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1-02 10:25 原文鏈接: 人工智能機器人居然能開發新材料?

      柯蒂斯·柏林蓋特是一名材料學家,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工作時,他曾要求研究生改進太陽能電池中的關鍵材料,以提高其導電性。

      他在這一過程中發現,潛在的調整變量數量繁多,不同變量可產生千萬種可能。比如加入微量金屬和其他添加劑可以改變加熱和干燥時間。


    艾達是一臺由人工算法驅動的機器人,可以幫助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找出新的太陽能電池設計方案。圖片來源:FRASER PARLANE

      柏林蓋特和同事將這項工作交給了置入人工智能算法的單臂機器人,機器人可混合不同溶液,并將其澆筑成薄膜,再進行熱處理或后續步驟。

      在美國材料研究學會日前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柏林蓋特報告了這一系統最新成果:摸清配方和加熱條件后,人工智能可創造用于太陽能電池的新型薄膜,而且以往需要9個月才能解決的問題如今只須5天。

      事實上,在藥物開發、遺傳學研究等其他領域,已有用人工智能設計實驗的先例。比如用DNA合成器進行編程,給出DNA組裝的任何可能。

      但對某種材料而言,無法用單一方法對其進行處理或合成,這意味著智能算法指導的自動化系統處理流程會更復雜。柏林蓋特等人的成果意味著材料學領域的類似系統已經產生。“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領域。”在美國空軍研究室工作的材料學家本吉丸山評價說,“形成系統閉環意味著材料領域會以更快的速度創新。”

      元素周期表有100多種元素,理論上可以對其進行無數種組合,由此產生的材料數量非常可觀。這意味著有成百上千種材料等待人們去發現,另一方面,如何選出其中真正可用的部分也成為挑戰。

      如今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提供幫助,機器人可以混合數十種不同的材料配方(這些配方有細微差別),再將不同配方產生的材料放在單個晶片或其他材料上進行處理和測試。

      不過,丸山還表示,如果只是簡單地逐個配方進行實驗,只能算是高通量實驗的一種,而不是實現大量突破的創新。

      為了加快這一過程,許多研究團隊利用計算機建模尋找可能的材料配方,而且已有不少新型材料誕生。但問題在于,這些系統設計往往依賴材料學專業研究生或經驗豐富的科學家,系統評估由人給出既定標準,實驗是否進行也由人決定。但人無法一直操控所有步驟。

      與柏林蓋特的團隊類似,在波士頓大學工作的機械工程師基思·布朗也建立了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機器人系統。

      布朗團隊的研究目標是找到足夠堅固的3D打印結構。材料的韌性取決于結構細節,既對強度有要求,也需要良好的延展性。而這些往往無法靠預測得出,必須通過實驗檢驗。

      作為測試用例,布朗等人用塑料造出一種桶形結構,大小與一個鹽瓶相當。研究團隊改變了桶形外壁的支柱數量、方向和形狀,但全部變量加起來可能產生約50萬種組合。

      為了更快找出合適結構,布朗團隊先用機器人制造出600個不同結構,并對所有選項進行采樣。然后,他們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測量實驗中可能產生的最優設計。

      通過實驗和計算,相關程序可以找出材料具有良好韌性的趨勢,比如每個支柱的厚度、半徑變化,有助于預測出更堅固的結構。而這一切無需研究者密切盯守。程序啟動24小時后,研究者獲得了比以往任何原始設計都堅固的結構。

      無論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是3D打印材料,這些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統能夠幫研究者更快找出良好結構,甚至為所處領域帶來更深遠影響。

    相關文章

    重慶4年內將創建一批“機器人+”應用場景

    10月29日,記者從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獲悉,日前市經信、科技、教育等8部門聯合印發《重慶市“機器人+”應用行動計劃(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我市將創建一批“機......

    原材料工業司組織召開《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宣貫會

    2024年10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在北京組織召開《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以下簡稱《辦法》)宣貫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

    水凝膠半導體材料問世

    在最新一期《科學》上,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團隊展示了界面生物電子學領域的新突破:他們創造出具有強大半導體功能的新型水凝膠材料。這種新型藍色凝膠能夠在水中像海蜇一樣浮動,同時還具有出色的半......

    森泰股份等成立新公司含生物基材料銷售業務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四川森泰木塑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唐道遠,注冊資本2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生物基材料銷售;生態環境材料銷售;新材料技術研發;高性能有色金屬及合金材料銷售等。企查查股權......

    西工大團隊在低頻吸波/導熱一體化復合材料的研究成果取得新進展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顧軍渭教授團隊在《AdvancedMaterial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ExcellentLow-FrequencyMicrowaveAbsorptionandHighThermal......

    天富能源等成立新公司含碳封存技術研發業務

    近日,新疆中天昆侖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徐海軍,注冊資本4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碳減排、碳轉化、碳捕捉、碳封存技術研發;新材料技術研發;風力發電技術服務;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等。企查查股權......

    一批重要國家標準發布涉機器人、民用無人機等

    在10月14日召開的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上,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公布了近期批準發布的一批重要國家標準。這些標準生動體現了世界標準日中國主題“強化標準引領促進高質量發展”。在助力科技創新方面,新發布......

    馬斯克直播爆猛料機器人工作能力將超越人類70%

    在最新的直播中,馬斯克一如既往的語出驚人,透露了特斯拉的許多重大信息。第一,馬斯克承認了他的AI大模型Grok要集成到特斯拉汽車上,這可以說是特斯拉車型機器人最重要的一步。Grok相當于給這些車型機器......

    軟質電活性材料像電池一樣儲能

    9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論文稱,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科學家利用肽和塑料中大分子的片段,開發出一種由微小、靈活的納米級絲帶組成的材料。這種柔軟、可持續的電活性材料有望為醫療、可穿戴和人機界面設備提供新......

    云南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7日從云南省科技廳獲悉,由該廳實施的云南省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重大專項,近期系統研究了32種合金元素對相變動力學的影響。通過高通量計算篩選結合關鍵實驗驗證的方法,大幅節約了研發成本、縮短了研發周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