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速推進藥物篩選、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明顯、康復者血漿捐獻在接力……記者從21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當前疫情形勢出現了積極向好的趨勢,但疫情防控仍絲毫不能松懈,要取得進一步防控成效,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撐和科研攻關的持續推進。
藥物選擇和研發 堅持“安全、有效、可供”
“雖然時間緊迫,但一些藥物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對藥物研發而言,始終要堅持六個字:安全、有效、可供。”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說。
磷酸氯喹,一款原本用于治療瘧疾的“老藥”,現已進入新冠肺炎第六版診療方案,有望在更多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療效。
根據21日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北京、廣東使用磷酸氯喹的135例臨床試驗中,130例輕型、普通型患者未向重型轉變,5例重型患者中4例已出院、1例轉為普通型。
還有一些藥物和技術也在臨床試驗階段:法匹拉韋,在深圳做了80例對照試驗;瑞德西韋,在武漢已有逾200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入組臨床試驗;干細胞治療,已有4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出院。
同時,全國中醫藥參與救治的確診病例超過6萬例,占比在85%以上。從第三版診療方案開始,一批中藥進入一線臨床醫生的用藥方案,此后不斷完善。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時飛說,超過80個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用于一線診療,在醫療實踐中取得較好效果。
疫苗到了哪一步?瞄準臨床試驗正在加速
天花、脊髓灰質炎、狂犬病等傳染病,都靠疫苗才得以消滅或預防。新冠肺炎疫苗目前研發進度如何?
“如果把疫苗研發比作建樓,目前地基已經打好,樓體已經冒出地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打比方說,“我們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一層一層往上建。”
曾益新表示,最快今年4月到5月可能有部分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滅活疫苗、重組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利用減毒的流感病毒疫苗作為載體……多條技術路線同步開展,部分項目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
據介紹,國內各方力量協作組成疫苗研發攻關團隊,日夜奮戰,在尊重科學、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縮短研發時間。目前我國各類技術路線的疫苗研制基本與國外同步。
組織專家團隊逐一對接科研攻關組,同步跟進研發進程;注重臨床試驗的質量管理,保護受試者權益,保證試驗結果數據真實可靠可信……疫情緊急,國家藥監局也已做好應急審評審批的準備。
陳時飛說,在確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國家藥監局將加快完成技術審評,第一時間批準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抗擊新冠肺炎。
捐獻血漿如何接力?希望更多康復者參與其中
幾天前,有關人士呼吁開展“千人獻漿救千人”行動。眼下,這場愛心接力進展如何?
徐南平說,截至20日,已有超過100名康復者獻出血漿,大概能制備240份左右的治療用血漿,能對超過200名重型或者危重型患者進行救治。
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是利用康復者血漿中一定滴度的病毒特異性抗體,降低患者體內病毒含量,從而達到治療預期。
據介紹,血漿治療建議適用于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此前已納入第五版診療方案,第六版診療方案中對其適用癥和用法、用量進一步細化。
徐南平表示,承擔項目的單位已經組織了20個采漿團隊,派駐到康復病人比較多的11個省份。通過一個月的研究,在采漿方面及后面一系列處理都有相關標準,確保安全。目前已經具備了在全國重點地區全面鋪開的工作條件。
“希望更多康復者獻出你的血漿和愛心。”徐南平說,醫療機構、醫生要依據診療方案的要求和技術規范,采用恢復期血漿對更多患者進行救治,給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多一分生的希望。
復工復產如何防感染?科學防護最重要
用一個30立方米的人工模擬箱來模擬氣溶膠環境,科研人員通過不同的實驗動物,模擬和驗證病毒的傳播途徑。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說,初期實驗顯示,如果滿足密閉空間、長時間暴露、高濃度三個條件,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但在開放環境中,通過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的幾率極低。
他介紹,比較確定的傳播途徑仍是經呼吸道的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病毒主要從黏膜侵入,如口腔、鼻腔和眼部,做好對這些部位的重點防護非常必要,在人員密集區域正確佩戴口罩是切斷病毒進入肌體的重要措施。
針對人們關注的復工復產期間防感染問題,周琪建議,注意個人科學防護最為重要。在人員相對密集的工作場合,要保持通風,同事間要保持適度距離。
科研攻關團隊按照不同生活和工作場景,設計了多個實驗來觀測病毒的傳播途徑和致病機制。結果顯示,新冠病毒不會通過皮膚傳播。即使是不少人擔心的糞口傳播,只要保持正確的洗手方法,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也可避免病毒通過這些途徑傳播。
非洲豬瘟(Africanswinefever,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豬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家豬感染后死亡率接近100%,病毒發......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實施“乙類乙管”,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到“保健康、防重癥”,從風險地區和人員管控轉到健康服務與管理。根據“乙類乙管”及防控措施優化調整相關要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
隨著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將于2023年1月8日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這......
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入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推動經濟鞏固回穩基礎、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當前經濟運行保持恢復和回穩態勢,但基礎還不牢固。會議稱,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對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明確提出“六個更好統籌”。其中,“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一要求放諸首位,這不僅是在當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對二者之......
近來,全國不少地方接連開工、竣工一系列重大項目,煙火氣、忙碌勁兒逐漸回升,折射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到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再到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
一、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內容是什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據病毒變異特征和疫情發展形勢,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因時因......
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11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國務院應對新......
連續兩天,兩場座談會,主題都是優化完善防控措施。11月30日、12月1日,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兩場座談會,分別聽取有關方面專家、防控工作一線代表對優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見建議。在全國疫......
11月中旬以來,北京新冠疫情新增病例數持續高位增長,社會面病例數持續高位增加,確診病例已經過萬。波及范圍廣,社會影響大,首都疫情防控正處于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關鍵時期。經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基因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