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是中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2018年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規模達1714.9億元,同比增長11.2%。隨著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預防、治療及康復中顯現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中藥飲片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
目前已有超40個院內制劑獲批,清肺排毒湯、肺炎一號方治療效果顯著;多個省市因地適宜,制定了新冠肺炎預防方。基于此次疫情的中醫屬性,補虛藥(補氣藥)、清熱藥、解表藥、止咳祛痰藥、理氣藥、化濕藥等中藥飲片有望實現銷量大漲。雖然受疫情影響,中藥飲片公司短期業績增速放緩,但長期來看仍為利好。
中藥飲片市場突破1700億,這幾類銷量或大漲
中藥飲片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根據辨證施治和調劑、制劑的需要,對“中藥材”進行特殊加工炮制的制成品。中藥飲片可直接作為藥劑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或進一步加工為中成藥產品,是中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的戰略性產業。
近幾年來,雖然中成藥行業增速放緩,但中藥飲片行業仍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2018年中國醫藥工業經濟運行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藥飲片加工市場規模達1714.9億元,同比增長11.2%。而這一市場規模也將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而得到擴容。
中醫認為,新冠肺炎屬于“疫病”之“濕溫”范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認為,確切地說,新冠肺炎屬于“寒濕(瘟)疫”。基本病機為濕邪困脾閉肺,氣機升降失司,病理因素為“濕毒熱瘀”,核心在濕與毒,病位在肺、脾,可傷絡入血。
從各省公布的最新數據可以看出,中西醫結合在此次疫情防治上顯示出獨特的優勢:陜西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率達93.1%;廣東中醫藥參與治療確診病例占93.54%,有效率達89%;河南中醫藥治療率達90%以上;山東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率達94.4%......
對輕癥和普通型患者,中醫藥的及早介入能有效阻止病情向重癥和危重癥轉化;中醫藥能有效改善重癥患者癥狀,與西藥及呼吸機、血液凈化儀等現代醫學結合救治,減少死亡。此外,中醫藥在疫情預防及恢復期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國家版及地方性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納入了多個中藥處方,應用于疫情預防、治療、康復等各個階段。
醫院、診所、藥店是中藥飲片主要消費市場,受飲片質量監管趨嚴、醫院中藥飲片加成、中醫館增加加大競爭等因素影響,中藥飲片在零售藥店終端的增速有所下滑。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最熱銷的中藥飲片類別是補虛藥,獨占“半壁江山”,緊接著是止血藥,占據13.87%的市場份額。
隨著社會老齡化速度加快及全民對健康養生需求的釋放,補虛藥的市場不斷擴容。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除了補虛藥(尤其是補氣藥),清熱藥、解表藥、利水滲濕藥、止咳祛痰藥、理氣藥等中藥飲片的銷量也有望大漲。
超40個院內制劑獲批,2個治療方獲點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12個省應急審批了40個以上的防治新冠肺炎的院內制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認為,“清肺排毒湯”、“肺炎一號方”中藥方劑在治療新冠肺炎中取得良好臨床療效。
清肺排毒湯綜合了《傷寒論》里面的四個方子,麻杏石甘湯(辛涼宣泄,清肺平喘)、射干麻黃湯(宣肺祛痰,下氣止咳)、五苓散(溫陽化氣,利濕行水)、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和胃降逆,扶正祛邪),含麻黃、杏仁、生石膏、桂枝、澤瀉、豬苓、白術等21種中藥飲片。
目前清肺排毒湯已被納入第六版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10個省57個定點醫療機構的701例確診患者使用清肺排毒湯后,130例治愈出院,51例癥狀消失,268例癥狀改善,212例癥狀平穩沒有加重。
“肺炎1號方”(透解祛瘟顆粒)綜合了溫病學的清瘟敗毒飲(清熱解毒,涼血瀉火)、達原飲(開達膜原,辟穢化濁)、清暑益氣湯(清暑益氣,養陰生津)的方子,含連翹、山慈菇、金銀花、黃芩、大青葉等16種中藥飲片。
肺炎1號方目前委托廣東一方制藥進行配制。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譚行華2月19日表示,研究結果提示患者使用肺炎1號方后總體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達到94.21%,目前廣東省已有11家定點醫院申請調劑“肺炎1號”。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中藥處方僅用于治療確診患者及疑似患者,不可當做預防方使用。因為這些院內制劑功能主治多為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健脾祛濕、扶正祛邪,正常人服用或傷脾胃。此次疫情中,清熱藥、解表藥、止咳化痰藥、利水祛濕藥這幾類中藥飲片的銷量有望得以提升。
預防重在益氣固表,黃芪、甘草、防風......頻上榜
目前已有多個省市因地適宜,制定了新冠肺炎預防方。本次“疫病”有內外之因,外邪經皮毛或口鼻途徑入侵人體,此為外因;人體正氣相對不足難以抗邪,以致發病,此為內因。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因此預防重在益氣固表、補氣健脾、辟穢化濁。
筆者梳理了廣東、湖南、湖北、浙江、貴州、北京等10個省市發布的19個新冠肺炎預防方處方組成,補虛藥、清熱藥、解表藥、理氣藥、化濕藥這幾類飲片出現的頻率較高。
8個中藥飲片在19個預防方出現頻次超過5次,其中有3個為補虛藥,生黃芪/黃芪出現的頻率最高,黃芪內可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益衛,緊接著是生甘草/炙甘草/甘草,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諸藥。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補虛藥競爭格局中,西洋參、枸杞子、黃芪分別以23.09%、9.68%、7.59%位列前三,而甘草、白術等未擠進TOP20。甘草、白術在新冠肺炎治療及預防方出現頻次較高,有望通過此次疫情占據一定市場份額。
新冠肺炎治療重在清熱解毒、止咳祛痰、利水滲濕,外加益氣固表,而預防重在益氣固表、補氣健脾,外加清熱解毒、化濕,因此在處方選用上有所不同,如預防方的清熱藥多用金銀花、連翹等,性質不似治療方中的黃芩、黃連般寒涼,這體現了中醫藥辨證治療的思想。
結語
近年來,受質量標準逐漸提高、行業監管趨嚴(GMP認證、飛檢等),中藥飲片行業市場集中度提升。2019上半年,中國中藥、紅日藥業的中藥配方顆粒營收分別為45.71億元、12.39億元;中國中藥、香雪制藥、太龍藥業的中藥飲片營收分別為6.05億元、5.53億元、2.86億元;佐力藥業的中藥飲片及配方顆粒營收為1.2億元。
作為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的龍頭企業,中國中藥在近期會議中表示,受疫情影響,預計公司2020年Q1藥品銷售增速將放緩,但仍將保持增長。公司受委托生產的“肺炎一號”應用范圍有限,整體產量不大,對業績提振作用有限。
雖然疫情對藥企短期業績帶來影響,但從長期看,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預防、治療、康復上顯示出極大的價值,這對推動人們對中醫藥的重視和信任有著重大意義,未來人們對中藥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將大大提升,將帶動中藥飲片,尤其是標準化程度高、方便衛生、分量明確、便于保管、不易變質的中藥配方顆粒的銷量,這將利好以中藥飲片/配方顆粒為主營業務的公司。
為進一步規范中藥飲片標簽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藥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國家藥監局組織制定了《中藥飲片標簽管理規定》,現......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公開征求《關于加強省級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監督實施有關事項的公告(征求意見稿)》意見為進一步加強對省級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的監督實施,保障中藥飲片質量安全,滿足中醫臨床需求,國家藥監局組織研究......
近日,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推進中藥飲片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在2022年年底前,鼓勵全省中藥飲片生產管理完成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實現中藥飲片“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風險可控、責任......
中藥飲片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用于檢查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的微生物污染程度。檢查項目包括需氧菌總數、霉菌和酵母菌總數、耐熱菌總數、耐膽鹽革蘭陰性菌、大腸埃希菌、沙門菌。本法中的耐熱菌系供試液置水浴(98~100......
7月2日,國家藥監局、國家衛健委發布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藥典》),12月30日起正式實施。《藥典》共收載品種5911種,新增319種,修訂3177種,不再收載10種,品種調整......
中藥飲片是中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2018年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規模達1714.9億元,同比增長11.2%。隨著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預防、治療及康復中顯現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中藥......
10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改善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意見中提到“研究取消中藥飲片加成相關工作”。關于中藥飲片是否取消加成的爭議......
質量驗收是中藥飲片進入醫院中藥房的第一關,也是關鍵的一關,中藥飲片驗收人員的責任心和業務水平與中藥飲片質量有著重要關系。中藥飲片質量問題容易出現在基層醫院,特別是社區醫院、民辦醫院及鄉鎮衛生院。這與目......
從治病救人到養生保健,中藥飲片在國人生活中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經過數千年的傳承發展,中藥飲片產業已成為最具中國特色的產業之一。新時代,如何更好地保障中藥飲片質量安全,進一步規范、促進中藥飲片產業良性......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藥典》)是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和使用藥品必須執行的標準,《中國藥典》每5年的增修訂已成為藥品生產和銷售企業、醫療機構、科研單位等關注的熱點。中藥材是生產中藥飲片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