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電探測在遙感、近場成像、光學開關、通信和高分辨探測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受材料/器件結構各向異性的限制,在傳統半導體材料中實現高偏振特性的光探測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鐵電光伏材料所固有的高偏振特性(體光伏效應)為實現高效偏振光電探測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特別是近年興起的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材料,因其大的自發極化強度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高偏振光電探測方面展現了巨大的潛力。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羅軍華課題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基礎前沿0-1原始創新項目及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資助下,首次在二維有機無機鈣鈦礦鐵電體中實現了體光伏驅動的高偏振光電探測。研究發現,該化合物表現出優異的體光伏效應,包括接近帶隙的光伏(~2.5 V)和高的開關電流比(~104)。此外,在體光伏的驅動下,該化合物表現出高效偏振光電探測,其偏振比高達~15,遠遠超過了基于結構各向異性的傳統光電探測材料。該工作為設計高偏振特性的光電探測材料開辟了新途徑,同時進一步拓展了無機有機雜化鐵電材料在智能光電器件中的應用。相關的結果近期以通訊的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Angew. Chem. Int. Ed. 2019, DOI: 10.1002/anie.201915094)上,博士研究生彭玉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花磊和研究員李海洋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光電離飛行時間質譜,發現了氣壓驅動的光電子電離與光電子彭寧電離的切換新現象,提出了一種通過射頻電場的耦合和氣壓、載氣的調節,......
記者從北京師范大學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依托上海高功率激光物理國家實驗室“神光Ⅱ”裝置,首次在實驗室實現激光驅動湍流磁重聯物理過程,并通過標度變換用于解釋太陽耀斑爆發現象,實驗證實湍流過程對耀斑快速觸發......
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趙博團隊等在JournalofExperimental&ClinicalCancer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RETSATassociateswithDD......
過去三年,合肥高新區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家科技成果轉化的公司設立,每周都會有科技型企業發布創新產品,每月都會有國家重大專項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發布成果。”安徽合肥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呂長富15日如是說。9月1......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膠體與界面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由一束納米管組成的膜。他們使用它作為納米反應器,使用陽光作為驅動器,將以亞甲基藍標記的水在數毫秒內轉化為清澈的水(ACSNano,"En......
癌基因cMyc是一個重要的轉錄因子,調控約15%的人類基因表達,在腫瘤細胞的增殖、凋亡以及代謝重編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cMyc是否通過轉錄以外的機制,來廣泛地調控基因的表達以及腫......
偏振光電探測在遙感、近場成像、光學開關、通信和高分辨探測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受材料/器件結構各向異性的限制,在傳統半導體材料中實現高偏振特性的光探測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鐵電光伏材料所固有的......
偏振光電探測在遙感、近場成像、光學開關、通信和高分辨探測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受材料/器件結構各向異性的限制,在傳統半導體材料中實現高偏振特性的光探測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鐵電光伏材料所固有的......
《商報期刊》(HandelsblattJournale)消息: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到2040年乘用車和商用車的行駛里程預計可達9000億公里,比2010年增加25%。......
光子(能量)在特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成物質,這對研究物質的起因有重要的意義。相關的理論研究始于上世紀30年代,直到1997年,美國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多光子碰撞產生正負電子對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