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新聞稱,在上周五宣判了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美國埃默里大學終身教授、國家QIANREN特聘教授—李曉江一案。美方指控李曉江參與國內人才計劃未如實披露個人稅收,因而被判重罪,緩刑一年,罰款35089美元。
美國司法部發布的新聞
起訴書稱,李曉江在一年時間里(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用于資助亨廷頓舞蹈癥蛋白的突觸毒性研究的經費中獲利超過10000美元,并故意濫用埃默里大學價值至少5000美元的資產。
去年5月,在李曉江教授回國訪問的第二天,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埃默里大學突然關閉李曉江教授夫婦實驗室,并解聘了李曉江夫婦和實驗室部分中國人,要求30天內強制遣返,甚至連臨近分娩的孕婦也不例外。
埃默里大學以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方式對李曉江夫婦實驗室的處理方式,一時震驚中外學術界。
李曉江和李世華夫婦同是埃默里大學的教授,共同管理Li Lab,已在該校工作了23年之久
李曉江實驗室被解散的過程(來源賽先生)
5月16日,美國埃默里大學行政人員在未有先兆的情況下,將李曉江實驗室查封,同時帶走了實驗室所有公共電腦、實驗記錄本和部分資料,且未給出任何理由。
5月17日,李曉江實驗室成員逐個接受5名校方人員的問訊,其中一位校方人員是代表埃默里大學的律師。談話的內容主要是跟李曉江有關,如“李曉江在做什么”、“他一年回幾次中國”, “李曉江在中國的實驗室有什么人,什么實驗設備等”。
5月18日,李曉江實驗室成員想了解更多情況,埃默里大學的工作人員回復到“我們正在努力地解決問題,請耐心等待”。
5月21日,埃默里大學的工作人員通過短信告知實驗室成員,第二天將打電話告知他們處理結果。
5月22日上午,埃默里大學通過電話逐個聯系實驗室成員(包括李曉江和李世華),處理結果是:李曉江和李世華被解雇,實驗室多名中國學生也被解雇,并要求他們30天內強制遣返。
5月23日,埃默里大學醫學院院長向院里所有的成員發送內部郵件,說明李曉江和李世華實驗室關閉情況,稱主要是“未充分披露來自國外的基金以及同中國科研機構的合作范圍”。
對于為何關閉李曉江和李世華實驗室,埃默里大學稱主要是“未充分披露來自國外的基金以及同中國科研機構的合作范圍”。
但李曉江認為,此前就“在中國的工作向埃默里大學解釋過,且目前在中國待的時間比原定的時間還要少”,他曾向前任院長提交了申請書,并獲得同意。因此他不認為自己未充分披露在國外工作情況。
李曉江在中美兩邊任職,工作有沒有交叉、有無涉及知識產權泄露?其實驗室前成員對《知識分子》表示,李曉江在美國的實驗室主要是用小鼠作為動物模型研究亨廷頓綜合征,而在中國則主要用豬或非人靈長類動物做實驗,“兩邊的實驗不同,且經費沒有交叉”。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聯邦地區法院起訴李曉江的罪名與隱瞞兼職、欺詐聯邦政府的資助有關。然而,今天判決出來,并沒有隱瞞兼職這一條,而是少交了所得稅。
李曉江被解雇后,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去年5月表示,暨大決定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的所有教授、人員歸國,并為其提供場地、實驗室等繼續從事研究。隨后李曉江及其夫人全職回到暨南大學工作。
李曉江原本已在暨南大學工作,為何此時又出現在美國,被美國判刑?
據《知識分子》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李曉江是2019年11月只身前往美國,并在美國被逮捕。他之所以回美國,是要參加關于美國埃默里大學突然關閉其實驗室的聽證會。“然而在聽證會當天早晨,李曉江就被FBI帶走,聽證會沒去成。” 他還推測,“現在回想,估計是埃默里大學設下的圈套。”
值得一提的是,教授夫婦兩人,都是饒毅教授本科校友,比饒毅教授早一年入學,可以說是正牌師兄。此外,李曉江教授幾乎是同一時間和施一公教授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工作學習。教授做博士后,施一公教授則是讀博士,所以也可以說是師兄。
不僅如此,三人都曾在華人生物學家協會擔任職務。而華人生物學家協會在去年三月,曾聯合另外兩家華人學術組織,在Science發表公開信,抨擊NIH的種族標簽行為。
埃默里任教23年,終身教授
李曉江為埃默里大學在亨廷頓病研究領域贏得世界聲譽
李曉江是著名生物學家,研究領域為遺傳性神經疾病的模式與機理。被譽為“全世界亨廷頓病研究領域乃至遺傳性神經疾病領域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
李曉江教授
1982年,李曉江從江西醫學院醫學專業畢業后進入蘇州醫學院攻讀藥理學碩士。
1991年,他作為留學生到美國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攻讀藥理學博士。
此后6年,李曉江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成為神經學科博士后并承擔助教的工作。
1996年,他加入埃默里大學,并于2005年成為該校人類遺傳學系終身教授。學校還于2007年授予李曉江人類遺傳學杰出教授的榮譽。
埃默里大學
從1996年到2019年,李曉江已經在埃默里工作了23年。他的論文與研究成果多次發表于Nature 、Nature Genetics、Cell等國際核心刊物,累計引用率達上萬余次 。
2015年,李曉江制備出世界首例帕金森病的轉基因猴模型。
2018年3月,他與妻子在Cell雜志上發表論文,該研究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頓舞蹈病基因敲入豬,精準地模擬出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為開發治療亨廷頓舞蹈病的新手段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動物模型,也為培育其它神經退行性疾病大動物模型提供了技術范本和理論依據。
一場只針對華裔的種族性排查?
這兩年,美國對于華裔學者的打壓屢見不鮮,人心惶惶。一些人擔心這次“打壓行動”可能容易讓華裔深陷其中,擔心這可能會構成種族歸納(racial profiling),這種做法針對人們的種族或族裔背景,美國聯邦法律禁止基于種族的不平等待遇。
2018年8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首次寫信給NIH資助的10000家機構,表示一些科學家沒有對外披露受到了國外資金的支持,但仍舊享受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對其的幫助;將本屬于美國機構的知識產權進行轉移;或者向其他國家發送贈款建議。一些科學家被判犯有“double dipping”罪。柯林斯要求這些機構進行調查。
2019年4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一席話掀起驚天巨浪:“在接下來的一兩周時間內,將對各個大學違反NIH規定的科學家采取行動,有人將被開除。”
隨后埃默里大學副校長向全校職員發送郵件,要求在國外兼職的教授必須向系主任報告,并表示此舉也是為了全部教員的利益,以持續獲得NIH的科研經費。
5月16日,在李曉江回國期間,埃默里大學突然把他的實驗室關閉。
盡管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承認中國一直是調查的主要關注點,但MD安德森癌癥中心和NIH都堅持認為此次行為不等于種族歸納。
“我們的調查關注客觀的行為,”該機構副主任邁克爾·勞爾對《自然》表示。 “并非所有這些都涉及中國,并非所有我們發現有問題的科學家都是中國人。”
對此,休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前美國華裔美國人倡議組織主席史蒂文·皮說:“我們沒有足夠的信息來詢問是否會進行種族歸納,但有人擔心會這樣做。”
一位出生于中國、現為美國公民的MD安德森的科學家對《科學》雜志表示:“我絕對感受到了種族歸納的壓力。”這位因害怕遭到“報復”而要求匿名的科學家補充說:“我還有一些其他工作機會,我可能會很快離開。”
中美競爭日趨白熱化,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已不再遮遮掩掩,學術界未能幸免。
在此形勢下,原來往返中美、促成兩國科研機構合作的華人學者成為主要的審查對象,未來他們游走在兩國間的合作之路恐將被阻斷。
參考信息:
1.https://www.justice.gov/opa/pr/former-emory-university-professor-and-chinese-thousand-talents-participant-convicted-2.and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2/ex-emory-scientist-ties-china-charged-fraud
3.https://www.nytimes.com/2020/05/11/us/politics/justice-department-china-scientist.html
5月11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新聞稱,在上周五宣判了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美國埃默里大學終身教授、國家QIANREN特聘教授—李曉江一案。美方指控李曉江參與國內人才計劃未如實披露個人稅收,因而被判重罪,緩刑......
5月11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新聞稱,在上周五宣判了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美國埃默里大學終身教授、國家QIANREN特聘教授—李曉江一案。美方指控李曉江參與國內人才計劃未如實披露個人稅收,因而被判重罪,緩刑......
前埃默里大學的神經科學家李曉江于去年被解雇,此前該大學稱他未透露來自中國的收入,他正面臨刑事指控。法庭記錄顯示,李曉江已保釋,該案定于下個月進行初審。李曉江是“千人計劃”的成員。對李曉江的指控于201......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多名生物學家在世界范圍內創立了公司,他們是:施一公2008年,他在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講席......
日前,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Foundation)公布了2019年麥克阿瑟獎(MacArthurFellows)的獲獎名單。今年總計有26位杰出人士獲獎,其中5位從事生命科學領域工作的科學......
近日,華裔教授李曉江及其妻子,還有其實驗室的多名中國學生全部被解雇的消息傳遍了學術圈,讓很多人對李曉江及其妻子和團隊將何去何從很是關注。而最新消息!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透露:暨大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歸國!......
日前,中國科學研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埃默里大學終身教授李曉江的實驗室突遭關閉,實驗室所有成員上交了門卡,工作郵箱也被關閉,該校網頁上有關李曉江的頁面已經全部無法瀏覽,在埃默里大學醫學院擔任教......
隨著生物大分子結構的逐步解析,研究人員對細胞生理的認知也在不斷革新。哈佛大學吳皓教授實驗室主要聚焦細胞抗感染和損傷性刺激的免疫信號通路中相關分子的結構生物學研究,于201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第一次見到西班牙生物學家何賽·帕斯托,是在他位于清華大學醫學科學樓的實驗室里。他穿著紫紅T恤,四十歲左右,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微笑著和我們握手。與大多數西班牙人自帶的外向奔放氣場不同,他給人的感覺是嚴......
第一次見到西班牙生物學家何賽·帕斯托,是在他位于清華大學醫學科學樓的實驗室里。他穿著紫紅T恤,四十歲左右,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微笑著和我們握手。與大多數西班牙人自帶的外向奔放氣場不同,他給人的感覺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