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干細胞救治新冠肺炎臨床研究項目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協調優勢資源,救治(危)重癥患者,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干細胞生物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于3月10日聯合發布《干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臨床研究與應用專家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包括概述、實施條件與要求、臨床研究的實施、分類管理和注意事項等5部分內容,著重對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實施條件與要求、干細胞制劑制備和質量要求、臨床研究的實施規范、項目的分類管理等進行闡述,對加強干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研究的管理,提升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救治水平,加速推進研發進程,擴大受益群體,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臨床應用的一般方案是患者接受不多于3次干細胞輸注,每次的輸注劑量為1-5 106個細胞/kg體重,每次間隔時間建議不少于3天。可根據臨床研究目的和臨床工作實施的實際條件,設計合理的臨床研究方案,推薦采用多中心、隨機對照、雙盲的研究設計。干細胞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均接受指南推薦的常規治療。對照組接受的安慰劑為不含干細胞的生理鹽水加白蛋白。隨訪要求按照臨床方案進行。
《指導意見》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干細胞生物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共同起草,由周琪院士、王福生院士和王貴強教授擔任執筆專家。起草專家組成員還包括王松靈院士、卞修武院士、李松院士、季維智院士、魏于全院士,科研攻關組藥物研發專班專家組成員,以及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干細胞生物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有關成員等。
據估計,全世界范圍內大約有10億人缺乏足夠的維生素D,這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包括免疫力低下和神經系統疾病等等。而之前的研究顯示,維生素D水平低的人群患COVID-19的風險也更高。維生素D作為一種營養......
SARS-CoV-2會引起嗅覺的深刻變化,包括完全喪失嗅覺。盡管這些改變通常是短暫的,但許多COVID-19患者表現出持續數月至數年的嗅覺功能障礙。盡管動物和人體尸檢研究已經提出了導致急性嗅覺喪失的機......
最近多位朋友問:新冠感染后開始上班,發現“腦子不轉了”,很簡單的工作竟然也頻繁出錯。有必要整理一下已經在新冠后遺癥中已被重視許久的“腦霧”。1,什么是腦霧?(圖源【2】)腦霧(brainfog)是一個......
COVID-19是由SARS-CoV-2感染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根WHO統計全球累計報告逾5.74億名次確診病例,已經造成超過639.5萬名患者死亡。SARS-CoV-2進入機體后,通過Spike蛋......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員首次發表了關于四種類型的COVID-19疫苗如何使身體準備好對抗SARS-CoV-2的分析。他們深入研究了T細胞、B細胞、抗體水平在接種疫苗......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分析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ationalHealthService,NHS)數據時發現,第一劑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與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吉蘭-巴......
根據百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截止2022年05月12日10時,全球累計確診超過5.18億例,死亡超過628萬例。近日,禮來(EliLilly)與合作伙伴Incyte聯合宣布,美國食......
隨著COVID-19大流行的持續,越來越多的臨床和研究證據表明,相當大比例COVID-19康復患者的多個器官和系統產生了長期影響。不過,類似研究的隨訪時間相對較短,均不超過1年。而且,在大多數研究中,......
這項由格拉斯哥大學領導并發表在BMCInfectiousDiseases上的研究調查了343,850名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人,發現生活方式和社會經濟因素的綜合影響進一步增加了因COVID-19,與處于......
VisbyMedical周五宣布,它將與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局(BARDA)的防備和響應助理部長辦公室簽訂一份價值2550萬美元的合同,以開發一種在家中其手持式、針對流感和C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