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由第一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領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領銜的醫療科研團隊研發的化濕敗毒顆粒獲得臨床試驗批件。這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復的首個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藥臨床批件。
此次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有3個抗病毒藥物和3個治療肺部損傷的藥物拿到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試驗批件。這3個抗病毒藥物,分別是化濕敗毒顆粒和瑞德西韋和法匹拉韋。
化濕敗毒顆粒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門針對新冠開發的新藥,它獲得臨床試驗批件意義重大。
與化藥和生物藥研發流程不同,化濕敗毒顆粒直接來自于臨床實踐。化濕敗毒顆粒能夠抗擊病毒,消除炎癥,提高免疫力,在武漢新冠病人救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黃璐琦介紹,化濕敗毒顆粒獲得臨床實驗批件,意味著其得到了學術界支持和認可。化濕敗毒顆粒是中醫藥對此次疫病的理論和臨床療效的物化載體。
全文如下:
3月18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建的首批中醫醫療隊接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知,該團隊研發的化濕敗毒顆粒獲得臨床試驗批件。這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復的首個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藥臨床批件。
6種藥物獲臨床試驗批件
3月18日下午,在駐地武漢卓爾萬豪酒店,第一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領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主持了一場專家座談會,他向與會的專家展示了剛剛拿到的一份文件——化濕敗毒顆粒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復的3期臨床試驗批件。
第一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領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
據介紹,此次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有3個抗病毒藥物和3個治療肺部損傷的藥物拿到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試驗批件。這3個抗病毒藥物,分別是化濕敗毒顆粒和瑞德西韋和法匹拉韋。
據介紹,化濕敗毒顆粒能夠拿到國家藥監部門的臨床試驗批件,得益于它對新冠肺炎治療積累了一套非常完整的證據鏈條,而這套完整的證據鏈條是基于嚴謹的新藥評價方法而獲得的。
黃璐琦介紹,通過對75例重癥病人使用化濕敗毒顆粒效果觀察發現,它在核酸的轉陰和癥狀的改善方面有顯著差異;在方艙醫院做的452例隨機對照顯示,它在患者核酸轉陰以及癥狀方面也有顯著性差異。此外在相關醫院做的120余例個案觀察顯示,它對于新冠肺炎患者癥狀改善也有顯著差異。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秦川合作開展的小鼠實驗也發現,這個中藥方能夠將小鼠肺部的病毒載量降低30%。
“之前我們一直忙于救治工作,中醫藥對癥狀緩解的效果只有新冠肺炎的患者知道、和我們一起工作的醫生護士知道,但是用什么樣的語言表達出來,我覺得化濕敗毒顆粒給了我們答案,對我們中醫界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副組長、國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醫醫療隊隊長、廣東省中醫醫療隊隊長張忠德說完,會場響起了熱烈掌聲。
與會專家發言表示,法匹拉韋和瑞德西韋都是國外針對其他疾病開發的抗病毒藥物,在新冠肺炎中的的應用是擴大適應癥,而化濕敗毒顆粒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門針對新冠開發的新藥,它獲得臨床試驗批件意義重大。
中醫集體智慧獲得認可
黃璐琦介紹,化濕敗毒顆粒,是國家第一批中醫醫療隊在武漢金銀潭醫院以及東西湖方艙醫院的實際救治過程中“邊救治,邊總結,邊優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
參加以上會議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以及多位西醫專家均表示,在臨床救治過程中,發現包括化濕敗毒顆粒在內多種中藥對于患者癥狀的改善、炎癥的消除確實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與化藥和生物藥研發流程不同,化濕敗毒顆粒直接來自于臨床實踐。化濕敗毒顆粒能夠抗擊病毒,消除炎癥,提高免疫力,在武漢新冠病人救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黃璐琦說,武漢前線積累的重型、普通型及輕型患者的臨床數據,形成了化濕敗毒顆粒的臨床應用非常完整的數據鏈,確證了化濕敗毒顆粒的臨床應用特點。后方科研專家的數據分析與實驗,實現了臨床實踐到科研數據再到新藥的轉化。
黃璐琦介紹,化濕敗毒顆粒獲得臨床實驗批件,意味著其得到了學術界支持和認可。化濕敗毒顆粒是中醫藥對此次疫病的理論和臨床療效的物化載體。
他說,化濕敗毒顆粒優化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該方案中的中醫藥診療方案是由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張伯禮院士、仝小林院士、劉清泉和張忠德等專家組成員,王永炎院士、晁恩祥國醫大師、薛伯壽國醫大師、劉景源、張洪春等專家共同制定的。王永炎院士還為其做出方解。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秀杰也提供了動物模型及生物信息學等的基礎研究支持。
始于2020年3月的新冠大流行給人們日常生活的幾乎每個方面都帶來了巨大影響。許多研究記錄了大流行如何對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學習產生負面影響。人們也對大流行如何影響酒精消費非常感興趣,已有......
導讀:世界醫藥巨頭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在法庭上首次承認,其和牛津大學聯合開發的新冠疫苗可導致致命副作用。世界醫藥巨頭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在法庭上首次承認,其和牛津大......
近期,關于“二陽”的話題在熱搜中成功霸榜,身邊一些年初的“天選之子”也被新冠“查漏補缺”了,曬出了陽性兩條杠。也有不少伙伴表示,首陽的癥狀還沒完全消退,二陽咋這么快卷土重來了呢?面對很有可能與人類長期......
2024年3月11日,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一項題為:Globalage-sex-specificmortality,lifeexpectancy,andpopulationestimate......
研究人員在《柳葉刀》子刊《柳葉刀-傳染病》發表了題為:Adaptiveimmuneresponsesarelargerandfunctionallypreservedinahypervaccinate......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曾表示,新冠可能是我們的第一個“X疾病”,此前已有多位科學家建議將新冠視為首個“X疾病”。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介紹,“X疾病”是指未知的病原體或任何因變異而具備大流......
2019年底,由新冠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開始在全世界傳播,造成了數百萬人死亡。而關于新冠疫情的究竟起源于何處的研究一直充滿爭議。2022年7月,亞利桑那大學、Scripp......
由于新冠病毒JN.1變異株傳播速度加快,世界衛生組織19日將其單獨列為“需要留意”的變異株。此前,它被歸類為同樣“需要留意”的奧密克戎BA.2.86變異株的亞分支。世衛組織說,根據現有證據,目前JN.......
第一部分:疫苗行業概述疫苗行業的全球格局疫苗作為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其重要性在新冠疫情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顯。全球疫苗市場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主要由幾家大型跨國公司控制。這些公司在疫苗研發、生產......
近期,一種名為JN.1的新冠變異株正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已在12個國家被發現。據英國和美國衛生機構聲稱,該變異株是當前已知的增長最快的新冠變異株,預計可能引發新一輪新冠感染浪潮。傳播最快新冠變異株來襲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