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一種特殊類型RNA分子的3-D圖像,其對于干細胞重編程至關重要,被稱之為基因組中的“暗物質”。
圖片來源: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研究者Karissa Sanbonmatsu表示,據我們所致,這是除了部分結構外,首次對長鏈非編碼RNA(lncRNA)進行完整的三維結構研究,深入理解這些RNAs的功能或能幫助開發新型再生醫學療法來治療因心血管疾病或機體衰老所引發的心臟疾病。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小角度X射線散射(SAXS,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技術揭示了RNA分子的3-D包膜結構,在機器學習和高性能計算機的幫助下,研究人員制作出了能夠裝在包膜中的一種原子模型,這也是迄今為止最長的一個孤立的RNA分子(636個核苷酸)。
研究者指出,我們的工作揭示了這些難以進行成像的RNAs是如何擁有3-D結構的,而且這些分子結構也能夠幫助確定其背后的運作方式,RNA的研究就好比是勇敢的心,其能觸發干細胞轉化為心臟細胞。2000年當人類基因組被測序之前,研究人員認為,基因組主要包含編碼蛋白質的指令,如今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僅有不到10%的基因組會編碼產生蛋白質。
從那時開始,其它90%的基因組信息就被認為是垃圾DNA或基因組暗物質,最初研究人員推測,RNA的主要目的僅僅是作為DNA的信使進行蛋白質合成的協調工作,然而,最近研究人員才發現,有超過90%的基因組都會編碼一種新型且神秘的RNAs,俗稱為長鏈非編碼RNA分子(lncRNA)。
這些RNA分子能幫助控制基因的開啟或關閉,其功能失常會引發出生缺陷、自閉癥、甚至某些癌癥等;同時其還是成體干細胞重編程的關鍵,盡管這些分子組成了90%的基因組信息,但科學家們似乎并不清楚這些RNA分子的工作模式或機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就進行了最大規模的RNA 3-D研究,所得到的新型3-D圖像未未來研究人員進一步闡明其是如何控制基因表達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自然》發表的一項發育生物學研究,一種母乳中的脂肪酸對于新生小鼠心臟的成熟十分關鍵。這些發現揭示了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新生小鼠出生后心臟發育的機制。出生會給新生的心臟帶來許多挑戰,需要心臟細胞經歷多種......
隨著心臟外科快速發展,大部分左心瓣膜(主動脈瓣和二尖瓣)疾病可以通過手術得到有效治療。不過,部分左心瓣膜術后患者遠期出現三尖瓣反流。嚴重的三尖瓣反流會導致右心衰竭、肝腎功能受損、體循環淤血等并發癥,往......
日前,OrbitalTherapeutics 公司宣布完成了令人驚訝的2.7億美元A輪融資,用于RNA工具和下一代RNA藥物的研發,同時還引入了兩位新高管——NiruSubramanian和......
默沙東正在深入研究RNA藥物制造,周二宣布與生物技術初創公司OrnaTherapeutics達成一項交易,希望能夠開發出多種新藥和疫苗。通過這筆交易,默沙東將先向Orna支付1.5億美元預付款,并將在......
為所有需要疫苗的人接種并非易事。許多疫苗需要冷藏,因此很難將它們運送到缺乏基礎設施的偏遠地區。24日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的一項研究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一種可一天內......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在《自然-實驗手冊》(NatureProtocols)上,發表了題為Full-lengthcircularRNAprofilingbynanoporeseq......
4月12日,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在《自然-實驗手冊》(NatureProtocols)上,發表了題為Full-lengthcircularRNAprofilingbynanopore......
中新網廈門4月11日電(楊伏山劉云芳)福建省首例全球最小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日前在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成功植入,患者11日出院。廈心當天披露說,經過半個多月康復治療,術前因嚴重心衰只能......
長久以來,剪接體的調控機理是怎樣的,它們在細胞內部的動態組合和變化是怎樣的,深深地吸引著科學家們的研究興趣,但其神秘的面紗一直未被揭開。2023年4月6日,西湖大學施一公團隊在 Molecu......
缺血性心臟病是全球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臟纖維化是心肌梗死(MI)后常見的病理重塑,其特征是細胞外基質蛋白在心臟間質中過度積聚。心肌梗死期間的心臟纖維化疤痕會導致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障礙,并最終導致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