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ZL質量,教育部等三部門出手。
今天(2月21日),教育部網站發布《教育部 國家知識產權局 科技部關于提升高等學校ZL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擬全面提升高校ZL質量。
意見內容非常豐富,部分重點內容如下:
職務科技成果披露制度方面,未經單位允許,任何人不得利用職務科技成果從事創辦企業等行為。
人才評聘體系方面,高校要以質量和轉化績效為導向,更加重視ZL質量和轉化運用等指標,在職稱晉升、績效考核、崗位聘任、項目結題、人才評價和獎學金評定等政策中,堅決杜絕簡單以ZL申請量、授權量為考核內容,加大ZL轉化運用績效的權重。
ZL資助獎勵政策方面,高校要以優化ZL質量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導向,停止對ZL申請的資助獎勵,大幅減少并逐步取消對ZL授權的獎勵,可通過提高轉化收益比例等“后補助”方式對發明人或團隊予以獎勵。
此外,政策方面,將ZL轉化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績效作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動態監測和成效評價以及學科評估的重要指標,不單純考核ZL數量,更加突出轉化應用。同時,反對發布并堅決抵制高校ZL申請量和授權量排行榜。
對非正常ZL申請每季度超過5件或本年度非正常ZL申請占ZL申請總量的比例超過5%的高校,國家知識產權局取消其下一年度申報中國ZL獎的資格。
(來源:教育部官網截圖)
教育部 國家知識產權局 科技部關于提升高等學校ZL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
教科技〔2020〕1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知識產權局、科技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知識產權工作管理機構、科技司,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頒布實施以來,高校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ZL申請量、授權量大幅提升。但是與國外高水平大學相比,我國高校ZL還存在“重數量輕質量”“重申請輕實施”等問題。為全面提升高校ZL質量,強化高價值ZL的創造、運用和管理,更好地發揮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全面提升高校ZL創造質量、運用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推動科技創新和學科建設取得新進展,支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二)基本原則
堅持質量優先。牢牢把握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質量優先,找準突破口,增強針對性,始終把高質量貫穿高校知識產權創造、管理和運用的全過程。
突出轉化導向。樹立高校ZL等科技成果只有轉化才能實現創新價值、不轉化是最大損失的理念,突出轉化應用導向,倒逼高校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優化提升。
強化政策引導。發揮資助獎勵、考核評價等政策在推進改革、指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并不斷完善有利于提升ZL質量、強化轉化運用的各類政策和措施
(三)主要目標
到2022年,涵蓋ZL導航與布局、ZL申請與維護、ZL轉化運用等內容的高校知識產權全流程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并與高校科技創新體系、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有機融合。到2025年,高校ZL質量明顯提升,ZL運營能力顯著增強,部分高校ZL授權率和實施率達到世界一流高校水平。
二、重點任務
(一)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1. 健全知識產權統籌協調機制。高校要成立知識產權管理與運營領導小組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領導小組,統籌科研、知識產權、國資、人事、成果轉移轉化和圖書館等有關機構,積極貫徹《高校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 33251-2016),形成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管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相融合的統籌協調機制。已成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領導小組的高校,要將知識產權管理納入領導小組職責范圍。
2.建立健全重大項目知識產權管理流程。高校應將知識產權管理體現在項目的選題、立項、實施、結題、成果轉移轉化等各個環節。圍繞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探索建立健全ZL導航工作機制。在項目立項前,進行ZL信息、文獻情報分析,開展知識產權風險評估,確定研究技術路線,提高研發起點;項目實施過程中,跟蹤項目研究領域工作動態,適時調整研究方向和技術路線,及時評估研究成果并形成知識產權;項目驗收前,要以轉化應用為導向,做好ZL布局、技術秘密保護等工作,形成項目成果知識產權清單;項目結題后,加強ZL運用實施,促進成果轉移轉化。鼓勵高校圍繞優勢特色學科,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家重大經濟領域有關產業的知識產權布局,加強國際ZL的申請。
3. 逐步建立職務科技成果披露制度。高校應從源頭上加強對科技創新成果的管理與服務,逐步建立完善職務科技成果披露制度。科研人員應主動、及時向所在高校進行職務科技成果披露。高校要提高科研人員從事創新創業的法律風險意識,引導科研人員依法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活動,切實保障高校合法權益。未經單位允許,任何人不得利用職務科技成果從事創辦企業等行為。涉密職務科技成果的披露要嚴格遵守保密有關規定。
(二)開展ZL申請前評估
4.建立ZL申請前評估制度。有條件的高校要加快建立ZL申請前評估制度,明確評估機構與流程、費用分擔與獎勵等事項,對擬申請ZL的技術進行評估,以決定是否申請ZL,切實提升ZL申請質量。評估工作可由本校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技術轉移部門)或委托市場化機構開展。對于評估機構經評估認為不適宜申請ZL的職務科技成果,因放棄申請ZL而給高校帶來損失的,相關責任人已履行勤勉盡責義務、未牟取非法利益的,可依法依規免除其放棄申請ZL的決策責任。對于接受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委托項目形成的職務科技成果,允許合同相關方自主約定是否申請ZL。
5. 明確產權歸屬與費用分擔。允許高校開展職務發明所有權改革探索,并按照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充分發揮產權獎勵、費用分擔等方式的作用,促進ZL質量提升。發明人不得利用財政資金支付ZL費用。
ZL申請評估后,對于高校決定申請ZL的職務科技成果,鼓勵發明人承擔ZL費用。高校與發明人進行所有權分割的,發明人應按照產權比例承擔ZL費用。不進行所有權分割的,要明確ZL費用分擔和收益分配;高校承擔全部ZL費用的,ZL轉化取得的收益,扣除ZL費用等成本后,按照既定比例進行分配;發明人承擔部分或全部ZL費用的,ZL轉化取得的收益,先扣除ZL費用等成本,其中發明人承擔的ZL費用要加倍扣除并返還給發明人,然后再按照既定比例進行分配。
ZL申請評估后,對于高校決定不申請ZL的職務科技成果,高校要與發明人訂立書面合同,依照法定程序轉讓ZL申請權或者ZL權,允許發明人自行申請ZL,獲得授權后ZL權歸發明人所有,ZL費用由發明人承擔,ZL轉化取得的收益,扣除ZL申請、運維費用等成本后,發明人根據約定比例向高校交納收益。
(三)加強專業化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
6. 加強技術轉移與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建設。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建立健全集技術轉移與知識產權管理運營為一體的專門機構,在人員、場地、經費等方面予以保障,通過“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等平臺和試點示范建設,促進技術轉移與知識產權管理運營體系建設,不斷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鼓勵各高校探索市場化運營機制,充分調動專業機構和人才的積極性。
支持市場化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建設,為高校提供知識產權、法律咨詢、成果評價、項目融資等專業服務。鼓勵高校與第三方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或機構合作,并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益中給予第三方專業機構中介服務費。鼓勵高校與地方結合,圍繞各地產業規劃布局和高校學科優勢,設立行業性的知識產權運營中心。
7. 加快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支持高校設立技術轉移及知識產權運營相關課程,加強知識產權相關專業、學科建設,引育結合打造知識產權管理與技術轉移的專業人才隊伍,推動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鼓勵高校組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專家委員會,引入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高校發明披露、價值評估、ZL申請與維護、技術推廣、對接談判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全過程,促進ZL轉化運用。
8. 設立知識產權管理與運營基金。支持高校通過學校撥款、地方獎勵、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益等途徑籌資設立知識產權管理與運營基金,用于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ZL導航、ZL布局、ZL運營等知識產權管理運營工作以及技術轉移專業機構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形成轉化收益促進轉化的良好循環。
(四)優化政策制度體系
9. 完善人才評聘體系。高校要以質量和轉化績效為導向,更加重視ZL質量和轉化運用等指標,在職稱晉升、績效考核、崗位聘任、項目結題、人才評價和獎學金評定等政策中,堅決杜絕簡單以ZL申請量、授權量為考核內容,加大ZL轉化運用績效的權重。支持高校根據崗位設置管理有關規定自主設置技術轉移轉化系列技術類和管理類崗位,激勵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
10. 優化ZL資助獎勵政策。高校要以優化ZL質量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導向,停止對ZL申請的資助獎勵,大幅減少并逐步取消對ZL授權的獎勵,可通過提高轉化收益比例等“后補助”方式對發明人或團隊予以獎勵。
三、組織實施
(一)完善工作機制。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及時研究高校ZL申請、授權、轉化有關情況。各高校要深刻認識進一步做好ZL質量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堅持質量第一,積極推動把ZL質量提升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工作水平,促進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其他類型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可參照本意見執行。
(二)加強政策引導。將ZL轉化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績效作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動態監測和成效評價以及學科評估的重要指標,不單純考核ZL數量,更加突出轉化應用。遴選若干高校開展專業化知識產權運營或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培養,不斷提升高校知識產權運營和技術轉移能力。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強對ZL申請的審查力度,嚴把ZL質量關。反對發布并堅決抵制高校ZL申請量和授權量排行榜。
(三)實行備案監測。每年3月底前高校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系統對以許可、轉讓、作價入股或與企業共有所有權等形式進行轉化實施的ZL進行備案。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備案情況,每年公布高校ZL轉化實施情況,對ZL交易情況進行監測。按照《關于規范ZL申請行為的若干規定》(國家知識產權局令2017年第75號),每季度監測高校非正常ZL申請情況。對非正常ZL申請每季度超過5件或本年度非正常ZL申請占ZL申請總量的比例超過5%的高校,國家知識產權局取消其下一年度申報中國ZL獎的資格。
(四)創新許可模式。鼓勵高校以普通許可方式進行ZL實施轉化,提升轉化效率。支持高校創新許可模式,被授予ZL權滿三年無正當理由未實施的ZL,可確定相關許可條件,通過國家知識產權運營相關平臺發布,在一定時期內向社會開放許可。
教育部 國家知識產權局 科技部
2020年2月3日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消息,國務院今日(4月2日)宣布最新人事任免決定。此次調整涉及教育、新聞及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崗位變動。任命情況徐青森任教育部副部長馬琰銘任浙江大學校長(副部長級)襲艷春(......
中新網3月21日電當地時間3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令,旨在推動關閉教育部。此前,美國政府就多次預告,稱要關閉教育部。特朗普為何執意關閉教育部?他又能否如愿?圖片來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教育部關于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名單的公告教財函〔2024〕56號根據《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退役軍人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關于印發〈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11月6日發布《關于對部分國外院校學歷學位認證加強認證審查的公告》,公告稱,近期,有13所國外院校碩士、博士學位認證數據出現顯著異常,相關舉報頻繁,根據《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辦法》......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10月11日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熊四皓為教育部副部長。熊四皓熊四皓,男,漢族,1969年3月生,江西高安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93年8月參加工作,1992......
據人社部網站10月11日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任命熊四皓為教育部副部長。熊四皓,男,漢族,1969年3月生,江西高安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93年8月參加工作,1992年3月加入中國共......
據教育部網站9月28日消息,27日,卓越工程師產教融合培養工作推進會在京召開,會上授牌第三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27日以來,已有多所高校宣布進入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行列。例如,來自東北大學新聞網......
9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針對近期一些高校調整本科專業的情況,教育部副部長吳巖表示,“人才培養為本,本科教育是根”“本科不牢,地動山搖”,這就說明本科教育在......
教育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金秋九月,碩果累累,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特別是貫徹落實關于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的重要決策之際,9月14日上午,新疆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