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5-18 19:39 原文鏈接: 空氣質量檢測儀采用的國家標準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品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和環保。新家裝修好以后,除了基本的通風和放置除甲醛植物,炭包等措施之外,很多人也會采用空氣質量檢測儀來全面檢測空氣質量狀況,全面保護孕婦,兒童,老人以及家庭人員的健康。

      空氣質量檢測儀原理

      空氣質量檢測儀是一款能實時檢測甲醛,PM2.5,TVOC和溫濕度的產品,小巧精致,方便攜帶。通過其內部的原裝進口傳感器,能準確測量出污染物濃度,并計算出空氣質量指數AQI,當濃度超標時報警。空氣質量檢測儀原理為檢測前端甲醛傳感器,PM2.5傳感器,TVOC傳感器以及溫濕度傳感器的信號,通過運算放大器將傳感器的微弱信號放大,并通過濾波電路去除噪聲干擾,然后通過AD采集,并采用32位高精度CPU處理計算,然后轉化為污染物濃度值,并在液晶屏上加以顯示。

      空氣質量檢測儀采用的國家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保護和改善生活環

      境、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標準分級、污染物項目、平均時間及濃度限值、監測方法、數

      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及實施與監督等內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本標準中未作規定的污染

      物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本標準中的污染物濃度均為質量濃度。

      本標準發布于 1982 年。 1996 年次修訂, 2000 年第二次修訂,本次為第三次修訂。本標準

      將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環境保護要求適時修訂。

      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

      ——調整了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將三類區并入二類區;

      ——增設了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 2.5 μm)濃度限值和臭氧 8 小時平均濃度限值;

      ——調整了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 10 μm)、二氧化氮、鉛和苯并[a]芘等的濃度限值;

      ——調整了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

      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 3095—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 GB 3095

      —1996)修改單》(環發〔 2000〕 1 號)和《保護農作物的大氣污染物高允許濃度》( GB 9137—88)

      廢止。

      本標準附錄 A 為資料性附錄,為各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地方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提供參考。

      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制訂。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本標準環境保護部 2012 年 2 月 29 日批準。

      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解釋。

      3.1

      環境空氣 ambient air

      指人群、植物、動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氣。

      3.2

      總懸浮顆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 TSP)

      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 100 μm 的顆粒物。

      GB3095—2012

      2

      3.3

      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 10 μm) particulate matter( PM10)

      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 10 μm 的顆粒物,也稱可吸入顆粒物。

      3.4

      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 2.5 μm)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 2.5 μm 的顆粒物,也稱細顆粒物。

      3.5

      鉛 lead

      指存在于總懸浮顆粒物中的鉛及其化合物。

      3.6

      苯并[a]芘 benzo[a]pyrene( BaP)

      指存在于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 10 μm)中的苯并[a]芘。

      3.7

      氟化物 fluoride

      指以氣態和顆粒態形式存在的無機氟化物。

      3.8

      1 小時平均 1-hour average

      指任何 1 小時污染物濃度的算術平均值。

      3.9

      8 小時平均 8-hour average

      指連續 8 小時平均濃度的算術平均值,也稱 8 小時滑動平均。

      3.10

      24 小時平均 24-hour average

      指一個自然日 24 小時平均濃度的算術平均值,也稱為日平均。

      3.11

      月平均 monthly average

      指一個日歷月內各日平均濃度的算術平均值。

      3.12

      季平均 quarterly average

      指一個日歷季內各日平均濃度的算術平均值。

      3.13

      年平均 annual mean

      指一個日歷年內各日平均濃度的算術平均值。

      3.14

      標準狀態 standard state

      指溫度為 273 K,壓力為 101.325 kPa 時的狀態。本標準中的污染物濃度均為標準狀態下的濃度。

      4 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和質量要求

      4.1 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

      環境空氣功能區分為二類:一類區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二類區

      為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為保護人體健康,預防和控制室內空氣污染,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為發布。

      本標準由衛生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聯合起草小組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標準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安全所,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北京市勞動保護研究所,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建筑材料科學院環境工程所。

      本標準于2002年11月19日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衛生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準。

      本標準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提出。

      本標準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衛生部負責解釋。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室內空氣質量參數及檢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住宅和辦公建筑物,其它室內環境可參照本標準執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