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夏季學術交流會于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順義召開。夏季學術交流會每年召開一次,迄今為止已經召開了第七次。教育部科技司基地張安平,中科院基礎局局長劉鳴華、化學與交叉科學處處長郭大軍,中科院計財局科研基地處副處長侯宏飛,國家實驗室理事會理事黃志鏜院士、黎樂民院士、林國強院士、江龍院士以及國家實驗室朱起鶴院士、萬立駿院士、高松院士、嚴純華院士、劉忠范院士及80多名研究員、教授參加了此次學術交流會。
國家實驗室副主任吳凱教授主持了24日上午的會議,他對各位理事、院士、各部門領導多年來給予實驗室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萬立駿主任作了主任報告,介紹了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過去一年在科研、人才隊伍建設、學術交流與開放等方面的工作進展,并感謝國家有關部門和實驗室理事會對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的發展給予的指導和支持。
24日下午,會議分四個專題進行了學術交流,24位研究員/教授分別就各自的最新研究進展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并與參加會議的教授和研究員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報告專題、人員及題目包括:
“分子反應動態學與理論化學”專題:來魯華教授(生物網絡動態性質模擬與調控研究)、鄭衛軍研究員(單價鹽在水中溶解的微觀機理研究)、余志祥教授(計算和實驗研究三氯化銦催化的1,6-烯炔的環異構化反應的機理和真正催化活性物質的確認)、史強研究員(復雜分子體系量子動力學的研究理論)、王炳武副教授(單離子磁體-從稀土到過渡金屬)、陳輝研究員(過渡金屬催化反應的高精度計算化學研究)。
“分子納米結構與材料”專題:郭雪峰研究員(分子器件中的界面科學問題)、劉輝彪研究員(低維無機/有機共軛分子雜化聚集態結構可控組裝與性質)、馬玉國教授(苯-氟苯相互作用調控的超分子自組裝)、徐偉研究員(有機半導體材料:從合成到組合)、齊利民教授(無機微納結構的交替化學法合成與組裝)、詹傳郎研究員(自組裝光電功能材料及應用)。
“化學與生命科學交叉領域”專題:劉虎威教授(敞開式質譜離子化新技術及其應用)、舒春英研究員(富勒烯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趙美萍教授(基于DNA-酶相互作用的熒光傳感體系)、趙鎮文研究員(磷脂酶A2及其酶解產物作為卵巢癌診斷標志物與治療靶標研究)、褚泰偉(離子液體在核燃料干法后處理中的應用)、葉松研究員(氮雜環卡賓催化環化反應)。
“可持續化學”專題:鄒德春教授(纖維光伏電池及其研究現狀)、張建玲研究員(綠色溶劑中的分子聚集與功能調控)、趙達慧教授(共軛低聚物在有機光電材料研究中的運用)、劉琛陽研究員(聚合物流變學:熔體、溶液和凝膠)、彭海琳副教授(拓撲絕緣體納米結構與器件)、侯劍輝研究員(高效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分子結構設計)。
交流會期間還召開了小型討論會,雙方依托單位的領導和院士對國家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7月3日,由全國數字經濟教育發展聯盟主辦、廣東工業大學承辦的“中國數字經濟人才培養交流研討會”在廣州舉行。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杜承銘、中央財經大學校長助理李濤出席論壇并致辭。開幕式由廣東工業大學經濟與貿......
10日在京舉行的學習袁隆平精神交流會上,包括5位兩院院士在內的我國農業科技界數十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追憶緬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創新實踐、科學精神和崇高風范,認為袁隆平的人生歷程就是一部雜交水稻發......
為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簡稱拔尖計劃2.0),促進拔尖學生學術交流和成果展示,11月6日-7日,由教育部高教司主辦,南開大學承辦的“2021年度拔尖計劃2.0優秀學生學術交流會”通過......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8年11月30日,由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主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承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生物醫藥領域中心、北京科方......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8年11月25日,由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主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承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生物醫藥領域中心協辦的“原子熒光光譜技術培訓交流會”在華......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8年9月13日,在首屆中國萃取物及可浸出物(E&L)年會結束后,沃特世帶來“萃取物和可浸出物(E&L)交流會”(年會詳情請點擊:聽大咖講解萃取物及可浸出物看首屆中......
關于舉辦“2018石油化工行業分析檢測技術與儀器交流會(山東站)”第一輪通知各有關單位: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大趨勢下,為全面樹立和貫徹黨和國家的“創新、協調、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2017年年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化學所”)園區里呈現出奮發昂揚的氣象。和接近冰點的氣溫截然不同,化學所研究員王樹的實驗室中熱火朝天。最近,研究人員在自行搭建的一臺光電轉換檢測儀器上觀察......
科技日報記者27日從科技部獲悉,經專家論證后,科技部批準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組建國家研究中心已具備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礎。”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葉玉江介紹,國家研究中心是在現有試點實驗室......
開欄寄語:2016年10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將迎來60周歲生日。60年來,幾代化學所人不懈努力,頑強拼搏,勇攀高峰,形成了“創新、求是、團結、奉獻”的優秀文化,為我國科技事業、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