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班牙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的膠體量子點光電探測器,該探測器能夠感應長波紅外(IR),并有可能取代目前可用的,更昂貴的紅外光電探測器(Nano Lett。,doi:10.1021 / acs .nanolett.9b04130)。研究人員稱,這項新技術填補了光電檢測光譜中的現有空白,并且可能對諸如環境監測,食品檢查和氣體分析等應用具有潛在應用。
手持微型傳感器芯片中紅外光電探測器由膠體量子點組成,涂在帶有金觸點的透明基板上。
尋找更低成本的替代品
到目前為止,光電探測器技術還并不系統,硅光電探測器可用于可見/近紅外范圍,InGaAs光電探測器可用于短波紅外區域。盡管確實存在可同時用于中波和長波IR的設備(例如CdHgTe或更特殊的檢測器),但它們往往價格昂貴,制造復雜且與CMOS不兼容。
為了尋求更便宜的替代方法,ICFO –光子科學研究所的Gerasimos Konstantatos等希望創建帶有膠體量子點(QD)的中長波紅外光電探測器。特別地,他們決定專注于硫屬元素鉛(PbS)膠體QD,因為較早的研究表明該材料在溶液導帶內具有穩態帶內吸收。
“ PbS量子點在短波紅外領域與InGaAs競爭的潛力,具有非常好的性能和極低的成本。此外,它們還與CMOS電子產品兼容。”作者Konstantatos說, “因此,我們希望將該材料平臺的光譜范圍擴展到中波和長波紅外,以便我們最終擁有一個單一的材料平臺,同時兼具廉價和兼容CMOS的產品。”
利用帶內躍遷
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創新的方法來解決膠體量子點帶隙中的基本限制。傳統上,光譜覆蓋范圍由半導體化合物的體帶隙確定。相反,Konstantatos和他的同事們利用帶內躍遷而不是帶間躍遷,這意味著能量低于帶隙的光子可以用來將電子激發到更高的能態。在量子點的膠體合成之后,研究小組進行了配體交換程序,將暴露的硫原子替換為碘原子。此步驟之后是用氧化鋁填充并封蓋它們,從而產生了重摻雜的量子點。
擴大光譜范圍
實驗表明,帶內吸收和光電檢測范圍為5至9 μm,這首次打破了PbS膠體QD的帶隙極限。結果還表明,帶內躍遷隨著量子點大小的增加而紅移。研究人員認為該技術有望的進一步發展,實現低成本的紅外多光譜成像系統。
Konstantatos說:“據我們所知,這是首次在這種材料中實現穩定的電子重摻雜,從而實現了帶內PbS量子點光電探測器。我們的研究目前僅限于概念證明,PbS量子點光電探測器的性能仍然不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技術,我們正在努力提高其競爭力。”
南開大學化學南樓4樓,是化學學院教授龐代文辦公及做實驗的地方。在樓道邊的一個展柜里,除了自己和團隊獲得的諸多榮譽外,還擺放著很多五顏六色的瓶瓶罐罐。里面裝著的是一種清澈且均勻的液體——量子點。什么是量......
近日,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新型光電探測材料與器件團隊在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設計出可變響應光譜的光電探測器,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日夜成像技術可以在白天提供彩色可見光圖像,并在夜間顯......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安徽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安徽省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中心)2024年7月采購意向......
應《物理學報道》(PhysicsReports)編輯DanielVanmaekelbergh的邀請,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林生晃團隊于近日在該刊發表長篇綜述文章,重點介紹了二維材料在CMOS兼容和硅光......
由于有機物絕大部分在中紅外區(波長為4000~400cm-1)都有明顯吸收峰,因此紅外光譜是鑒別有機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在藥企中,通常應用紅外光譜法進行定性分析,采用已知標準樣品對照法,即在完全相同的條......
家庭常用的烤箱以電為能源,電作為二次能源,必須通過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有沒有一種可能,將天然氣在不燃燒的情況下轉化為熱能,直接讓烤箱不通電也能烘制美食?日前,江蘇大學食品物理加......
紅外光雖然無法用肉眼看見,但大到風云衛星、火星車、小到感應水龍頭、機場安檢設備,背后都離不開它的應用,也離不開一個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公式,這位科學家就是本期《開講啦》的嘉賓——中國科學院院士、紅外......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丁古巧團隊在石墨烯量子點制備及熒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工作深化了關于石墨烯量子點發光機理的認知,闡釋了多變量體系下機器學習輔助材料制備......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公布2024年4至12月采購意向,總預算1875萬元,采購設備包括質譜儀、原位光催化表面原子分析儀、波譜儀、基于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實時在線反應分析系統、高分辨場發射掃描......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IQC)科學家匯集了兩項諾貝爾獎的研究概念,從量子點源有效地產生了近乎完美的糾纏光子對。發表在《通信物理》上的該項成果將推動量子通信領域的發展。糾纏光子源示意圖。嵌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