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土壤監測法規已形成,全國的土壤環境監測系統如火如荼的建設中。作為土壤監測重要的一環,土壤的樣品前處理至關重要。土壤樣品前處理要求處理的土壤保持形態,沒有物質流失,為準確判定土壤性質保駕護航。目前土壤樣品前處理有三種形式:風干處理,烘干處理和凍干處理。本文詳細介紹常見的風干處理和凍干處理法。
環境監測土壤樣品原干燥方式:風干處理
采集的土壤樣品放在樣品盤上或用牛皮紙墊放在樣品架上,攤成薄薄的一層,置于干凈整潔的室內通風處自然風干。干燥時間一般在幾天和半個月之間,以天氣狀況和濕度狀況為準。
環境監測土壤樣品現干燥方式:土壤凍干機干燥法
采集的土壤樣品放在樣品盤上,攤成20mm左右厚度,置于Pilot5-8ES土壤凍干機內,設置凍干程序,一鍵啟動。干燥時間一般在24小時之內,以樣品的厚度為準,超過20mm厚度時間會延長。
技術解析:
土壤樣本處理一直采取風干或低溫烘干的方式處理。缺點是效率低,干燥長。對于多樣本量無法及時處置。幾年前,一些環保監測部門率先采用進口凍干機作為干燥的處置設備,但由于采用的是通用而非專用設備,導致高投入,低回報。在土壤樣品干燥處理方面市場空白的前提下,博醫康組織科研力量,歷時3年研制出土壤專用凍干機。
截止目前為止,博醫康公司已形成完整的土壤監測樣品前處理方案。土壤樣品前處理方案涵蓋土壤樣品檢測前元素的凍干鎖定,土壤有機物的凍干鎖定,土壤原形態的鎖定,確保土壤樣品檢測前的物質保持,以保證土壤樣本監測的真實性及有效性。
我國糧食主產區主要分布于東部中溫帶至熱帶區域。我國東部從北到南氣候條件和土壤物理化學差異極大,其團聚體保護、礦物吸附和微生物合成代謝途徑對土壤有機碳積累的貢獻和機制有何差異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
近日,浙江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團隊推出創新項目“炭土智耕——酸性土壤調理的中藥良方”,通過創新方法解決酸化土壤改良修復問題,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助力鄉村振興。酸性土是pH值小于7的土壤總稱。土壤......
地表土壤水分監測對氣象預報、水文研究和氣候變化分析等至關重要。然而,由于現有的微波傳感器觀測能力以及衛星軌道覆蓋和植被覆蓋等因素的影響,微波遙感土壤水分產品存在大面積的空值區域,限制了此類產品的應用。......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關于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的通知(2024年第二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及各有關實驗室:為掌握國家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
產品名稱采購量產品描述產品文件圖片高通量多維痕量組分分析系統1套質譜前處理自動化整合系統1套 詳細說明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GGP20240530項目名稱:大型儀......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計劃于2024年9月4-7日在遼寧·丹東舉辦。本屆學術會議旨在促進樣品制備技術及相關儀器裝置的學術交流與發展,會議將邀請在樣品制備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的海內外科學家......
通常,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累積水平被認為受到其比表面積和吸附位點等物理化學性質的限制。微生物殘體是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主要組成物質,其形成和積累與微生物代謝過程緊密相關。然而,微生物代謝能力如何調控礦物結......
2024年5月17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生效二十周年之際,第十八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第十八屆POPs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召開。本次論壇設有大會報告......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科研團隊近日在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荒漠開墾后農田土壤碳庫和養分庫在長期耕作措施下的變化模式,還提出了促進綠洲農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