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在逆行者的隊伍中,環保企業的身影也頻現其中。除了捐款捐物之外,包括高能環境、聚光科技、興源環境在內的多家環保企業參與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同時,中金環境、東江環保、光大國際等公司也依然堅守自己的崗位,對處置廢棄口罩、醫療廢物進行了特別部署。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參建火神山防水、排污工程
2月2日上午,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該醫院是參照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在武漢職工療養院建設一座專門醫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醫院總建筑面積3.39萬平方米,編設床位1000張,開設重癥監護病區、重癥病區、普通病區,設置感染控制、檢驗、特診、放射診斷等輔助科室,不設門診。
武漢火神山醫院工程由中信建筑設計院設計,中建三局等四家單位負責建設。從方案設計到建成交付僅用10天,被譽為中國速度。在這10天的建設期內,環保企業也積極參與其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2月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及《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醫療污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試行)》,安排部署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規范醫療污水應急處理、殺菌消毒要求,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糞便和污水擴散傳播。
《通知》要求,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高度重視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將其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實,切實做好醫療污水收集、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污染物排放等監督管理;要主動加強與衛生健康、城鎮排水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1月24日除夕,新希望集團旗下的興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源環境”),正式接到了參建武漢火神山醫院污水處理系統的任務。興源武漢火神山醫院污水處理項目組緊急成立,新希望集團常務副總裁、興源環境董事長李建雄任組長。
據報道,項目組按竣工日期倒推,制定了120小時高標準搶工計劃。興源環境除常規的物理技術外,還采用了生化處理技術,可有效消除各種細菌病毒。污水將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傳染病醫療機構污水排放標準進行處理,處理達標后排放至專門管網。
2月7日,興源環境在互動平臺表示,在火神山項目完工后,公司又積極參與雷神山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為武漢疫情防控工作助力。
與興源環保同時收到任務的還有銀江環保,1月24日,銀江環保也正式接到了參建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污水處理系統的任務,提供系統裝備2套2千噸/天醫療污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系統分批發往武漢火神山醫院。
此外,高能環境聯合東方雨虹及其旗下天鼎豐,緊急召開助力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建設線上專項會議,經高能環境董事長李衛國部署,三家公司并肩馳援武漢應急醫院的防滲、防水、防護工程建設。大年初一一早,三家公司的技術總工、項目經理、施工工人準備就緒,載著3萬多平米HDPE防滲膜運送至武漢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處置醫療廢棄物成為重要環節
疫情使得醫療物資的使用量大大上漲,同時產生了大量的醫療廢棄物。廢棄口罩的集中處置已經成為控制疫情的一個重要環節,集中銷毀可以有效切斷廢棄口罩違規回收利用的不法產業鏈,從而徹底阻斷病毒的傳播擴散。
2月3日,南方中金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環境”)之環保子公司浙江金泰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泰萊”)收到金華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下發的通知,“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試行)》等相關文件規定,擬將金泰萊的危廢焚燒爐作為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設施,建議金泰萊按衛生防疫等相關要求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據介紹,金泰來作為華東地區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危廢處置企業,在春節假期期間,已提前完成工業焚燒爐的檢修、維護工作,以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醫療垃圾應急處置和大量廢棄口罩處理任務。
2月2日,東江環保表示,公司已全面啟動“四個一”應急處置機制。1月21日以來,福建分公司共收運并安全焚燒處置了醫療廢物過百噸,其中確診病人感染性醫療廢物近200公斤。江蘇、浙江兩地,東江環保所屬危廢處置基地的醫療廢物處理量由日常的19噸/天增加到了26噸/天。
此外,蘇州市新型冠狀病毒傳染隔離治療定點醫院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的垃圾會送往光大國際蘇州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置,這些垃圾中包含丟棄的防護口罩及防護服等有害垃圾。廠區員工需要經過全面消毒、妥善焚燒,安全處置醫院生活垃圾和消毒后醫療垃圾,防止二次污染,遏制疫情在垃圾處置末端擴散。
疫情期間,核酸檢測所產生的醫療垃圾,機場入境航班、各集中隔離酒店以及各醫療機構的涉疫垃圾都需要第一時間處理。醫療廢物清運一線的工作人員夜以繼日與時間賽跑,保證將醫療垃圾日產日清,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保障......
生態環境部今天上午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任勇介紹,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中高風險地區醫療廢物、醫療污水處置情況平穩有序。近七成中高風險地區醫療廢物日處置負荷......
截至2020年4月18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6100.0噸/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噸/天,增加了1197.2噸/天。其中,湖北省能力從疫情前的180噸/天提高到了667.4噸/天,武漢市能力......
截至2020年3月21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6066.8噸/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噸/天,增加了1164.0噸/天。其中,湖北省能力從疫情前的180噸/天提高到了667.4噸/天,武漢市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隨著醫療救治的進行,醫療廢棄物數量也在增長。目前全國醫療廢物處理情況如何?怎樣避免對環境帶來影響?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情況怎樣?1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此進行......
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10日表示,目前,全國醫療廢物、醫療污水處理處置平穩有序,未發現因疫情防控影響環境安全的現象。在生態環境部當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趙群英介紹,按照有關職責分工,生態環境部......
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表示,根據近日十部委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到2020年底,全國每個地級市都要至少建一個規范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全國每個縣都要建成從收集、轉......
戰“疫”當前,有眾多人物的形象將被歷史銘記、鐫刻。他們之中有逆行的科學家,有直面生死的醫護人員,有不舍晝夜堅守崗位的公安干警、社區工作者、基層工作者、志愿者等,他們和廣大居民齊心協力,共同構筑起了一道......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期間,每天產生大量的醫療廢物。為堅決防范次生、衍生環境污染事件,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生態環境部和地方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疫情就是......
中國生態環境部10日消息,1月20日至3月7日,全國累計處置醫療廢物13.6萬噸,涉疫情醫療廢物基本“日產日清”。圖為轉運結束后,轉運人員和醫院工作人員填寫轉運聯單,確認轉運重量。中新社記者李佩珊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