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對報告中文字圖片信息、數據信息、結論表述等內容的完整性、準確性、科學性和規范性的問題進行探討,希望對實驗室工作者有所幫助。
檢測報告缺漏性問題歸納起來分五類:圖片缺漏、信息缺漏、標識缺漏、簽名缺漏、不規范性缺漏。
較常見的問題是樣品外觀檢查后,有其試驗后照片,而缺少其試驗前照片。僅要求檢查樣品試驗后的外觀時,報告是否必須附上其試驗前的照片呢?
很多檢測報告都有檢查試驗后樣品外觀的要求,這本身就蘊含了將樣品試驗后與其試驗前的外觀進行比較查看、看其是否發生變化的要求。因此,試驗前必須要檢查樣品外觀,而檢查結果在報告中的體現形式,便是照片或文字描述。由于報告給出的結果只是試驗后樣品外觀的描述,而檢測依據、檢測環境、檢測條件要求、試驗過程等又不涉及試驗前,樣品接收時類似“收樣時樣品外觀完好”這樣的籠統描述也不能等同于樣品試驗前外觀描述,所以通常整份報告并無試驗前樣品外觀描述。因此,試驗前樣品照片幾乎是唯一能體現檢查了試驗前樣品外觀的證據,而且照片也比簡單的描述更加客觀可信。樣品經歷試驗后,若外觀有變化,如生銹、長霉、破損等,則試驗前照片就必不可少。
只有同時擺出樣品試驗后和試驗前不同的外觀照片對比,才能直接客觀地證明樣品是經歷了某試驗才導致的外觀變化。若樣品外觀無變化,其試驗前照片則是試驗前進行了外觀檢查的直接證明,若缺失此項,則說明試驗體系運行和檢測程序有問題。這一問題之所以頻繁出現,主要在于試驗人員或報告編制人只關注到技術要求中外觀檢查是在試驗后,而忽視了在外觀檢查中,試驗后的樣品有一個比較對象,即試驗前的樣品。
比較對象的缺失自然就導致報告的客觀證據不足,信服力減弱,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大為降低。綜上所述,報告中必須同時附上試驗前和試驗后的樣品照片以進行更直觀的比對,這既是展示檢查結果的一種客觀證據,又是體現檢測程序完整和體系運行無誤的有力證明。
1)漏掉必要信息
例如:①報告無檢測日期;②報告無檢測結果;③報告中某測試表中“溫度”、“濕度”、“大氣壓力”空白未填。
認可準則都明確要求檢測報告應包括檢測日期、檢測結果,且規定了當相關的規范、方法和程序有要求或對結果的質量有影響時實驗室應記錄環境條件,在測試表中都已設置了“溫度”、“濕度”、“大氣壓力”等環境條件欄目,更應當填寫。
2)遺漏提及的內容
例如:
①報告正文提到某內容“見附表X”,但整篇報告中無附表X;
②委托書中勾選了某檢測標準,但報告未提及該標準;
③歸檔文件核對清單注明某內容入報告,但報告中無該內容。
3)缺少標注說明
例如:
①某測試進行了多次,但報告的數據記錄頁中未注明是第幾次測量,結果有兩頁數據記錄內容一致無法區別;
②多方向的振動試驗報告中的試驗曲線圖未標注是哪一方向的。上述案例不符合準則要求的觀察結果、數據應能按照特定任務分類識別或注明名稱,缺少這樣的標注說明直接造成數據記錄、圖片的混淆不清,容易引起誤解。
4)描述不全
例如:
①報告中“技術要求”未描述委托書附件描述的電壓頻率和電壓施加過程的要求;
②報告中合格判據未提及委托書中提到的“無可見損傷,標記清楚”;
③報告結論僅描述為“合格”或“不合格”。描述不全這種問題會引起審核員對檢測過程、檢測結果的質疑,易在發生質量爭議時導致報告無效。尤其是合格判據這么重要的信息都描述不全,給出的檢測結果更要劃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而案例③的結論描述存在明顯漏洞,應針對檢測項目予以具體描述。
5)編號、符號、日期不全
例如:
①英文報告編號尾號漏掉“(E)”;
②報告中標準未注明年號;
③報告中“相對濕度”漏寫“%”;
④某報告檢測時間為2013.1.16-2013.1.23和2013.6.17-2013.6.24,所有儀器設備均未列出使用日期,計量有效時間也均只有有效截止日期,如有3個測試儀的計量有效期分別至2013-3-13、2013-3-11、2014-3-14。
案例①、②、③問題性質較輕微,但很常見,應予注意。由于不同儀器設備計量有效期時長不同,所以只有截止日期時無法推測出計量開始日期,案例④的檢測時間有兩個時間段,計量有效時間又缺少計量開始日期,也沒有儀器設備使用日期,故無法知悉儀器設備使用時是否在有效期內。
標識缺漏這類問題通常表現為:
①入報告作為附錄的檢測記錄無唯一性標識;
②報告結束處未標明終止號。
問題①中的唯一性標識包括文件識別號、報告編號、頁碼。首先,檢測記錄作為一種文件,應有與其他文件相區別的文件唯一性標識,即文件識別號;其次,檢測記錄既入報告,則為報告的一部分,應有與其他報告相區別的報告唯一性標識,即報告編號;再次,檢測記錄的每一頁應有與其他頁相區別的頁面唯一性標識,即頁碼。這三種標識共同組成了作為報告附錄的檢測記錄的唯一性標識,三者缺一不可,否則既不符合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又不符合檢測實驗室要求,而且容易引起混淆,造成混亂。
問題②沒有明確報告是否已結束,從而可能導致某種不確定性和誤解,基于此,標準準則均明確提出檢測報告結束處要有清晰的標識。
近年來,河南省生態環境系統持續加大對自動監測數據和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的執法監督力度,積極運用污染源自動監控、視頻監控、用電用能用水監控等監管手段,深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查辦了一批重大環境......
近期,有網友在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眾留言系統咨詢“沒有CMA認證的檢測報告”,市場監管總局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督管理司給予了答復。問:本公司在組織招投標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家投標公司的標書資料中有份檢測報告存......
法律條文第一百三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承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風險評估工作的技術機構、技術人員提供虛假監測、評估信息的,依法對技術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技術人員給予撤職、開除處分;有執業資格的,由授予其......
9月19日上午,“2018全國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活動啟動儀式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規范行業管理、提升檢測質量”。該活動是2018年全國“質量月”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由市場監管總局主辦......
8月7日,省質監局通報2018年省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專項監督檢查情況,全省44家獲證檢驗檢測機構被通報。 通報稱,省質監局于7月9日至20日......
“出口印尼水果實現本地檢測以后,我們再也不用為檢測周期長而擔心了,這不3天就拿到檢測報告了。”近日,龍口檢驗檢疫局實驗室報驗大廳內,某出口水果企業報檢員小張拿到報告后欣慰地說。這也是通過印度尼西亞食品......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7年11月21日,英國通報我國出口兩批次食品缺少檢測報告。具體通報內容如下:通報時間通報國通報產品編號通報原因銷售狀態/采取措施通報類型2017-......
實驗室檢測報告蓋章很有學問,最近幾年因為蓋章不合規定的違規事件不在少數,今天大家一起學習一下檢測報告該怎么蓋章。一、檢測報告上蓋章位置CNAS、CMA章蓋在報告的左上、右上、還是中間?到底蓋在哪里呢?......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環保部發布《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加強污染地塊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塊環境風險。對疑似/污染地塊開展土壤環境調查辦法指出,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
近日,一份標稱由某油品檢測公司做出的抽樣檢測結果文件在網絡上傳播,文件顯示深圳大學8個食堂以及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船說廚房”均檢出“地溝油”。深圳大學昨日連發多份聲明,質疑報告來源,但還是封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