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的北京市懷柔科學城,在南區選取1平方公里建設“懷柔科儀谷”,打造高端科學儀器投資、研發、設計、制造、展示和交易的產業高地,預計2030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儀谷”。5月17日,懷柔科學城促進科學儀器產業創新發展暨“懷柔科儀谷”建設發布會在京舉行。
北京市懷柔科學城在其南區選取1平方公里建設“懷柔科儀谷”,預計2030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儀谷”。北京市懷柔區供圖
開啟建設“百年科學城”新篇章
北京市懷柔區委書記、懷柔科學城黨工委書記戴彬彬表示,“十三五”時期布局懷柔科學城的26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提前一年全部啟動,目前懷柔科學城已構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與科教基礎設施、交叉研究平臺高效協同的支撐格局,成為中國科技設施最密集、原始創新最前沿、國際特色最突出的區域之一。
根據發展計劃,到2023年,一批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科學儀器4S店成功落地,公共服務平臺投入使用,科技孵化體系初步建立,科技金融發揮作用,產業聚集初具規模。到2025年,“懷柔科儀谷”基本建成,“隱形冠軍”企業逐漸增多,產業聚集效應彰顯,投資、研發、設計、制造、展示和交易高地雛形初現。到2030年,“懷柔科儀谷”走向世界,成長為世界級的研發基地和產業中心,一批中國企業在此成長為高端科學儀器領域的頭部企業,懷柔高端科學儀器投資、研發、設計、制造、展示、交易形成國際影響力。
打造“懷柔科儀谷”促產業創新發展
發展科學儀器產業,與懷柔科學城發展息息相關。
北京市懷柔區委常委、副區長郭文杰說,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懷柔科學城的大科學裝置、科教設施和交叉創新平臺,需要大量高端科學儀器,僅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就需要儀器設備5萬臺套,多數需要定制研發。大科學裝置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改造升級過程,本身就是不斷創新的過程,是對高端科學儀器不斷需要的過程,更是科學儀器產業培育的過程。
他稱,在懷柔科學城南區選取1平方公里,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懷柔科儀谷”,促進科學儀器產業創新發展。
郭文杰表示,近期(2020-2023年)啟動建設“懷柔科儀谷”,一批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科學儀器4S店落地,公共服務平臺投入使用,科技孵化體系初步建立,科技金融發揮作用,產業聚集初具規模,為打造投資、研發、設計、制造、展示和交易高地奠定基礎;中期(2024-2025年)基本建成“懷柔科儀谷”,“隱形冠軍”企業逐漸增多,公共服務機制運轉順暢,科技孵化體系逐步完善,科技金融體系初步構建,產業聚集效應彰顯,投資、研發、設計、制造、展示和交易高地雛形初現;遠期(2026-2030年)“懷柔科儀谷”走向世界,成長為世界級的研發基地和產業中心,全方位的科技孵化和成果轉化能力形成,擁有完備的科學儀器交易和展示平臺,懷柔高端科學儀器投資、研發、設計、制造、展示、交易形成國際影響力。
為大科學裝置提供社會化服務和技術保障
5月17日,北京懷柔儀器和傳感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懷柔儀器公司”)也掛牌成立。
北京懷柔儀器和傳感器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北京市懷柔區供圖
“懷柔儀器公司”是懷柔區政府授權區國資委出資的獨資國有企業,代表懷柔區政府實現產業發展和聚集、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孵化、成果轉化、產業并購、政策服務、金融服務和技術服務。
據悉,懷柔儀器公司將立足科學儀器領域核心技術突破,同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開展合作,重點突破質譜、傳感器、光電子能譜等一批核心產品和核心技術。“在此基礎上,將加快科學儀器產業聚集,科技孵化一批中小微企業,打造全鏈條生態系統。”張鳴劍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表示,目前中國科學儀器產業嚴重依賴進口,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啟動建設“懷柔科儀谷”,專注于科學儀器自主研發、科技孵化和成果轉化意義重大。
“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他建議,培育龍頭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創新科學儀器產業生態體系;深化與高校院所的戰略合作,建立產學研用創新合作長效機制,引進、培育和聚集一批具有前瞻性、先進性以及階段性應用成果的創新企業和科研機構;通過政策試點培育科學儀器創新應用生態,帶動企業集聚和產業規模化發展。
中國科學院大學兩個研究院同日掛牌
同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掛牌儀式在懷柔科學城創新小鎮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懷柔區委書記、懷柔科學城黨工委書記戴彬彬,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波出席掛牌儀式并致辭。國科大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董軍社,國科大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王艷芬出席掛牌儀式。掛牌儀式由國科大副校長董紀昌主持。
國科大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掛牌
魏橋國科研究院掛牌
李樹深表示,成立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是國科大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三個面向”、“四個率先”總體要求,深度融入懷柔科學城建設,深化“科教融合”、推動“產教融合”的切實舉措,是國科大、懷柔區委區政府、懷柔科學城管委會與魏橋創業集團面向科技創新發展新態勢、國民經濟發展新常態、產學研深度融合新趨勢作出的重要部署。國科大將依托科教融合的辦學體制優勢,牢牢把握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歷史機遇。他希望各方深入調研分析研判、認真做好各領域布局規劃,積極探索科研機構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模式,快速形成創新策源能力、決策咨詢能力、技術服務能力、成果轉化能力、產業培育能力、人才培養能力,敢于擔當、務實推進。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機恒通聯合實驗室作為國科大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第一個聯合實驗室,由董軍社、中機城市集團董事長闞景隆與聯合實驗室主任郝彥賓教授正式揭牌成立。同時,國科大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承辦的2020年“國科大杯”創新創業大賽由李樹深、戴彬彬、張波、董軍社、王艷芬、伍建民、張敬雷正式啟動。
新聞網訊(記者張麗平實習生肖亦卓)4月29日,北京市豐臺珞珈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簽約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武漢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平文,豐臺區委書記王少峰,豐臺區委副書記、區長初軍威,武漢......
中新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孫自法)子午工程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距離“最亮的光源”發射第一束光更近一步、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自主研發出國際先進的極端條件物性測量系......
4月25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2023年度青島項目啟動會在青島舉行。本次啟動會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新司與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青島市科技局指導,來自清華大......
4月28日,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放共享論壇暨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成果發布會在懷柔科學城召開。論壇以“國際合作與開放共享”為主題,發布了懷柔科技設施平臺開放運行情況,并向世......
記者從遼寧省科技廳獲悉:目前遼寧已篩選出分析儀器、計量儀器、電子測量儀器等14個類別、5641臺(套)通用性強、服務面廣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還將加大力度確保全年開放共享設備達到1萬臺(套......
3月31日上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南校區會議中心召開數學與交叉科學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數學與交叉科學發展戰略研討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宗本、王小云,陜西省教育廳、科學技術廳相關部門領導,十余所高校數學與交叉......
根據工作需要,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標準化評估研究所公開招聘1名企業編制職工,具體要求如下:一、崗位名稱:評估數字化研究崗二、任職條件1.35歲以下;2.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
2024年3月1日,國常會審議通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廣東、安徽、河北等地已率先開啟設備更新摸查。《行動方案》以技術、能耗、排放等為牽引,從財政、稅收、金融、創新多個層面提......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文件提出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
為推動我國科學儀器研發及應用推廣,促進科學儀器優秀研發團隊及優秀應用團隊脫穎而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發起設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托舉計劃”項目(簡稱為:CIS海豚計劃),現將申報工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