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的劉龍聯合廣州暨南大學吳建國課題組在《醫學病毒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龜類(西部錦龜、綠海龜、中華鱉)也可能是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潛在中間宿主。研究人員根據冠狀病毒刺突蛋白和宿主ACE2受體的組成和差異,預測了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該研究的重點是比較了新冠病毒與SARS-CoV、蝙蝠SARS樣CoV和其他冠狀病毒之間的刺突序列。這有助于進行進化分析,并尋找可能的病毒庫。此外,對ACE2結構和結合基序比對的分析,有助于提供線索來區分潛在宿主。
研究結果表明,蝙蝠SARS樣CoV RaTG13與新冠病毒整體基因組具有96.2%的序列同一性。值得注意的是,SARS-CoV是穿山甲標本中分布最廣的冠狀病毒。
研究組還對來自SARS-CoV、蝙蝠或穿山甲SARS樣CoV和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的RBD序列進行了比對。研究人員表示,蝙蝠SARS樣CoV從第473到第490個殘基缺失,位于外部亞結構域,似乎可以確定這些病毒不會自然感染人。
新冠病毒第329-521的RBD序列與穿山甲SARS樣CoV SRR10168377的同源性為93%,高于蝙蝠SARS樣CoV RaTG13的89%,但后兩者僅有85%的同源性。這表明如果只關注刺突RBD,穿山甲SARS樣CoV SRR10168377有可能越過宿主屏障感染人類。
研究人員表示,從具有ACE2受體41和353位的RBD域中的Asn501來看,龜類和穿山甲似乎比蝙蝠更接近人類。這表明與蛇和穿山甲一樣,龜類亦可能是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潛在中間宿主,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來確認。
感染SARS-CoV-2冠狀病毒但從未出現癥狀的人---所謂的超級躲避者(superdodger)---可能有遺傳王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超級躲避......
細胞自主免疫(Cell-autonomousimmunity)是單個細胞內部發生的固有免疫反應,以限制入侵細胞內的病原體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的復制與傳播。在人體中,高度特化的免疫系統與免疫細胞是機......
國家衛健委等4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89元。2022年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84元。國......
“在利用人類細胞資源合成病毒蛋白方面,新冠病毒沒有朝著效率最高、機制最優的方向演化,而是呈現‘去優化’的演化趨勢。”6月25日,北京大學教授陸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這一結論來自其與中國醫學科......
2023年6月2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陸劍教授課題組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錢朝暉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在Advanced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Optimizationanddeop......
距離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三個多月后的今天,口罩還必須要戴嗎?疫苗還得接著打嗎?這是很多人都在關心關注的問題。4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應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種工作方案》,4月12日,......
澳大利亞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學》上刊發論文稱,他們在人體肺部發現了一種蛋白LRRC15,這種新受體可以與新冠病毒結合而阻斷其感染,并在人體內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這一發現為科學家開......
近期,大家感覺身邊的新冠感染者很少了,當前疫情整體處于什么態勢?是否會出現反彈?是否會有新的變異株被檢出?北京、湖北、四川等多省市疾控中心發布最新提示,目前多地處于病例散發狀態,尚未檢測到新的變異株。......
1月29日,中國科學院研發的兩款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治療的口服藥物——民得維(VV116)、先諾欣,分別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特別審批程序,附條件獲批上市,用于治療輕中度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其中,民得......
北京市衛健委日前就進一步做好新冠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發布通知。根據通知,本市嚴禁超范圍開展新冠病毒相關實驗活動,實驗室要設立專庫儲存新冠病毒毒株或樣本。北京市衛健委要求,在北京行政區域內從事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