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譜法的創始人是俄國的植物學家茨維特( M.Tswett)。1906年,俄國植物學家茨維特發表了他的實驗結果:為了分離植物色素,他將含有植物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倒入裝有碳酸鈣粉末的玻璃管中,并用石油醚自上而下淋洗,由于不同的色素在碳酸鈣顆粒表面的吸附力不同,隨著淋洗的進行,不同色素向下移動的速度不同,從而形成一圈圈不同顏色的色帶,使各色素成分得到了分離。他將這種分離方法命名為色譜法(chromatography)。
色譜法是非常重要又常用的分析方法,今天咱們補充基礎知識哦。
偉大的茨維特
植物葉色素的分離實驗
? 茨維特實驗圖示
√ 色譜柱—玻璃柱
√ 固定相—CaCO3顆粒
√ 流動相—石油醚
隨著分離手段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無色物質成為被分離的對象,色譜也漸漸失去了“色”的含義,但這個名稱卻沿用至今。
色譜分析法(Chromatography)簡稱色譜法或層析法,是一種物理或物理化學分離分析方法,該法利用某一特定的色譜系統(薄層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或氣相色譜等系統)進行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分離分析,主要用于分析多組分樣品。
? 固定相:在色譜分離中固定不動,對樣品產生保留的一相。
? 流動相:帶動樣品向前移動的另一相。
分類
按兩相物理狀態分類
? 流動相:氣相色譜、液相色譜、超臨界流體色譜
? 固定相:氣-固、氣-液;液-固、液-液
按固定相的形式分類
? 柱色譜:填充柱色譜、毛細管柱色譜、微填充柱色譜、制備色譜
? 平面色譜:紙色譜、薄層色譜、高分子膜色譜
按分離機制分類
? 吸附色譜:根據不同組分在吸附劑上的吸附和解吸能力的大小而分離
? 分配色譜:根據不同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度的大小而分離
? 分子排阻色譜:依據分子體積大小不同進行分離ln離子交換色譜:不同組分對離子交換樹脂的親和力不同而分離
? 親和色譜:利用生物大分子之間的存在的專一的特殊親和力進行分離
? 毛細管電泳:依據各組分淌度和(或)分配行為的差異進行分離
? 手性色譜:用于手性藥物的分離分析,可分為三類:手性衍生化試劑法;手性流動相添加劑法;手性固定相拆分法
基本術語
色譜分離過程
色譜法的基本術語
檢測色譜分離后組分的響應信號對時間作圖得到的曲線稱為色譜圖。
色譜流出曲線
色譜分析法:色譜法是一種分離分析方法。它利用樣品中各組分與流動相和固定相的作用力不同(吸附、分配、交換等性能上的差異),先將它們分離,后按一定順序檢測各組分及其含量的方法。......
......
實驗室人員經常為實驗檢測方法分類而頭疼,掌握了這104條你就可以熟練成為一名實驗經理人啦! 1色譜分析法:色譜法是一種分離分析方法。它利用樣品中各組分與流動相和固定相的作用力不同......
摘要:目的建立測定六神丸中脂蟾毒配基的離子抑制色譜分析法。方法采用C18柱,流動相為乙腈20.5%醋酸水溶液(52∶48)。檢測波長為299.4nm。結果此法在0.02~0.35μ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摘要:綜述了目前國內用于農藥殘留的色譜分析方法,如氣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液相色譜法、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以及部分新興色譜分析方法如凝膠滲透色譜法、免疫親合色譜法、毛細管電色譜法等,并對樣品......
摘要:建立了功能性飲料中葛根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方法,采用C18色譜柱(410mm×250mm,5μm),以甲醇、水(V/V=30∶70)內含012%H3PO4的混合液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54nm,流......
在酚蒸餾生產過程中,切換制度在控制產品產量和質量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所用的檢測方法要考慮檢測結果是否準確、及時。目前,國內主要采用兩種檢測方法,一種是結晶點法,另一種是蒸餾試驗。結晶點法用來切取苯酚餾分......
乳頭溢液是乳腺疾病常見的癥狀。乳腺門診患者中乳頭溢液發生率為3%~7.4%。乳頭溢液可能為乳腺癌的一個表現而引起人們的重視。但一直以來并沒有一種可靠的方法可以在術前鑒別乳頭溢液病因的良惡性,因而對于溢......
色譜法,又稱層析法。根據其分離原理,有吸附色譜、分配色譜、離子交換色譜與排阻色譜等方法。吸附色譜是利用吸附劑對被分離物質的吸附能力不同,用溶劑或氣體洗脫,以使組分分離。常用的吸附劑有氧化鋁、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