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3-08 15:45 原文鏈接: 痕量分析實驗室

    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組(1808組)是在許國旺研究員領導下的、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最具綜合實力的課題組之一,其前身是國家色譜研究分析中心氣相色譜組,2001年更名為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組。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色譜理論及應用基礎研究,優勢研究領域為應用色譜及相關技術進行石油、化工、食品、輕工、天然產物、基因及代謝過程和代謝產物的分離分析。憑借多年來在色譜分離分析研究的積累,近年主要從事臨床、藥物及石化、食品領域中重要復雜樣品分析方法和技術及代謝組學、工業生物技術(生物催化)的創新性研究。

    最新科研成果二則

    潛在標志物定性研究喜獲進展

    日前,1808小組與德國Tuebingen大學Rainer Lehmann博士等合作在代謝組學中標志物的定性方法方面的研究取得進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結果(http://dx.doi.org/10.1021/ac702089h)。這一研究進展還受到John Wiley & Sons, Ltd的separationsNOW.com 的關注,在“Laboratory Informatics Ezine”欄目予以介紹(http://www.separationsnow.com/coi/cda/detail.cdaid=18009&type=Feature&chId=8&page=1)。

    在疾病研究中發現新的特異性生物標志物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疾病標志物研究的方向正在由單一標志物向多標志物模式轉變。代謝組學作為一門發現生物標志物的新技術,可通過多變量統計分析方法對樣本的指紋圖譜進行分析得到潛在標志物在譜圖中的位置。只有明確潛在標志物的結構,才能進一步揭示其來源和生理功能。目前常用的結構鑒定方法是直接將質譜數據與數據庫進行對比,但是這樣往往得到不準確的定性結果甚至得不到結果。尤其是當潛在標志物中出現異構體時,僅憑借未知物的質譜裂解行為來推斷其結構是不夠的。所以,對潛在標志物結構的鑒定是目前代謝組學研究的瓶頸之一。

    而該研究小組將質譜裂解行為和色譜保留行為相關聯進行代謝標志物定性,并綜合了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傅立葉離子回旋共振質譜和氣相色譜等各項技術,這在國際上尚屬首次報道。研究結果表明了利用傅立葉離子回旋共振質譜測定潛在標志物元素組成以及氣相保留指數輔助推測異構體結構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該工作以胰島素抵抗的代謝組學研究中得到的標志物(質荷比為m/z194)為例說明了此方案的可行性。不僅提出了一套標志物定性的系統方案,而且還從代謝組學的角度證明了腸道菌群的改變跟胰島素抵抗的形成有關。目前,該研究小組正在開展相關工作的深入研究。
    兩項國家煙草專賣局科技項目通過專家組鑒定

    2008年2月28日,兩項國家煙草專賣局科技項目“應用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研究煙葉中揮發性和半揮發性化學成分”及“生物技術催化煙葉中多糖成還原糖改善品質的研究”成果鑒定會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召開。國家煙草專賣局科教司王德平處長、劉征驍組織了鑒定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慶德教授、上海煙草(集團)公司劉百戰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郭寅龍研究員、北京大學劉虎威教授、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杜文副研究員、安徽中煙工業公司徐迎波高工、云南煙草科學研究院陳永寬研究員、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黃龍副研究員受邀擔任鑒定會專家組成員。

    “應用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研究煙葉中揮發性和半揮發性化學成分”項目是2003年經國家煙草專賣局批準的重點項目,由1808組負責并與鄭州煙草研究院共同承擔。“生物技術催化煙葉中多糖成還原糖改善品質的研究”項目是2004年由國家煙草專賣局批準,由1808組牽頭,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共同承擔的。

    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應用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研究煙葉中揮發性和半揮發性化學成分”項目通過4年(2003~2007年)的研究,探討了應用全二維氣相色譜技術研究煙葉中揮發性、半揮發性化學成分的可行性,建立了以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為核心的煙葉中揮發性、半揮發性化學成分的分析方法,其中定性方法以GC×GC-TOFMS自動數據處理為基礎,輔以專家知識糾錯、結構譜圖等手段,并結合GC×GC二維保留指數和平行因子算法,提高了色譜定性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將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技術用于國內外代表性煙葉化學成分的分析,初步鑒定出了3005種組分。根據最新報告,確認30種為煙葉中新發現的化學成分。與先期完成項目已鑒定出的煙氣化學成分匯總,采用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技術,共計在煙草和煙氣中鑒定出6171種化合物。與鄭州煙草研究院“中國煙草基礎數據庫”對比分析,發現3198種未包含在中國煙草基礎數據庫中。

    針對滇西一帶生產的一些煙葉中水溶性總糖含量過高(達35%~40%)、糖堿比例失調、影響可用性的問題,“生物技術催化煙葉中多糖成還原糖改善品質的研究”項目經過3年(2004~2007年)研究,探討并建立了應用酶制劑催化煙葉中多糖成還原糖改善品質的方法和工藝,研究了有關酶制劑的提取、純化方法和工藝。根據生產需要設計了不同的處理煙葉的工藝方法,形成了從酶制劑的制備、純化到應用的實用性工藝。與對照組相比,在確定條件下經過酶處理后的煙葉中多糖含量降低50%以上,還原糖比重明顯增加,煙氣中香氣含量上升,評吸結果有明顯改善,提高了原料的可用性。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二惡英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二惡英實驗室專門從事二惡英類、多氯聯苯、多溴聯苯醚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分析,以及對這些污染物的環境化學行為及產生機制進行研究。實驗室分析有著嚴格的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并通過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認可和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計量認證,可以依據EPA 1613B、EPA 1668A和EPA 1614等方法對食品與農產品和環境中的二惡英、多氯聯苯和多溴聯苯醚進行檢測。實驗室多次參加國際權威機構組織的環境、食品等復雜樣品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比對實驗,成績名列國際先進實驗室前茅,并成為Cambridge Isotope Laboratories等權威標準物質生產商標準物質的定值實驗室。實驗室擁有高分辨色質聯用儀(HRGC/HRMS)和大量相關的配套設備,在固體廢棄物焚燒廢氣、環境空氣、食品添加劑、化工產品等領域也可以提供樣品采集和生產過程分析等技術咨詢服務。

    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

    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成立于1984年,是國家環保局的直屬單位,是國家科技部所屬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之一。其主要任務是開展分析測試應用研究,開拓分析測試新方法新技術,建立和推廣環境分析測試標準方法;承擔國家科技攻關課題、重大工程項目的分析測試工作,承擔環境糾紛的分析仲裁;面向全社會提供分析測試服務;開展儀器應用軟件的研究和開發;組織國內外環境分析測試學術和技術交流活動。

    目前,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的重點研究領域有:(1)環境中二惡英類污染研究。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國家環保總局二惡英研究實驗室”將成為國家環保總局對全國二惡英排放控制和監測的技術依托窗口;(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研究。目前正在承擔國家科技部科技攻關項目“重大環境問題對策與關鍵支撐技術研究”中第九課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調查監控與預警技術研究”。(3)城市大氣顆粒物源解析及沙塵暴研究。其中“沙塵暴與黃沙對北京大氣顆粒物影響的研究”獲得2003年國家環保總局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三等獎。(4)環境分析測試服務。提供室內空氣、大氣、水、土壤、同體廢物、建筑裝飾裝修材料、環保功能材料等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檢測服務。

    本中心的特色技術和領域如下:石墨爐原子吸收方法分析重金屬元素;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分析有機污染物;大氣顆粒物綜合分析表征和來源解析;二惡英測試以及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推廣應用。

    中國反興奮劑中心

    2007年11月12日上午,中國反興奮劑中心揭牌儀式在奧體中心反興奮劑中心新實驗樓舉行,該中心將承擔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約4500例興奮劑的檢測任務。

    新成立的反興奮劑中心是2007年5月10日國務院批準成立的一個政府職能部門,是國家級的反興奮劑機構。該中心占地約5500m2,下設興奮劑檢查、教育信息等6個部門,現有人員由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部分人員和中國奧委會反興奮劑委員會有關人員組成。相比國外同類的反興奮劑檢測實驗室,中國反興奮劑中心目前是面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實驗室。奧運會期間檢測人員的數量將達到150名。屆時除了現有人員,還有部分志愿者將承擔一些輔助性工作,包括從衛生部藥品檢驗所、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中心等國內藥檢分析行業選調的60名專業志愿者,以及從清華、北大的化學系和醫學系招募的50名大學生;另有20名從國外興奮劑檢測機構聘請的專家。”

    奧運會期間,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將在奧運比賽場館設40余個收樣點,然后統一送到實驗樓進行檢測。世界反興奮劑機構2008年將公布一次興奮劑清單,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將根據這個清單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將反饋到中國奧委會反興奮劑委員會和各個單項協會。
    中國反興奮劑中心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工作,是反興奮劑的宣傳教育、培養教練、運動員主動抵制興奮劑的意識。中國始終堅持“預防為主,教育為本”的原則,增強運動員、教練員及公眾自覺抵制使用興奮劑的意識和能力。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組分中藥組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組分中藥組成立于2005年3月,致力于應用現代分離分析與生物表征技術,對傳統復方中藥展開系統研究。采用系統論、整體論的方法,以組分為切入點,大規模制備中藥標準組分,通過標準組分的化學表征和生物學表征,構建中藥標準組分庫、中藥功能組分庫、中藥現代信息數據庫,結合質量控制技術和現代劑型技術,開發新一代安全有效、質量穩定、組成明確的組分中藥。題目組長梁鑫淼研究員,自1995年以來一直從事中藥的化學物質基礎研究,曾承擔并完成了國家973項目、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領域前沿項目等,目前正承擔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
    本課題組在色譜理論、聯用技術應用于復雜體系的分離分析上具有傳統的優勢和基礎。在中藥的色譜分離分析、結構鑒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具備了很好的基礎。開展了方劑、藥對、組分、成分的全過程規范化、標準化的提取、分離、分析、鑒定的方法學和技術平臺的建立,已形成了標準組分庫,進行了配伍的物質基礎研究、組分配伍的理論探索和實驗驗證、化學指紋圖譜的獲取與評價,為中藥的系統研究提供共用的技術平臺。近年來,在中藥活性物質篩選、中藥成分的生物轉化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通過學生培養和項目錘煉,逐漸形成了一支能承擔國家重大項目、集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研究為一體的優秀團隊。

    梁鑫淼談“本草綱目”的重寫

    梁鑫淼博士最近提出了“本草物質組計劃”,計劃將用現代語言重寫《本草綱目》。以下為擷取自梁鑫淼先生的一些觀點:

    “重寫《本草綱目》,確切地說是要用現代科學技術全面解析中藥物質組成、結構和功能,構建本草物質資源庫,闡述中藥的多組分多靶點整合調節機制。”

    “中藥是有效的,但中藥的物質成分復雜,物質基礎和作用機理尚不明確,所以難以被國際醫藥界接受。只有確認了中藥中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才能解決上述問題。而‘本草物質組計劃’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來的。該計劃完成后,人們就能夠知道中藥是否存在毒化合物、是什么毒化合物;藥廠企業知道用怎樣的方法除掉有毒化合物,從而提高產品質量。”

    “清晰的中藥與各種生物活性物質篩選結合后,還有可能產生更多的新藥。”

    目前“本草物質組計劃”已結束第一輪論證,今年5月將進行第二輪論證。

    “本草物質組計劃”近5年的總體目標,是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選取30個方劑和300種藥材進行研究,建立一個包含12萬個標準組分和3萬個化合物的物質資源庫及相關的信息和數據資源庫。首先選擇的這些藥方和藥材,是在臨床上被證明有明顯療效、而西醫沒有很好辦法治療的疾病的方劑和藥材,比如癌癥、乙肝、內分泌疾病以及精神抑郁等。

    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

    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是國家科技部1994年正式批準成立的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生物醫學分析中心,建有國家層面的現代化大型技術平臺,包括新藥研發、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生物醫學分析、食品和環境衛生分析等體系。中心已通過國家計量認證和“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可提供權威的分析數據和檢測報告。2004年,國家科技部和北京科委決定在中心共建具有當前國際先進水平的“北京質譜開放技術平臺”,為我國在上述領域的科學研究、新藥產品開發和社會經濟活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和服務。根據國家科技部關于國家分析中心和國家技術平臺建設的要求,中心承諾向全社會開放。

    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和發展生物醫學分析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及其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可承擔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核酸、蛋白質分析;有機藥物、有機毒物分析;基因工程重組藥物分析;微生物分析;致癌致畸致突變物分析;免疫分析;生物自由基分析;細胞分析;微區元素分析;放射計量分析等。

    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

    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是由軍事醫學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江中集團、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共同創建的科研機構,中心集聚了一支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知名科學家團隊,是促進中國醫學科學整體發展的科、教、研綜合基地。

    中心下屬的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室擁有多年從事基礎醫學、生物學研究的豐富經驗,尤其在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結合臨床醫學研究等領域有著雄厚的實力。研究室針對目前國內各大醫院實驗室及科研機構設備相對不足、經驗相對不豐富的現狀,結合本研究室在臨床醫學基礎研究領域的設備和技術優勢,可協助各醫院和相關研究機構提高臨床醫學基礎研究、基礎生物學研究學術水平。

    研究室優勢項目如下:載體構建、RNAi序列的設計及鑒定、穩定株篩選、蛋白的表達與純化、轉錄因子活性的檢測、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檢測、細胞功能研究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管理軟件定制。

    國家藥物及代謝產物分析研究中心

    國家藥物及代謝產物分析研究中心是從事藥物分析和藥物代謝研究及咨詢服務的開放性研究單位。該中心于1994年經國家科委批準,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分析室和儀器分析室的基礎上建立的,是我國藥物及代謝產物研究、技術人員培訓和藥物分析服務的國家級分析研究中心。

    中心的方向任務是結合國家新藥研究與開發工作的需要,研究并開發藥物分析的新技術、新方法,重點研究微量藥物成分在生物體內的分析技術,主要包括:藥物代謝轉化的研究,體液中原型藥物及代謝物分析方法的研究,中草藥有效成分的分離、結構鑒定及分析,新藥的質量控制研究,利用現代儀器測定藥物有效成分的結構。

    該中心于1997年通過計量認證,通過計量認證的項目如下:

    中草藥及中成藥成分分析:中草藥中的生物堿、苷類、黃酮、揮發油等成分的分離、結構鑒定及分析測定。

    藥品質量檢測:臨床應用和正在研制的化學合成藥及其制劑,中藥及其制劑的質量標準復檢和制定。

    藥物代謝轉化及代謝產物分析:正在研制的新藥(化學合成藥和天然產物中提取的單體)代謝轉化及代謝產物分析;

    藥物代謝動力學測試:正在研制的化學合成藥和天然產物中提取的單體代謝動力學測試(暫不包括放射性核素示蹤法);

    有機化合物元素分析:藥物及有機化合物中碳、氫、氮、硫、氟、氯、溴、碘、金屬等的百分含量測定;

    藥物及其中間體和天然產物中提取的單體晶體結構分析;

    藥物及天然產物中氨基酸成分分析;

    精子堿性核蛋白檢測:測定不育男性病人精子核中組蛋白和精核蛋白相對含量,該項檢測是評價精子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標。
    另外,該中心具有較強的應急分析測試技術能力,尤其擅長保健品及中藥中添加違禁藥物的分析檢測。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領導下的國家級營養與食品安全專業機構,在營養與食品安全的研究、監測、相關標準的制定以及食源性疾病預防與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國家營養與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承擔國家重大科研課題

    研究營養與食品安全問題并加以解決一直是其工作的主體和重點,幾十年的研究和控制工作實踐使其具備了食品安全領域中的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奠定了扎實的工作基礎,成為承擔國家重大食品安全問題項目的牽頭單位,如科技部十五重大攻關項目中“食品污染物監測及其對健康影響評價的研究”、“食源性疾病監控技術的研究”、“保健食品原料安全評價技術與標準的研究”、“食品企業HACCP實施指南研究”、“食品工業用菌安全性的檢測與評價技術的研究”、“食品安全標準研究”等,這些課題的攻關,將為解決我國當前乃至今后的食品安全問題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我國的食品衛生標準

    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一直承擔著全國食品衛生標準的制訂、修訂工作。到目前為止,我國已制定并頒布的食品衛生國家標準236項,與標準相關的檢驗方法228項,合計464項,行業標準18項。并組成眾多的標準協作組,進行大規模的制訂、修訂工作。食品衛生標準涵蓋面占90%以上。

    為滿足食品衛生執法檢驗工作的需要,由該所牽頭組織研制并由國家頒布了228個食品衛生檢驗方法,這些標準檢驗方法基本上滿足了我國食品衛生對檢驗方法的要求。

    不同歷史時期重大食源性疾病的研究與控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針對不同的食品衛生問題,在原因不明食物中毒的預防與控制方面開展了大量扎扎實實的研究工作,包括中毒的病因學研究、病原的鑒定和檢測技術、中毒的診斷、預防與處理原則等。解決了長期困擾消費者飲食安全的突出問題,如變質甘蔗食物中毒病因學研究、鮮河豚魚食用安全研究等。

    北京微量化學研究所

    北京微量化學研究所分析中心是集研究、分析、檢測于一體的專業化機構,于1996年通過國家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2003年5月獲得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2006年1月被確認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食品檢測9個一級檢測機構之一。中心總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設有分子光譜室、核磁共振波譜室、質譜室、色譜室、元素和形貌室、涂料檢測室等專業研究室。

    2003年5月12日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向該分析測試中心正式頒發《實驗室認可證書》,表明其已具備了按有關國際認可準則開展檢測工作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出具的檢測報告將得到包括美國、歐盟等27個國家和地區的37個實驗室認可機構的互認,有利于與國際接軌,增強了分析測試中心的競爭能力,可以參與國際間實驗室認可雙邊、多邊合作,參與國際競爭。

    該分析測試中心通過認證的檢測項目包括:無機元素的定量、定性及半定量分析,陰離子定性分析,有機化合物定性與定量分析,常規化學分析等。

    國家化學建筑材料測試中心

    國家化學建筑材料測試中心是國家科學技術部設立在中石化集團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的國家級檢測機構。是國內化學建材行業首家通過國家計量認證和國家實驗室認可的測試中心。中心經過多年的努力和不斷發展完善,現已成為國內外化學建材行業認可的權威檢測機構。

    中心下設高分子材料檢測室、管材及管件檢測室、塑料異型材及板材檢測室、老化檢測室和涂料-粘合劑檢測室。高分子材料檢測實驗室是國內最具權威、專業從事塑料原材料檢測的實驗室之一,配備了最為先進、最為齊全的檢測設備,可以根據委托方的要求,按照不同標準進行力學、物化、熱學、光學、電學、流變等性能檢測。同時還可以進行注塑、模壓、機加工等多種形式的樣品制備,服務對象已遍及國內、外各類企業和公司。例如:美國杜邦公司、GE公司、中科院化學所、齊魯石化公司、燕山石化公司、大慶油田等。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