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污水處理力度逐漸加大,隨之而產生的污泥急劇增加。同時因為我國環境標準的提高,污泥急需進行深度處理。
1 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分析
污泥的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污泥消化、干化、堆肥和焚燒等。污泥的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土地利用和建材化等資源化利用。
1.1 常見污泥處理技術
(1)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包括好氧消化和厭氧消化。好氧消化目的在于穩定污泥、減輕污泥對環境和土壤的危害,同時減少污泥的最終處理量。污泥消化法具有穩定和滅菌、投資少、運行管理方便、基建費用低、最終產物無臭以及上清夜 濃度低等優點,因而特別適合于中小型污水廠的污泥處理。厭氧消化目的在于減少污泥體積,穩定污泥性質。
(2)干化
最有效的減量方式是干化,干化意味著在單位時間里將一定數量的熱能傳給物料所含的濕分,這些濕分受熱后汽化,與物料分離,失去濕分的物料與汽化的濕分被分別收集起來,這就是干化的工藝過程。污泥干化可以將含水率從70%降到10%以下。事實上,根據最終處置的需要,污泥最終含固率可以在60%-95%之間變化,此時,污泥的減量超過60%,從成本上和安全性上更為合理。
干化分為直接和間接加熱方式,主要在于熱源利用的形式區別,具體來說就是直接作為介質還是間接對換熱的介質進行加熱。干化是依靠熱量來完成的,熱量一般都是能源燃燒產生的。
(3)污泥堆肥
污泥堆肥是利用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進行好氧發酵的過程,它是一種自產熱過程,可以消除病原體并產生一種類似腐殖土的物質,一般可分為污泥單獨堆肥、污泥與垃圾混合堆肥兩種。
(4)污泥焚燒
污泥焚燒可以破壞全部有機質,殺死一切病原體,并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泥體積,焚燒殘渣相對含水率約為75%的污泥僅為原有體積的10% 左右。當污泥自身的燃燒熱值較高,城市衛生要求較高,用地緊張,或污泥有毒物質含量高,不能被綜合利用時,可采用焚燒處置。污泥在焚燒前,一般應先進行脫水處理和熱干化,以減少負荷和能耗。污泥焚燒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并已達到了工業規模的程度。焚燒處理的特點:大大減少了污泥的體積和重量;殺死一切病原體;污泥處理速度快,不需要長期貯存;可以回收能量。但是另一方面其較高的運行成本和煙氣處理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污泥焚燒工藝的主要因素。
1.2 常見污泥處置技術
1.2.1 污泥衛生填埋
污泥的衛生填埋始于20世紀60年代,是在傳統填埋的基礎上經過科學選址和必要的場地防護處理,具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學的工程操作方法。填埋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處置技術,其優點是處置方法簡單、處理容量大、見效快、易行、成本低、不需要高度脫水、適應性強。但是污泥填埋占用土地面積大,在當今城市土地緊缺的情況下致使多數垃圾填埋場不愿接受污泥,另外管理體制存在問題,管理部門分不清責任。因此污泥衛生填埋的前景不容樂觀。
1.2.2 污泥土地利用
目前污泥的土地利用類型多且廣,如農林耕地、牧業草地、園林綠地等。污泥土地利用是指利用土壤的自凈能力對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理,污泥有效成分可以改善土壤結構,促進植物生長,是一種較好的土壤改良劑。這種處置方式是把污泥應用于農田、市政綠化、育苗基質以及土地修復與重建和替代填埋場的覆蓋用黏土。但是考慮到污泥本身含有的重金屬和有害物質,另外農民和消費者對污泥產品的接受程度、國家相關政策和規范標準不全面使得國內污泥農用舉步維艱,這種處理方式將被邊緣化。
1.2.3 建筑材料綜合利用
利用污泥生產建材可以實現資源、能源的充分利用,還可將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分解或固化。污泥制造建筑材料的資源化利用具有顯著的優勢,它將是污泥資源化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建材行業原料需求量非常大,能夠就地消納大量污泥,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已知的污泥制建材方式有:污泥制磚、污泥生產水泥、污泥制輕質陶粒材料等方式。
2 目前我國污泥處理處置存在的問題
2.1 污水廠建設運營發展不平衡
據不完全統計,在1600多個縣城中,污水處理廠沒有投入運行的約占 72%,其中至今沒有開工建設的縣城超過750多個,縣城的污水處理率僅為 32%。更嚴重的是在17000 多個建制鎮中,絕大部分的污水處理設施還處于空白。在已建的污水處理廠中,由于污泥處理處置部分耗資較大,使得大部分污水處理廠無力支付。用于污泥處理致使將污泥處理處置跟不上污水處理的步伐。
2.2 污泥二次污染問題突出,應加強監管力度
據監管數據顯示,很多污水處理廠污泥去向不明,約80% 的污泥采用填埋的處置方式或簡易堆放,給生活垃圾填埋場帶來很大負擔,且二次污染嚴重。
2.3 污泥處理率低、工藝不完善
我國有重廢水處理,輕污泥處理的傾向。很多城市未把污泥的處理作為污水廠的必要組成部分,往往是在污水廠建成相當長的時間后才建立污泥處理系統,造成我國城市污泥處理率很低。大量未經穩定處理的污水污泥對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為運輸及后繼處理帶來許多不便。
2.4 污泥處理技術設備落后
當前我國有些污水處理廠所采用的污泥處理技術水平還停留在發達國家 2 0 世紀60、70 年代水平,而且有些污泥處理設備技術根本不合乎國內的污泥特性,污泥處理設備比較落后,性能差、效率低、能耗高、且專用設備少,未能形成標準化和系列化。
2.5 污泥處理強制法規不健全
目前我國對污水處理已有較完善的法規體系,但對市政污泥處置還沒有健全的法規,特別是對污泥亂排現象還沒有相應的對策;對污泥處理費也沒有明確。
3 污泥處理處置現狀及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的現狀是:
(1)減量化方面
各單位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基本都經過脫水處理,但污泥消化技術、剩余污泥減量化技術很少應用。
(2)穩定化方面
城市活污水處理廠因其在性質、規模、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優勢,一般都對污泥進行必要的穩定化處理,主要是堿法穩定。企業點源設施,一般都不對污泥進行穩定化處理。
(3)資源化方面
目前,我國各類污泥在資源化方面的利用還處在探索起步階段。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大部分作填埋處置。其中,有些是專業填埋,有些是和城市垃圾混合填埋。小部分作為農用處置,包括穩定化后還田、堆肥處理后還田。也有一部分作焚燒處理。企業點源設施污泥,各單位的污泥量相對較小,處置的成本較高。基本上由企業自行處置。
根據污泥的性質不同,處置的方式較為多樣。
發展趨勢:總的來說,我國的污泥處理處置狀況還處于起步階段,和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隨著環保科技事業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將逐步趕上國際上污泥處置的發展趨勢,由填埋為主向焚燒處置、土地利用、建材利用和其他綜合利用方式發展。
當然,在具體的處理處置方式上,還需要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而有所側重。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城鎮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和處理率的提高,污泥產量大幅增加,污泥處理處置面臨新的挑戰。因此,急需結合我國國情和污泥特點尋求解決對策。應在遵循“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處置原則下將污泥變成可用物質,實現資源回收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與投資力度的增加,污泥的處理處置技術必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關于公開征求《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環辦便函〔2023〕470號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加強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我......
熱解是廢棄生物質重要的熱化學轉化技術。市政污泥是典型的廢棄生物質,污泥熱解衍生生物炭富含碳、磷(P)硫(S)和其他作物所需的營養組分,具有廣闊的土壤應用前景。污泥中P、S元素在土壤重金屬鈍化過程中起著......
我國水資源緊缺。同時伴隨工業發展,近些年我國的環保形勢日益嚴峻。為此國家大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倡導綠色化學。對含油污水的處理工藝及關鍵技術進行探討正是符合了這一發展戰略。1含油污水的危害含油污水會對......
垃圾填埋法是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之一,產生的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成分復雜,難處理的高濃度有機廢水[1]。隨著垃圾填埋年限的延長,滲濾液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機化合物濃度在不斷的降低,雖然不可生物......
十八大首次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和“建設美麗中國”。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
3月9號下午3點,隨著最后34名患者出院,武漢首批三家方艙醫院之一的”江漢方艙醫院”休艙。3月10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正式休艙。至此,武漢投入運營的16家方艙醫院已全部休艙。大規模建設“......
強化生物除磷(enhancedbiologicalphospho-rusremoval,EBPR)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除磷工藝,反應條件先厭氧后好氧,利用聚磷菌的富集生長去除水中大部分的磷[1]。EBP......
1.餐廚垃圾廢水的影響餐廚垃圾廢水,俗稱泔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形成的生活廢物,極易腐爛變質,散發惡臭,傳播細菌和病毒。其主要特點是有機物含量豐富、水分含量高、易腐爛,容易滋長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質,......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污水處理力度逐漸加大,隨之而產生的污泥急劇增加。同時因為我國環境標準的提高,污泥急需進行深度處理。1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分析污泥的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污泥消化、干......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污水處理力度逐漸加大,隨之而產生的污泥急劇增加。同時因為我國環境標準的提高,污泥急需進行深度處理。1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分析污泥的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污泥消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