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國南部出現了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癥(SARS),2018年的豬急性腹瀉綜合征,2019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一例外,這些病原體都是冠狀病毒,而且根據目前的研究成果,其宿主都是蝙蝠。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在這些方面做出重要的貢獻,具體如下:
2002年至2003年,中國南部出現了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癥(SARS)。其病原體SARS冠狀病毒(SARS-CoV)的起源仍然難以捉摸。2005年10月28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等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Bats Are Natural Reservoirs of SARS-Like Coronavirus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蝙蝠是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其身上所攜帶的SARS樣冠狀病毒與引起SARS爆發的SARS-CoV病毒密切相關。
該研究從蝙蝠中分離的病毒被稱為SARS樣冠狀病毒(SL-CoVs),其遺傳變異性比從人類或小動物身上分離出的SARS-CoV強。 研究表明,SARS-CoV的人分離株和果子貍分離株是在SL-CoV系統進化譜系內,這表明導致SARS爆發的病毒是該冠狀病毒組的成員。
論文鏈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10/5748/676.long
2. 2013年10月,Nature雜志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團隊合作題為“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at SARS-like coronavirus that uses the ACE2 receptor”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V),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
SARS冠狀病毒是造成2002-2003年SARS暴發的病原,造成全球8094人感染和774人死亡的重大疫情。已有的流行病學證據和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野生動物市場上的果子貍是SARS冠狀病毒的直接來源。雖然在世界各地包括非洲、歐洲和中國的蝙蝠體內均發現與SARS病毒相似的SARS樣冠狀病毒,但這些病毒均不能利用人和果子貍的ACE2(即人SARS病毒受體)作為受體,不是SARS病毒的近親。該團隊分離的SARS樣冠狀病毒可以利用人、果子貍和中華菊頭蝠ACE2作為其功能受體,并且能感染人、豬、猴以及蝙蝠的多種細胞。這些實驗結果為中華菊頭蝠是SA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提供了更為直接的證據。這也是該團隊繼2005年在Science上發表“蝙蝠是SARS樣冠狀病毒自然宿主”之后在此領域的又一項重大突破。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2711
3. 2018年4月4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等團隊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Fatal swine acute diarrhoea syndrome caused by an HKU2-related coronavirus of bat origi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提供病毒學,流行病學,進化論和實驗證據,證明一種新型的與HKU2相關的蝙蝠冠狀病毒,即豬急性腹瀉綜合征冠狀病毒(SADS-CoV),是造成豬致命性疾病大規模爆發的病原體。
研究人員在2013-2016年間從廣東省蝙蝠采集的肛門拭子的9.8%(591個中的58個)中鑒定出SADS相關冠狀病毒,其序列同一性為96-98%,主要是已知的馬蹄蝠(Rhinolophus spp) 是SARS相關CoV的儲存庫。這項研究強調了識別蝙蝠冠狀病毒多樣性和分布的重要性,以減輕可能威脅牲畜,公共衛生和經濟增長的未來爆發。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010-9
4. 2020年2月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引起此次2020年新型肺炎的病原體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自然宿主是蝙蝠。
該研究中用患有的第一手臨床樣本做的病毒測序,發現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為病原體,同時發現nCoV-2019病毒與SARSr-CoV有79.5%的序列相似性;然后,做了進化樹分析發現在整個基因組水平上,nCoV-2019與蝙蝠冠狀病毒的同源性為96%,說明了蝙蝠可能是該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
此外,最為重要的是,該研究從分子水平揭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使用相同的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2)進入細胞,說明了nCoV-2019與SARS冠狀病毒的致病機制相同。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揭示nCoV-2019是造成中國武漢市持續性急性呼吸道綜合癥流行的病原體,并且揭示其自然宿主為蝙蝠及與SARS冠狀病毒具有相同的致病機制。
論文鏈接:Zhou, P. et al.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012-7 (2020).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蝙蝠攜帶多種病毒,但這些蝙蝠病毒傳播到人的機會并不多。蝙蝠在自然生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們傳播花粉,是害蟲的天敵,從不主動攻擊人類。保護蝙蝠等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是遠離野生動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
冠狀病毒已經在本世紀引發了三次重大疾病爆發,包括COVID-19大流行,科學家們懷疑潛伏在自然界中的其他家族成員威脅著人類。但是,這些病原體中的許多都很難在實驗室中生長,這使得在它們襲擊之前研究它們并......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豬病研究中心黃小波課題組在自然指數(Natureindex)期刊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發表研究論文。本研究發現HSP90AB1是影響豬δ冠......
武漢P4實驗室2015年01月31日,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在武漢建成,標志著中國正式擁有了研究和利用烈性病原體的硬件條件。2018年1月4日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了解......
12月31日,受湖南省衛健委委托,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湖南省重癥醫學質量控制中心牽頭,該中心主任、湘雅醫院重癥醫學中心主任張麗娜教授和湘雅醫院重癥醫學科副研究員彭倩宜領銜執筆制定的《湖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
2022年12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以長文(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科學學院嚴歡研究組在病毒受體領域的研究成果,論文標題為《MERS冠狀病......
瑞士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可以預測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未來變種,有望促進下一代抗體療法及疫苗的研發,為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提供重要參考。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細胞》雜志。為了創......
瑞士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可以預測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未來變種,有望促進下一代抗體療法及疫苗的研發,為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提供重要參考。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細胞》雜志。為了創......
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日公布了2022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藥品及相關信息。據名單顯示,共有344個藥品通過初步形式審查,其中包含已被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的中國國產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片。根......
冠狀病毒-宿主免疫互作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指南關于發布冠狀病毒-宿主免疫互作的全景動態機制與干預策略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22〕42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冠狀病毒-......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名為“格里姆瑟病毒”(GrimsoVirus)。他們對在瑞典厄勒布魯市格里姆瑟地區附近捕獲的大約260只堤岸田鼠的研究表明,這種病毒在該種田鼠中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