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4-21 21:41 原文鏈接: “RNA甲基化”研究匯總——擬南芥篇

    關于RNA甲基化修飾的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Cell等高分期刊上頻頻亮相,并一次次刷新人們對生命科學的認知。擬南芥作為植物界中研究RNA甲基化修飾的先行者,許多學者將它作為研究對象,并與最新m6A、m5C RNA甲基化測序技術結合,證實到RNA甲基化廣泛存在于擬南芥各個發育期,并揭示了RNA甲基化相關酶在特殊發育時期,如開花,葉片形成,種子發育,根部生長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小編全面整理了擬南芥RNA甲基化最新的研究成果,現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闡述:


    • m6A RNA甲基化譜研究 


    • m6A RNA甲基化酶分子機制研究 


    • m5C RNA甲基化譜及甲基化酶分子機制研究 

    一、擬南芥m6A RNA甲基化譜研究匯總

    1. Genome Biology:擬南芥花葉根組織m6A RNA甲基化譜     

    影響因子:13.21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中科院和普渡大學,借助m6A RNA甲基化測序技術,對比擬南芥花,葉,根組織中(每種組織有兩個生物學重復)m6ARNA甲基化情況。結果發現檢測組織中m6A RNA甲基化修飾程度比人類高10%左右,占轉錄組的83%。

    2. Nature Communications:不同品種擬南芥m6A RNA甲基化譜

    影響因子:12.35

    芝加哥大學聯合北大,利用m6A RNA甲基化測序技術,對比Can-0和Hen-16品種擬南芥根組織中m6A RNA甲基化譜,發現m6A的分布在兩個品種間高度保守。與人類m6A RNA甲基化位點分布情況相比,擬南芥m6A RNA甲基化位點在起始翻譯區特異性高表達。

    二、擬南芥m6A RNA甲基化酶研究匯總

    m6A RNA甲基化修飾酶,主要包括Writer,Eraser和Reader,如METTL3/14/16,WTAP;ALKBH5等。那么,在植物中,RNA甲基化酶都研究到什么程度了?小編都給您整理好了,見下表。

    擬南芥m6A RNA甲基化酶類型總結(截止到2018年6月)


    類別

    基因

    Writer

    MTA,MTB (分別與METTL3,METTL314同源)

    FIP37 (與WTAP同源)

    Virilizer(與KIAA1249同源)

    Hakai

    Eraser

    ALKBH10B

    Reader

    ECT2

    1.Developmental Cell:擬南芥m6A修飾調控芽尖細胞增殖

    影響因子:11.91

    由于擬南芥FIP37與人類甲基化轉移酶WTAP高度同源,因此作者想看看FIP37的功能是否與人類的WTAP一樣。帶著這個問題,作者運用T-DNA突變法構建了FIP37的野生型和突變型,敲除后發現對莖尖分生組織增殖影響顯著。又將正常,敲除或過表達FIP37擬南芥為樣本,分別進行m6A RNA甲基化測序,結果發現敲除組m6A修飾水平顯著低于正常和過表達組。通過RIP測序,證實FIP37能夠直接與WUS和STM基因結合,進行m6A RNA甲基化修飾。

    2.The Plant Cell:TLC法檢測擬南芥m6A RNA甲基化修飾

    影響因子:8.23

    前篇文章的作者之所以挑FIP37來做機制研究,主要是緣于這篇文章的鋪墊。在m6A RNA甲基化測序技術未成熟時期,先通過70年代就有應用的TLC法,檢測到擬南芥花,葉,根組織中廣泛存在m6A RNA甲基化修飾,在開花時期其甲基化修飾程度更高。作者接著應用酵母雙雜交技術,證實了FIP37通過與MTA結合,形成甲基轉移酶復合物。

    3.New Phytologist:擬南芥中存在多種m6A RNA甲基化轉移酶

    影響因子:7.43

    馬薩里克大學研究團隊證實甲基化轉移酶MTB和FIP37調控了m6A RNA甲基化修飾。分別敲降甲基化轉移酶后,檢測發現擬南芥根組織的增殖情況發生異常。另外,作者還檢測到擬南芥的甲基化轉移酶,Virilizer和Hakai。如果想研究植物RNA甲基化酶,“墻裂”推薦這篇作為敲門磚!

    4.The Plant Cell:m6A RNA Eraser----ALKBH10調控擬南芥開花

    影響因子:8.23

    北大研究團隊對擬南芥中去甲基化轉移酶進行了研究,發現ALKBH10B在擬南芥開花期間高表達。敲降后,干擾組開花用時比對照組長。作者又通過m6A RNA甲基化測序,檢測了敲降ALKBH10B樣本后發現1000多個基因發生了差異的甲基化修飾。此文還找到幾個與ALKBH10B直接作用的靶基因和miRNA,感興趣的老師可以詳細看看。

    接下來,小編將通過3篇文章介紹擬南芥與其m6A RNA甲基化Reader ECT2。有趣的是,這3篇文章發表在同一期刊:The Plant Cell;更有意思的是,它們見刊時間相差不到一個月。

    5.The Plant Cell:擬南芥m6A修飾調控ECT2的YTH結構,影響毛狀分枝形態

    影響因子:8.23

    這篇文章的思路值得借鑒,作者首先以一般YTH結構域多在Reader上分布為依據,通過序列比對,發現擬南芥ECT2蛋白上存在許多YTH結構域,推測其能夠識別m6A 結合位點。這個思路,不知云粉們是否覺得眼熟?之前,在m6A RNA甲基化---非編碼RNA篇中就曾介紹過,發表在Nature上,作者在pri-miRNA上發現許多METTL3的motif,經過驗證后發現這些motif的確與m6A RNA的甲基化轉移酶有關。

    6.The Plant Cell:擬南芥ECT2的甲基化調控mRNA的穩定性并影響毛狀分枝形態

    影響因子:8.23

    本篇文章重在篩選能與ECT2蛋白結合的靶基因,找到了3個,分別為TTG1、ITB1、DIS2。首先,作者根據自己的實驗需求,開發了一套FA-CLIP(甲醛交聯-免疫共沉淀)流程,成功找到發生甲基化RNA與ECT2結合位點,并確定結合區域為3'UTR。作者又應用凝膠遷移(EMSA)技術,證明3’UTR上的UGUA序列為植物特有,且可被ECT2特異性的識別。

    7.The Plant Cell:YTH結構域調控m6A RNA甲基化修飾,影響葉片發育和形態

    影響因子:8.23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對比研究了ECT2-4的結構,發現ECT2,3能通過與m6A結合位點結合,調控葉片生長,毛狀體形態,而ECT4僅在ECT2,3都缺失時,才發揮作用。作者通過進化樹和對已有轉錄組庫的篩選,最終確定將ECT2-4作為重點來研究。通過定點突變m6A RNA甲基化位點,構建單敲/雙敲/三敲的擬南芥模型及回補措施,分別對擬南芥葉片上的毛狀分枝數量做統計,最終證實ECT2-4上的m6A RNA甲基化位點均具有調控作用。在擬南芥中,作者首次比對了人類與擬南芥ECT蛋白的結構,發現其N端包含許多無序的蛋白結構,此發現為推測Reader與靶基因結合從而形成聚合體提供理論依據。

    三、擬南芥m5C RNA甲基化譜及甲基化酶研究匯總

    1. Molecular Plant:擬南芥m5C RNA甲基化譜及TRM4B酶功能

    影響因子:9.33

    中國農業科學院的谷曉峰課題組將RIP技術與傳統轉錄組測序結合,檢測到擬南芥中差異表達基因上平均有1-2個m5C甲基化位點。同時,證明了m5C甲基轉移酶TRM4B及其突變體對擬南芥根發育的影響。

    2. The Plant Cell:擬南芥m5C RNA甲基化譜及TRM4B酶對根的影響

    影響因子:8.23

    與上篇不同,本研究團隊采用m5C RNA甲基化測序研究擬南芥中m5C甲基化譜,在種子,幼芽,根中發現了1000多個特異性的位點。敲低RNA m5C甲基轉移酶TRM4B,造成tRNA穩定性的降低。研究人員還證實TRM4B突變體的初級根比野生型更短,同時對氧化的應激反應更敏感。






    相關文章

    中國校企聯手發表科研成果,借AI發現超16萬種RNA病毒

    記者10日了解到,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在北京時間9日11時發表了中山大學與阿里云合作的科研成果,研究團隊利用云計算與AI技術發現了180個超群、16萬余種全新RNA病毒,是已知病毒種類的近30......

    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研發成功

    記者10月6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棉花遺傳改良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先進科學》雜志。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

    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研發成功

    記者10月6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棉花遺傳改良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先進科學》雜志。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

    研究人員系統鑒定出哺乳動物生精細胞RNA結合蛋白

    南京醫科大學教授鄭科、郭雪江和副教授林明焰與中南大學教授、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副院長譚躍球等課題組合作,系統鑒定了哺乳動物生精細胞RNA結合蛋白、RNA結合結構域和非結構域元件,構建其男性不育相......

    華中農大科研團隊開發出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

    9月4日,華中農業大學棉花遺傳改良團隊在《先進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以往對植物中m6A功能分析研究,多數......

    MolCell:揭示RNA在調節癌細胞中基因表達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拓撲異構酶I(TOP1,TopoisomeraseI)是一種能促使DNA放松并預防和消除轉錄過程中扭轉應力(torsionalstress)的重要酶類,然而,調節TOP1酶類活性背后的機制,目前研究人......

    Science:鄭科/林明焰/郭雪江/譚躍球團隊系統繪制精子發生中的RNA結合蛋白景觀

    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與子代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鄭科教授和郭雪江教授與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林明焰副教授及中南大學譚躍球教授等團隊合作,在Science期刊發表了題為:TheLandscape......

    中科院團隊發現抑制高毒力超級細菌感染致病的非編碼RNA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晁彥杰研究組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RNAinteractomeofhypervirulentKlebsiellap......

    高密度RNA微芯片可實現更高效生產

    由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成功開發出一種具有更高化學反應性和光敏性的RNA構建模塊,其可以顯著縮短用于生物技術和醫學研究的RNA芯片的生產時間。這些芯片的生產時間可縮短一半,效率提高7倍。該......

    新技術首次實現以RNA為媒介的基因精準寫入

    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李偉研究員與周琪研究員團隊開發的逆轉座子基因工程新技術,首次實現以RNA為媒介的基因精準寫入,有望為遺傳病、腫瘤等疾病帶來更高效、更安全、更低成本的全新治療方式,為新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