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鋼研納克發布2019年年報,公司2019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5.46億元,同比增長8.08%,綜合行業已披露年報個股的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7.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13.58萬元,同比增長7.64%,綜合行業已披露年報個股的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2.65%;公司每股收益為0.35元。
同時,公司發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20-01-01到2020-03-31業績:凈利潤-400萬元至-300萬元,上年同期業績:凈利潤1397.61萬元。
關于2020年一季度業績變化原因,公司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公司下游客戶復產復工延期,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導致一季度凈利潤出現虧損。3月下旬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公司業務亦逐步恢復正常。
利潤分配預案為:以 248,200,000 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 0.28 元(含稅)。
報告期內,公司檢測服務、檢測儀器等業務持續穩定發展,推動公司收入穩定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54,642.47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8.08%;營業利潤為 7,084.9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0.77%;利潤總額為 7,804.83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8.5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6,913.58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7.64%;基本每股收益 0.35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 99,335.10萬元,比期初增長 46.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 71,649.00萬元,比期初增長78.6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2.89元,比期初增長 34.4%。本期公司資產大幅增長主要是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融資所致。
2019年營業收入整體情況
占公司營業收入或營業利潤 10%以上的行業、產品或地區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是專業從事金屬材料檢測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的創新型企業。目前公司提供的主要服務或產品包括第三方檢測服務、檢測分析儀器、標準物質/標準樣品、能力驗證服務、腐蝕防護工程與產品,以及其他檢測延伸服務。公司的服務和產品主要應用于鋼鐵、冶金、有色、機械、航空航天、高鐵、核電、汽車、新材料、環境、食品、石化等領域。
公司致力于成為中國金屬材料檢測行業的技術引領者。公司是國內鋼鐵行業的權威檢測機構,也是國內金屬材料檢測領域業務門類最齊全、綜合實力最強的測試研究機構之一。公司擁有“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國家鋼鐵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冶金工業鋼材無損檢測中心”三個國家級檢測中心和“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鋼鐵行業中心”、“金屬新材料檢測與表征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工業(特殊鋼)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三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公司在高速鐵路、商用飛機、航空航天工程、核電工業以及北京奧運會等國家重大工程、重點項目中承擔了材料檢測等攻堅任務。
主要產品及用途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服務或產品包括第三方檢測服務、檢測分析儀器、標準物質/標準樣品、能力驗證服務、腐蝕防護工程與產品及其他檢測延伸服務。
主要經營模式
對于第三方檢測服務業務,公司一般是接受客戶委托后,根據檢測內容的不同,將檢測任務分配至各實驗室,由各實驗室出具檢測數據。公司匯總數據后統一出具正式報告或提供檢測結果。對于檢測分析儀器,公司總體上按照“以銷定產,保持合理庫存”的原則進行生產。這既可以快速滿足客戶訂單需求,保證供貨的及時性,同時也可以調節公司生產節奏,避免訂單量突然增加形成的生產壓力。對于標準物質/標準樣品,公司會根據市場需求提前生產,通常保有一定數量的庫存產品。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的生產過程主要為簡單的機加工或溶解、定容,并配合檢驗及定值工作完成最終產品。對于能力驗證服務業務,中實國金每年根據發展規劃及市場需求,獨立設計能力驗證項目并在網站發布,擬參加的實驗室按需選取項目后參加能力驗證。根據項目性質及目的,中實國金發送樣品至各實驗室,實驗室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樣品檢測并將結果反饋給中實國金。中實國金進行統計分析后對合格者出具證書。
公司的服務或產品主要采用成本加成法定價,具體做法為:以成本核算為基礎,根據服務或產品的材料成本、人工費用、制造費用等綜合生產成本,同時兼顧考慮市場環境、供需狀況、技術附加值、品牌附加值等因素確定一定比例的利潤率,以成本加成的方法確定產品最終的銷售價格。
在檢測服務業務方面,對于年交易金額較大的客戶,公司與其簽訂框架協議,按實際發生的業務委托量與客戶進行結算;對于年交易金額較小的客戶,公司一般實行先收款后服務的結算政策。在檢測分析儀器業務方面,公司通常在發貨前收取一定比例的款項。在標準物質業務方面,公司一般先收款后發貨,針對部分長期合作的客戶,采用定期結算的方式。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
公司的業績驅動因素主要來自于專注于金屬材料檢測,保持金屬材料檢測的權威性,并不斷向國民經濟的各領域滲透發展,下游應用領域既包括鋼鐵、冶金、有色、機械等傳統行業,也包括航空航天、高鐵、汽車、新材料等新興行業,同時還逐步向環境、食品、石化等領域拓展。公司業績驅動還來自于不斷提升的公司主營服務或產品技術水平,并保持技術領先性與創新性。
公司以金屬材料檢測技術為核心,主要從事金屬材料檢測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提供第三方檢測服務及其延伸服務,并涉及檢測分析儀器與檢測用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涉足檢測業務產業鏈體系的上游和中游。一方面,在公司內部可形成以檢測技術為平臺、各檢測相關業務相互促進的協同發展優勢;另一方面,可同時滿足公司客戶多種檢測業務需求,降低其多重選擇的管理成本與溝通成本,從而與主要客戶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檢測行業的發展階段及周期性特點
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檢測行業的發展歷史比較短,從萌芽到現在大約經歷了半個世紀。20世紀80年代,我國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同時,為了推動國內產業,我國政府在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等方面,開始著手在各行業推動成立了標準化組織、檢驗檢測機構、認證機構等。進入21世紀,尤其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在外資檢測機構的沖擊以及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帶來的強大檢測市場需求的雙重因素作用下,我國檢測市場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化實施,我國傳統產業正在轉型升級,新興行業保持高速發展,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工藝不斷涌現,滲透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的檢測行業則會持續面臨新需求。
在檢測業務產業鏈體系中,檢測分析儀器的制造是檢測及其延伸服務的上游,是檢測業務產業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技術水平的發展直接推動檢測服務質量的提高。檢測分析儀器行業是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大力發展現代高端檢測儀器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必經之路,也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檢測儀器產業亦被稱為隱性的“軍工行業”,其創新、制造和應用水平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和工業水平。檢測分析儀器在各行業的產品研發、生產、檢驗檢疫、商檢、貿易等領域扮演著重要的作用。
第三方檢測業務與下游行業的經濟景氣程度呈正相關關系。檢測產品種類單一、服務行業集中的檢測機構易受到相關行業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而跨行業并擁有眾多服務領域的綜合性檢測機構具有較強的風險分散能力,受到單一行業經濟周期的影響相對較小,抵御風險能力較強。檢測分析儀器行業的發展無明顯的周期性特征。
公司主要從事金屬材料檢測,應用行業較廣泛,涉及鋼鐵、冶金、有色、機械、航空航天、高鐵、汽車制造、石油化工、食品、環境等較多的行業,整體的周期性不明顯。
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
公司是國內鋼鐵行業的權威檢測機構,也是國內金屬材料檢測領域業務門類最齊全、綜合實力最強的測試研究機構之一。公司擁有“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國家鋼鐵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冶金工業鋼材無損檢測中心”三個國家級檢測中心和“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鋼鐵行業中心”、“金屬新材料檢測與表征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工業(特殊鋼)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三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公司的技術力量雄厚,國際互認度高。公司擁有國內首家通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和國防供應商認可(NADCAP)的材料檢測實驗室,并取得了英國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美國霍尼韋爾(Honeywell)、福特汽車公司(Ford)、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等眾多知名公司的供應商認證。
公司還是中國應急分析測試平臺金屬子平臺的牽頭單位、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新材料領域平臺成員單位、北京市生產安全事故調查技術支撐單位、中關村開放實驗室核心成員等,每年為國家開展金屬材料和工程事故技術鑒定、失效分析等服務100項以上。
公司及子公司承擔了多個行業協會或組織要職,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地位。在第三方檢測服務領域,公司為中國新材料測試評價聯盟發起單位與副理事長單位、北京材料分析測試服務聯盟發起單位、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CSTM)理事單位等;在檢測分析儀器領域,公司為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理事單位等;在能力驗證服務領域,公司為CNAS實驗室專門委員會能力驗證專業委員會秘書處、CUPT能力驗證聯盟理事長單位等。同時,在標準物質/標準樣品領域,公司擁有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鋼鐵及合金化學成分測定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1人、秘書長1人。
核心競爭力分析
1、權威的品牌和公信力
公司在國內金屬材料檢測領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公司是國內鋼鐵行業的權威檢測機構,也是國內金屬材料檢測領域業務門類最齊全、綜合實力最強的測試研究機構之一。公司擁有“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國家鋼鐵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冶金工業鋼材無損檢測中心”三個國家級檢測中心和“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鋼鐵行業中心”、“金屬新材料檢測與表征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工業(特殊鋼)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三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2、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
截至2019年12月末,公司及子公司主持或參與制訂并已發布的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1項;公司在研國家、地方、集團課題42項、自立課題49項。公司擁有ZL144項,其中發明ZL68項;擁有軟件著作權51項。
3、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創新團隊
公司擁有一支以首席科學家王海舟院士為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研和技術服務團隊。截至2019年12月末,公司擁有博士研究生29人、碩士研究生210人,本科333人。
鋼研納克6月6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主要開展金屬材料檢測相關業務,檢測能力包括航空航天所涉及的金屬等材料;公司部分分析儀器也可應用于航空航天材料檢測。關于鋼研納克:鋼研納克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
海能技術近日公布了其2023年的財務報告,2023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3.41億元,較2022年的2.87億元增長了18.72%。營業總成本3.13億元,其中研發投入0.552億元,占總收入的16.2%......
5月25日,2024年科學儀器開發者大會在青島隆重召開。大會以“創新點亮未來”為主題,聚焦科學儀器研發應用,為開發者搭建全新交流平臺。本次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主辦。鋼研......
雪迪龍近日公布了其2023年的財務報告,2023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5.1億元,較2022年的15.05億元增長了0.37%。營業總成本13.33億元,其中研發投入1.04億元,占總收入的6.89%,......
四方光電近日公布了其2023年的財務報告,2023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6.92億元,較2022年的6.02億元增長了14.82%,營業總成本為5.54億元,凈利潤為1.35億,凈利潤率為19.5%,較去......
5月11日-12日,由新華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指導,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中國國家品牌網主辦的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系列活動在浙江德清成功召開。本次大會以“品牌,讓世界更美好”為主題,來自世界各......
近日,Endress+Hauser發布2023年財報,2023年收入31.2億歐元,較2022年33.5億增長11.0%,凈利潤4.09億歐元,較2022年的3.57億增長14......
Roche羅氏近日公布財報,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587.16億瑞士法郎,固定匯率下同比增長1%(CER,下同),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1......
近日,日本電子發布年度財報,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3-2024財年,JEOL日本電子收入1743.36億日元(12.05億美元),較上年的1626.89億日元(12.......
4月26日,以“智儀融合創領未來”為主題的2024中關村論壇——高端儀器創新發展論壇在京舉辦,本次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承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