFP+CA125:敏感度可達 95.83%。
AFP 與其他疾病(非肝癌)
婦產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內胚竇癌 AFP 也會明顯升高。
AFP 中度升高也常見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 HBsAg 攜帶者。
某些消化腫瘤也會出現 AFP 升高現象。
孕婦血清或羊水 AFP 升高提示胎兒脊柱裂、無腦癥、食管 atresia 或多胎,AFP 降低 (結合孕婦年齡) 提示未出生的嬰兒有 Down’s 綜合征的危險性。
甲胎蛋白(AFP)是一種糖蛋白,它屬于白蛋白家族,主要由胎兒肝細胞及卵黃囊合成。甲胎蛋白在胎兒血液循環中具有較高的濃度,出生后則下降,至生后2~3月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較難檢出,故在成人血......
2017年1月27日,國際著名腫瘤學雜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Cancer》(IF:5.531)以題為“HBxdrivesalphafetoproteinexpressiont......
原發性肝癌是全球范圍內最常見和致死率最高的癌癥之一。甲胎蛋白(AFP)作為一種可靠的原發性肝癌腫瘤標志物,被普遍應用于肝癌的早期診斷和術后病情監測中。對肝癌的早期診斷來說,當人血清中AFP的水平高于2......
在影像學、甲胎蛋白檢測等傳統方法還無能為力的時候,檢測血清中循環非編碼單鏈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提前預警并監測肝癌的發生。這是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王紅陽院士領銜的課題組,日前在國際知......
摘要采用3~5個月胎齡的胚胎組織,通過鹽析、凝膠層析和親和層析法分離純化甲胎蛋白(AFP)。結果表明,通過鹽析沉淀血紅蛋白和SephadexG225柱層析脫鹽,延長了親和層析柱的使用壽命,親和柱使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