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介紹,新冠肺炎實際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目前金銀潭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累計超過了1500余例,絕大部分患者包括重癥及危重癥患者,經過各種氧療、對癥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以后,均可以順利出院,治愈率還是很高的,市民不必過分恐慌。
此語一出,一些人表示終于可以松口氣了。但也有人不解,什么是自限性疾病,真的不用治療就可以痊愈嗎?
同流感一樣
新冠肺炎也是自限性疾病
“自限性疾病是指疾病在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動停止并逐漸恢復,只需對癥治療或不治療,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的疾病。”11日,南方醫科大學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趙衛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趙衛長期從事分子病毒學研究,2003年還參與過抗擊非典。據他介紹,按病毒在機體內滯留的時間,病毒感染可分為急性感染和持續性感染,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流感、登革熱以及新冠肺炎都屬急性感染,而乙肝、艾滋病等則屬于持續性感染。病毒的急性感染一般即屬于自限性疾病,主要依靠機體的免疫力殺滅病毒,患者痊愈后病毒不在體內長期存活。
“絕大多數病毒感染性疾病通過自身免疫力是可以痊愈的,新冠肺炎也是如此,現階段并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趙衛說,這也是報道中很多輕癥患者,因為自身免疫力比較強,可以靠免疫機制清除病毒,較快痊愈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視的是,當病毒進入體內后,一些人的免疫分子很快響應,對病毒感染的宿主細胞進行過度攻擊,從而引起超敏反應,造成肺部細胞被自身免疫力,而不是被病毒殺死,進而引發肺炎等嚴重癥狀,并可能繼發感染其他的微生物。這時就要用一些抗生素、少量激素等藥物,目的是適度降低免疫力,不讓對體內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攻擊過快,從而緩解癥狀,阻止繼發感染。
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云無心也撰文指出,感冒就是最常見的自限性疾病。人感冒之后,會出現頭痛、發熱、無力、鼻塞等癥狀。這其實是人體免疫系統與細菌做斗爭的體現,并沒有什么藥物或者治療方法能夠幫助身體縮短這個過程。但并不是說自限性疾病就不需要救治,而任其發展。如果癥狀較輕還行。但如果癥狀較重,就可能傷及人體其他機能,或者引發“并發癥”,從而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如感冒,如果體溫過高(一般把38.5 °C作為標準),就可能造成其他身體損傷,需要降溫處理。喝水、冷敷、洗澡、吃退燒藥等“對癥處理”,這些雖然并不能治愈感冒,但可以讓身體不受到其他損傷,能夠繼續與病菌做斗爭。
支持療法很重要
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但也不能就此掉以輕心。”趙衛強調。
尤其是一些重癥患者,趙衛解釋,這些患者本身就有一些基礎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以及一些其他并發癥等,免疫力比較低,當病毒進入體內后,由于免疫力較差,免疫因子響應沒有那么迅速,等免疫力激發以后,體內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數量已經很多,免疫力激發后會大量破化宿主細胞,表現出來的癥狀會很重,如呼吸不暢、器官衰竭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就很容易引發死亡。
“因此,這些人在醫院就應該引起足夠重視,進行支持療法,如呼吸不暢要吸氧氣、上呼吸機、移動心肺儀(ECMO)等,維持基本身體機能,等待免疫力漸漸清除病毒。”趙衛說。
云無心也表示,像感冒一樣,不是感冒本身要命,而是高熱以及它引發的其他問題要命。新冠病毒可能引發的癥狀更為復雜嚴重。報道中張院長說的“治愈率很高”,前提是“經過各種氧療、對癥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也就是說,雖然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病毒感染,但可以通過“治標”來維持人體的生理機能正常運轉,從而為免疫系統戰勝病毒獲得時間。反之,如果沒有及時救治,那么病毒損害的身體機能以及并發癥,就可能讓人體的免疫系統失去與病毒抗爭的時間。
云無心指出,“自限性疾病”“治愈率”很高,只是告訴人們不必過于恐慌焦慮——即便不幸被傳染了,只要及時報告,積極配合治療,那么絕大多數患者都能最終痊愈。但這并不是放松警惕的理由。一方面,死亡率雖低,但也并不是零,0.3%的幾率落在一個具體的人身上,對于個人來說就是不可挽回的100%。另一方面,“能治愈”的前提是充分的醫療資源,如果出現大規模的傳染,那么就可能造成醫療資源短缺,患者也就未必還能得到很好的救治。
免疫系統宛如人體的壁壘,阻擋著所有病毒侵襲和健康威脅的入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給免疫功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疫情反復,許多人可能陷入了反復的“陽性”“康復”“再陽性”循環中,在與病毒的持續......
自2019年底以來,SARS-CoV-2感染引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世界帶來了巨大負擔。SARS-CoV-2感染誘導嚴重的內皮病變,其特征是肺血管系統中大量內皮細胞損傷和微血栓聚集。此外......
國際戰“疫”行動日前,法國科學研究團隊Epi-Phare發布一項大規模調查結果,通過迄今最大規模的數據統計和研究,鎖定了可能增加新冠肺炎患者重癥和病亡風險的多方面因素。該報告證實,面對新冠肺炎,老年人......
“在藥物或疫苗研發過程中,需要通過動物模型代替臨床病人,來篩選和評價藥物、疫苗。而如果沒有合適的動物模型,就無法進行研究,對防止疾病感染將是很大障礙。這次對新冠病毒的研究,得益于我國率先建立動物模型(......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已有3年多的時間了。放眼過去,在現代文明較為發達的今天,一種病毒可以如此“橫行霸道”這么長時間,也算是極其罕見的。新冠病毒,對全球的很多人來講,在親眼看到它帶來的破壞力之后,如果再......
國內防疫措施持續優化,新冠肺炎這一疾病名稱的用法也備受關注。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關于新冠肺炎分級診療的文件中,把新冠患者稱為“新冠病毒感染者”,當中包括了無癥狀感染者、普通型病例、以新......
一、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內容是什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據病毒變異特征和疫情發展形勢,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因時因......
據“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消息:根據《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等要求,經研......
優化風險區域管理、完善核酸篩查方案、提高流行病學調查效率……連日來,全國各地結合疫情變化形勢和各地實際情況,多地因時因勢調整優化防控舉措,不斷提高科學精準防控能力。快封快解、應解盡解11月30日,廣州......
11月中旬以來,北京新冠疫情新增病例數持續高位增長,社會面病例數持續高位增加,確診病例已經過萬。波及范圍廣,社會影響大,首都疫情防控正處于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關鍵時期。經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基因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