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清華大學對外宣布,該校與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合作,成功分離了高效抗新冠病毒抗體,為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提供強有力的醫學干預手段。該項成果已經投向《自然》并發表在預印本平臺。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團隊便與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教授張政團隊合作,對新冠病毒感染和康復期病人體內保護性抗體反應進行了系統和全面的分析。
該團隊利用抗體分析技術、抗體分離技術和抗體評估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液的B淋巴細胞中,成功分離出200多株抗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及其編碼基因。這些抗體是康復者在病毒感染過程中產生的天然武器,可以有效識別初病毒表面蛋白的關鍵靶位,阻止病毒進入人體細胞。
據介紹,在人體血液中,抗體可以占到全部血漿蛋白的20%,并隨著血液的流動在全身持續不斷的巡視外來入侵的病毒,并對其實施強大的抑制和清除作用。這也是人體能夠產生免疫力的物質基礎。人體抗體由B淋巴細胞產生,且每個抗體都有自己獨到的特點。
“如果我們把抗體比喻成為一支部隊的話,‘多克隆抗體’相當于不同的兵種的混合,其能力以及對的病毒位置是有很大的差別。有的只是襲擊病毒的‘胳膊’,有的則可以識別并攻擊病毒的‘心臟’。”張政在受訪時表示,他們的工作便是找到能精準打擊新冠病毒“心臟”的單個“士兵”,即所謂的“單克隆抗體”,并獲得其基因,進而實現對該種“士兵”的大規模復制生產。
目前,該團隊正在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新泉合作,針對相關抗體開展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篩選所獲抗體中最優秀的個體,全力推動大規模生產、臨床前動物研究和后續的臨床應用開發,為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提供強有力的醫學干預手段。
最近,CiteAb發布了2021年高引用抗體Top100的名單,其中,來自CellSignalingTechnology(CST)的抗體數量超過?(圖1),這已是CST連續第6年位居榜首,且相較于其他......
1.大部分人目前已接種疫苗加強針,即便感染新冠病毒,也以無癥狀和輕癥為主,用藥主要是為了緩解癥狀。新冠治療用藥,可以簡單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主要有輝瑞的Paxlovid、默沙東的Molnupi......
北京11月10日。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日報道,通過分析研究病毒、人類和動物細胞RNA獲得的13個數據集,巴西圣保羅聯邦大學(UNIFESP)的科學家首次證明,新冠病毒會改變宿主細胞RNA的功能。相關論文......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日報道,通過分析研究病毒、人類和動物細胞RNA獲得的13個數據集,巴西圣保羅聯邦大學(UNIFESP)的科學家首次證明,新冠病毒會改變宿主細胞RNA的功能。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細......
當前,全球疫情仍處于高位運行,我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3日舉行的關于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有關情況的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指......
輸血是臨床上治療急性失血、貧血和凝血障礙的主要手段,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然而,輸血不相容會導致多種輸血不良反應,增加溶血性疾病(如新生兒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病、藥物免疫性溶血病)和腎功能衰竭的風險......
跟感染流感一樣,免疫系統也會留下第一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印記,感染何種變種、何時以及接種了幾劑疫苗,這些變量可能都會影響到秋季——甚至未來每年的接種計劃。怎么應對?在新冠病毒剛出現的時候,尋找疫苗很簡單。......
半小時快速檢測新冠病毒、安裝空調的防護服、可折疊核酸采樣艙……福建防疫黑科技無微不“智”近日,2022年福建省疫情防控科技成果推介活動在福州舉行,一批成熟度高、轉化性強、具有一定產業化前景的疫情防控最......
自首個正式記錄的病例在醫學會議上報告以來,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癥)在人類疾病譜中已經存在了115年,是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疾病之一。在尋找阿爾茨海默病的療法方面,科學家們數十年殫精竭慮,卻收效甚微——......
國際科學頂刊《自然》雜志8月2日發表文章指出,研究表明,即使在新冠感染治愈后的幾個月,患上心血管問題的風險也會很高,例如心臟病發作、中風等。在《自然-醫學》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美國退伍軍人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